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又叫棗子,大棗、刺棗,貫棗,是鼠李科棗屬植物,是我國最古老的的果樹之一。有棗屬植物研究專家通過對碳化核、葉化石、古文獻及古棗樹和古酸棗的考證,結合對棗和酸棗現有的分布綜合分析,認為棗和酸棗都原産于我國,而且棗是由酸棗進化而來。棗是秋季應季水果,而且營養豐富,在人們心中是秋季進補佳品。
棗的種類目前現有研究發現,全世界約有棗屬植物170種,12變種,其中我國有棗屬植物14種,9個變種,我國比較有名的有雞蛋棗、金絲小棗、大荔棗、郎家園棗、壺瓶棗、晉棗等品種。中醫著作上記載,紅棗性溫,久食有補氣養血、益脾胃、通九竅、和百藥、潤膚養顔、強志延年、養生保健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佳品。
幹棗中含糖約為51.4%-66.5%,粗蛋白為2.28%-3.78%,粗脂肪0.6%-1.4%,粗纖維1.95%-3.10;
幹棗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最多的為維生素C,平均含量100克棗中有8.7毫克。
鮮棗中維生素C含量更高,100克棗中有250毫克;
棗中礦物質含量也極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79.2-458毫克、磷59.3-110毫克、鈣45.6-118毫克、鐵4.68-7.9毫克。
棗中不僅含有以上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内的自由基、延緩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和環磷酸腺苷能抗癌、保護肝腎、提高免疫力,棗多糖可幫助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
此外,棗中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環。
怎麼吃棗更健康?
棗可以生吃,鮮棗的維C比幹棗含量更為豐富,并且營養更容易為人體所吸收,洗淨後可直接食用。但也要注意,傳統醫學認為,鮮棗性涼,多吃容易損傷脾胃,而且生吃時棗皮易滞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一天不應超過20顆。
幹棗在晾曬的過程中維生素有所損失,但其中鐵含量增加,而且更易于吸收,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熬湯或與米飯一起蒸煮。由于幹棗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吃多了也容易導緻消化不良、脹氣,每天食用5-8顆較為合适,不宜超過50克。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食棗好處多多,我們在吃棗時也不再局限于鮮吃或吃幹棗了,一棗多吃法層出不窮,在日常生活中用棗制成各種傳統食品,例如棗粽子、棗年糕、棗花糕、棗卷糕、棗鍋糕、棗發糕、油炸糕、長壽糕,以及做成棗泥餡料用以制作各種糕點,此外棗的加工制品也各具風味,如加工制成棗幹、棗泥、棗脯、棗醬、醉棗、熏棗、焦棗、烏棗、蜜棗、棗罐頭、棗茶、棗酒、棗醋、棗原汁飲料等。以紅棗制成的“中華蜜酒”和“阿膠蜜棗”更是遠銷海外,備受贊譽。
——馬博士健康團張帆博士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馬冠生博士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