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營養科主任餘慧青□醫師陳夢婷
惡性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營養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防止營養不良及腫瘤惡液質的發生,增強患者體質、改善生存質量,但很多腫瘤患者容易陷入諸多飲食誤區。
誤區1:采用饑餓療法。很多患者擔心吃得越好,就越給腫瘤提供養分,不吃或少吃可以“餓死”腫瘤。恰恰相反,營養攝入不足會讓正常細胞難以發揮生理功能,摧毀人體自身免疫力,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餓死的隻能是病人自己。隻有當患者有足夠的營養做支撐,再配以藥物治療、化療、放療和手術,才可使患者抵抗腫瘤的能力變得更強大堅實。所以,患者要攝入數量充足、配比科學的營養物質,當患者無法進食時,需給予腸内營養。
誤區2:不能吃發物。隻要不是口腔、消化道系統疾病手術,且自身沒有代謝性疾病,可循序漸進且放心地吃,包括海鮮、魚肉、雞鴨、牛羊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誤區3:吃胎盤有用。目前沒有充分且明确的證據能夠證明食用胎盤對人體有益。雖然胎盤中的血紅素鐵含量較多且吸收率高,但人類胎盤屬于醫療過程中産生的廢棄物,數量相對較少,不乏會有以假亂真的現象,且胎盤的質檢目前尚無公認、統一的标準,不一定符合食品的安全衛生要求。所以,食用人類胎盤不僅沒有什麼靠譜的健康益處,還存在安全隐患。患者補鐵可吃紅肉、動物内髒、血制品(鴨血、豬血)等。
誤區4:多喝湯補營養。日常炖湯中食物的營養成分隻有小部分(5%~10%)會溶到湯裡,并且還會受到鹽濃度和熬湯時間的影響。患者需要的大部分營養成分,特别是蛋白質,都在肉裡。如果隻想通過喝湯補充營養,很可能導緻蛋白質等營養素缺乏,進而引發或加重營養不良。
誤區5:吃抗癌食品和保健品有用。世界上沒有超級抗癌食物,不論是洋蔥、香菇,還是大蒜、綠茶都沒有這麼強大的功效。另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明确表示,不要靠吃保健品、補品來抗癌。需注意的是,腫瘤患者服用參類,應根據參的性質及個人的體質辨證選用。比如人參分溫性和涼性,溫性者如紅參、高麗參、新開河參,适合體質偏寒者服用,出血病人慎用或不用。涼性者如西洋參(也叫“花旗參”),适合體質偏熱者服用。對于年歲較高、體質較弱的腫瘤患者,可用小劑量人參作為補益。放療期間,病人出現口幹舌燥時,可用西洋參,滋陰生津。
誤區6:不能吃辛辣食品。病情穩定後以及康複期間,偶爾吃一次稍微帶辣味的食品,不會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反而對提高食欲有一定幫助。目前也沒有科學研究發現辣椒會刺激細胞增長,食用辣椒和腫瘤患者的預後并沒有關系。但在化療期間的患者盡量不吃辣味較重的辣椒,因為化療藥物容易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辣味重的辣椒容易增加腸胃負擔。
誤區7:食欲不好時不吃飯。如果長時間不吃東西,胃腸功能會減弱,腸黏膜萎縮,容易導緻腸道菌群紊亂,腸道微生态失衡,從而引起免疫力下降,誘發細菌病毒等感染。大量研究證實,對于腫瘤病人,隻要腸道有功能,就不能放棄腸道消化吸收。積極給予個性化腸内營養支持療法,推薦通過天然食物及腸内營養制劑、腸道微生态制劑來補充人體需要。
誤區8:油鹽不進。清淡飲食應在膳食均衡、食物多樣的條件下,對食用鹽和脂肪的攝入量适當加以控制即可。癌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吃得下”,尤其是在食欲欠佳時,太多的飲食限制會造成患者的營養攝取不夠。此外,腫瘤本身會降低食欲,影響營養物質的代謝與吸收,所以可以适量使用一些調味料,如蔥、姜、蒜、洋蔥、檸檬等,增添食物香氣,改善患者食欲。
誤區9:長期吃素更利于治療。腫瘤患者身體的能量消耗大,若隻是單純的素食不僅無法滿足腫瘤患者的營養需求,反而大大增加腫瘤患者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影響抗癌療效及預後。患者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适量搭配動物性食物。
來源:生命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