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癌症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大家夥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加深。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三早”策略也已經深入人心。
定期體檢能做到未雨綢缪。
翻開你的體檢報告,“腫瘤标志物”這一項是不是讓你最緊張!?
27歲的小花在一年一度的單位體檢中,選擇了檢測“腫瘤标志物”。可沒想到,體檢一周後,她收到了來自體檢中心工作人員的特别“關心”。
“小花老師您好,您的體檢結果中有一項腫瘤标志物偏高:糖類抗原724:9.65(正常值為0-6.9)。建議1個月後複查,如持續增高,建議消化科就診。”
收到信息,小花一下子就蒙了。回想起來自己這兩個月時不時鬧毛病的胃,心情一下子down到了谷底,原本下班要high吃的火鍋也瞬間不香了。
腫瘤标志物高=癌症?
當然不是!
在體檢結果中,像小花這樣,腫瘤标志物指标高出正常值并不太多的情況,還是不少的。
華中阜外醫院消化科主任楊玉秀教授看了報告單後,告訴小花,不要擔心。
楊玉秀教授解釋說,糖類抗原724是腫瘤标記物的一種,明顯升高多見于消化道腫瘤。但是特異性較差,稍微升高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如果成倍升高或數倍升高才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他進一步告訴小花,腫瘤标志物不僅存在于惡性腫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腫瘤的存在,最終診斷還是需要依據組織的病理切片。
所以,小花大可不必過于擔心。如果還擔心的話,做一個全身檢查,包括腹部CT以及電子胃腸鏡,基本可以排除腫瘤的可能。
《常用血清腫瘤标志物臨床應用指南》指出,單一腫瘤标志物升高(陽性),不能作為腫瘤是否存在的證據,而應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化驗檢查及其他檢查(影像學、内鏡檢查或手術探查)綜合分析。
聽了楊玉秀主任的分析,小花終于放下心來。
啥是腫瘤标志物
檢驗科主任許潑實教授說,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體檢中檢測腫瘤标志物的情況。
腫瘤标志物是用來反映腫瘤的發生與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的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标志物存在于腫瘤患者的體液、組織和排洩物中,是能用免疫學、生物學或是化學的方法檢測到的物質。
腫瘤标志物檢測是早期發現無症狀微竈腫瘤的途徑之一。
許潑實教授提醒大家,不必被稍高一點的腫瘤标志物弄得人心惶惶。腫瘤标志物在臨床上對疾病診斷具有參考、輔助價值,它的重要意義在于提醒我們早檢查、早預防。
常見的腫瘤标志物一般有以下這些: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
當發現腫瘤标志物指标異常:
第一步:莫驚慌。看到腫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除非影像學異常,病理有癌細胞才能正式确診。
第二步:去正規醫院,找醫生做進一步診斷。
大家都知道,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
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症危險信号,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2、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4、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6、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7、持久性聲音嘶啞,幹咳,痰中帶血。
8、聽力異常,鼻血,頭痛。
9、陰道異常出血,特别是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everybody請知曉:
腫瘤标志物異常不一定是癌!不要過于擔心,但也不要輕敵。
放寬心,遵醫囑,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
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抗癌路上,你我同心”。
關愛自己,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提高防癌意識,生活一定更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