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指人類過度使用光照明而産生的環境問題。它來自家居照明、霓虹廣告、街燈、景觀照明、大幅面玻璃幕牆的反光,以及露天運動場和交通樞紐的強光照明……使人類的眼睛難以承受極強光源的照射,或使城市的黑夜亮如白晝。
人類在制造光亮上如此挖空心思,大自然是肯定要人類為此付出代價的。當然,遠非讓澄澈的星空徹底消失這麼簡單。光污染會破壞生态平衡,影響動植物的生活規律,使它們晝夜不分,活動能力、辨向能力、競争能力、交流能力皆受到影響。研究發現,過度照明會有助藻類繁殖,殺死了湖裡的浮遊生物并污染了水質。光污染會影響飛蛾及其他夜行昆蟲的辨向能力,使得那些依靠夜行昆蟲來傳播花粉的植物因得不到協助而難以繁衍,久而久之導緻某些植物種類的消失,破壞了生态鍊。最典型的是剛孵化出的海龜在由巢穴步向海灘時,會受到光害的影響而迷失方向,因找不到合适的生存環境而死亡。雛鳥也會由巢穴飛至大海時因光污染而迷失方向……當然,光污染還會嚴重擾亂人類的生物鐘節律,并抑制誘導睡眠的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不少人為此而長期失眠。因此,不少有識之士發起了“關注緻命光線”計劃,倡導“全球黑暗天空運動”,呼籲市政部門在候鳥遷徙期間,盡量關掉不必要的燈光以減少候鳥的死亡率等。
其實,在人類面臨的各種污染中,光污染的治理相對容易起效,隻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拟定相關法規,譬如減少戶外燈光照明量、少建大玻璃幕牆等以減少光污染,情況還是能得到改觀的。(轉自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