昨天收到的全是好消息,這還不包括明天就要開始的專家團隊義診進社區即将拉開序幕,先說醫院,再說患者。
經過跟集團總部的溝通和兄弟科室大力支持,以張磊主任醫師、羅文峰副主任、劉東光副主任牽頭的中醫骨傷團隊将于每周四坐診泊于醫院,中醫骨傷科的成立,将為泊于醫院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許不久的将來,我們的“兩全一專一特色”将會豐富為“兩全兩專一特色”了。張主任來了還上演了一段尴尬的小插曲,主任在三樓上指着院子說:“咱們醫院怎麼堆着這麼多芋頭啊”,天,那明明是大姜好吧,要知道我們醫院單單隔姜灸一項,一月就要消耗2000多斤鮮姜。
清洗後的生姜打碎加熱,再鋪在脊柱或腹臍部,之後再放置艾團,效果非常好!
有了醫院影像科室的支持,我們的很多工作就有了依靠,診斷明确了,治療就有了底氣和方向,幾乎每天都會有病人從總部帶回來核磁CT等診斷報告,同醫院本部的心電圖室和麻醉科溝通也在積極進行中,有了他們的支持,心電圖的遠程診斷、部分手術的開展将會有進一步的依托。
中醫肛腸科的韓冰主任,昨天還在醫院本部做完了六台手術,今天就趕回泊于醫院,投入手術室的整理工作,為下一步的工作開展做好準備,同時準備的還有明天的業務沙龍講課,上周畢曉娟主任的講課已經赢得了與會同仁的滿堂彩,我們也期待着韓主任明天為我們帶來更精彩的“菊花探秘”講座!
西醫全科醫學科在畢曉娟主任的帶動下,已經展現了蓬勃的發展潛力,接二連三的病人入住,就是病人最大的信任。血糖持續不穩定的張大姨,因為血糖高的原因,長期的腰痛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治療,經過畢主任的系統調整,患者血糖穩定了,我們中西結合疼痛門診的治療也就有了底氣,經過昨天的微創治療,老大姨的腰腿痛已經基本緩解,剩下的就是鞏固性的治療了。
病人高興,醫生也開心,給我們帶來開心的還有橋頭鎮在院的腰突患者劉大哥,高區的斜角肌綜合征劉大姐,崮山鎮的标題提到的肌肉萎縮的徐阿姨,他們的治療效果超出我們的預期!
劉大哥同時患有多節段的腰椎間盤突出,腰痛伴下肢麻痛,輕輕咳嗽就會串及小腿前外側和後側,結合影像學來綜合判斷,責任間盤當屬腰4/5腰5/骶1兩節段,患者是常規治療無效來診的,入院後的椎管内治療和針灸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怎麼辦?手術?兩節段的間盤手術,即便再微創,腰椎不穩等後遺症也很難保證能夠完全避免,采用近期出院的腰突患者于大叔的治療方法,行椎周肌群加相關節段的椎間孔外口針刀松解術,術中,患者自述一股熱流流向小腿,術後患者嘗試咳嗽,繼發的下肢串麻疼痛已經基本緩解了,小針刀療法,我們已經貫穿到内外婦兒五官皮疼痛各科的治療中,效果可靠,隻是這種邊緣學科技術,還沒有完全得到醫患的認知罷了!
患斜角肌綜合征的劉大姐,标題所提及的徐阿姨,都是針刀治療的首功。斜角肌綜合征日後單篇論述,今天單講徐阿姨的病例!
虎口區肌肉萎縮!
徐大姨右上肢麻木無力,不能持重物,不能精确握住細小的東西,有半年多的病史了,并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尤其以右小指的麻木為重,并伴有虎口區的肌肉萎縮,用患者自己的話說,左手能提一斤的東西,右手隻能提5兩,很孝順的兒子帶着老母親到上級醫院檢查後,診斷為:“肘管綜合征”,建議手術治療,不忍心也不放心貿然手術,兒子帶着老母親找到我們。
肘尺管針刀松解點。
沒有明确的診斷,沒有準确的治療,例行性的詳細指下查體,從頸椎到手指,查體發現:除了右上肢肌力的減弱,感覺功能減退外,患者頸椎4-6棘突兩側壓痛( ),右前臂旋後肌管入口桡神經深支循行區域的壓痛( ),右肱骨内上髁偏掌側區域的壓痛( ),輕壓即有通向小指的串麻感。核磁共振檢查提示:頸4/5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結合症狀體征影像綜合分析,該患者的病因可能重點在肘管,單又不全在肘管,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旋後肌管針刀松解點。
從解剖學來看,在肱骨内上髁與尺骨鷹嘴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于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溝,也稱肘尺管,管内為尺神經及尺側上副動、靜脈。肘管綜合征是由于創傷等原因,造成該骨性纖維鞘管的狹窄,而産生一系列尺神經壓迫症狀。症狀早期患者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适。有時寫字、用筷子動作不靈活。症狀加重時,尺側腕屈肌及環指、小指指深屈肌力弱,如果壓迫時間長,可引起前臂尺、小魚際及骨間肌的萎縮。虎口區感覺是桡神經淺支支配,那虎口區的肌肉萎縮就是桡神經深支的問題了,筆者最初也犯了這樣一個想當然的錯誤,其實虎口區的肌肉屬于骨間肌,而骨間肌的支配神經來自尺神經分支,但結合患者的症狀:右上肢麻木無力,查體:頸椎4-6棘突兩側壓痛( ),右前臂旋後肌管入口桡神經深支循行區域的壓痛( ),右肱骨内上髁偏掌側區域的壓痛( ),患者可能存在着以尺神經肘管區域卡壓為主的“多卡”現象,診斷清楚了,接下來的就是治療,小針刀松解術可是松解此類卡壓公認的有效治療手段,再加上中藥和針灸的配合性治療,患者的效果超出我們的想象,僅僅一次針刀治療,幾天的時間,患者的小指麻木消失,前臂肌力基本恢複正常,為此老阿姨還專門發過來一段織毛衣的視頻,并和兒子感謝不已。
儒文并載輔醫路,
德藝雙馨為大成,
明察知理循根溯,
正本求源攀巅峰,
勤來銘志平心境,
道以修身磨鋒棱,
謙忍調心沐春雨,
仁義成性化暖風,
醫者本無回春術,
隻願餘力濟蒼生!
儒以養德, 明以知理, 道以修身, 勤以銘志, 謙以調心, 仁以成性, 為醫, 隻做儒醫、明醫、道醫、勤醫、謙醫、仁醫!
為醫不易,醫者需要的,隻是一個微笑,一聲謝謝,一種安慰,一份理解!
“把下鄉紀事化,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療通俗化”,我是威海市中醫院全科醫生宋國政,未來一年,我将在威海市泊于醫院挂職服務,我會根據基層實踐,結合臨床生動案例,用中西醫兩種思維來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描述,希望能夠在中西醫融合、基層衛生建設、學術交流、心聲流露等方面,為同行、朋友、民衆提供一點點力所能及的幫助!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點贊或轉發,謝謝了!
“全科醫生講醫事,基層實踐紀事(二十四)”,下回繼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