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人體排洩毒素的一個重要途徑,一旦大便出現異常,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腸胃不好,做做腸鏡檢查沒發現啥問題;有的又以為是上火引起,于是吃點清熱的藥,但還是不見好轉。
此時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肝髒代謝出現問題,特别是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如果出現腹瀉的現象時,就要特别注意了,最好到醫院做個複查看看,是否有病毒量升高、轉氨酶升高等情況。
中醫辨證 肝病患者
大便異常情況
1、便溏
大便稀、軟、不成形,大便次數無明顯增多,每天1~3次,無腹痛,排便無重墜感,多屬于脾虛,治療以健脾為主,日常可多服用一些生姜、山藥、薏米等。
2、先幹後溏
大便剛排出時略幹,自覺排便不暢,需用力排便,排出較幹硬部分,多屬脾虛氣滞,應在健脾的基礎上加以補氣、理氣。
3、腹瀉
大便溏,甚至水樣便,每日3次以上,多屬脾腎陽虛,或外感寒邪。
4、痛瀉
大便之前,先有腹痛,腹痛急迫,大便瀉下後痛止,這種情況下大便一般為便溏或腹瀉,屬于肝氣犯脾,氣機不暢。
5、裡急後重
大腹痛急迫,有便意,但入廁後排便不暢,甚至反複幾次後方有大便排出,大便溏,多屬氣滞濕阻。
6、便意頻頻
總想排大便,有的表現為每餐飯後都要排便,多為脾虛氣陷。
7、大便不禁
每排小便都想大便,排便不多,不溏,比便意頻頻更嚴重,屬腎氣不固,此種情況也有屬于熱邪下迫者。大便不禁一般都見于重病,不可掉以輕心。
8、便秘
有的是幾天解一次大便,排便無明顯異常,大便稍幹,但排便不費力,多屬于先天異常,如先天性巨結腸等。有的是大便幹結,需努力排便,有屬于陰虛、血虛者,也有屬于氣虛和寒凝者,情況比較複雜,需有經驗的中醫大夫辨證論治。
再談談糞便顔色
與肝病的情況
1、糞便顔色呈現淺灰色
提示肝髒負擔過重,膽汁分泌不足,或是膽汁排洩受阻,應對肝髒做具體的檢查,以确定病情。
2、當糞便呈現深褐色
提示食物中纖維的攝取量不足,而脂肪類食物攝取過多,加重肝髒的負擔,容易引起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慢性肝炎患者腹瀉怎麼辦?
在臨床上多種肝病都可發生肝源性腹瀉,急性甲肝、乙肝腹瀉發生率在5%左右,慢性肝炎(主要是乙肝)腹瀉發生率在13%-25%,肝髒硬變腹瀉發生率在10%-30%。腹瀉症狀可以伴随肝病的全程,也可以是間斷出現。
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溏瀉和脂肪瀉,症狀都不太嚴重,易被忽視。肝病患者要注意觀察大便性質,次數、顔色、氣味以及有無腹痛等。如見有柏油樣便,應及時告知醫生,及時處理,及時應用止瀉、止血藥物及積極治療原發病。
肝病患者要是出現腹瀉的現象,一定要引起相當的重視,進行相關的檢查,以便明确病情,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這樣才能更好的确保自己的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