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與七七 · 主播:簡甯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三國時期文學家李康的《運命論》裡有這樣一句話:
“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前監不遠,覆車繼軌。”
一個人如果過于招搖,反倒會讓自己成為衆矢之的,惹來非議。
隻有收斂鋒芒,深藏若虛,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懂得半藏半露的智慧,方能快意人生。
01
苦藏一半,喜露一半
杭州靈隐寺有副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藏一半苦自己承受,分一半快樂與别人共享,才是真正的智慧人生。
楊绛曾有過一段非常苦難的時光。出生于1911年的她,正處于新舊社會變革初期,社會動蕩不定,也讓她的生活颠沛流離。
在上海被日軍占領時,楊绛和家人費盡周折,躲在法租界避難,艱難度日。
更難的是,有一段時間,楊绛所在的單位被迫停辦。碰巧錢鐘書剛回來上海,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一家人連吃飯都成了難題。
這時候,楊绛隻好去做家教,來解決生活的柴米油鹽。可杯水車薪,家裡的生活依然捉襟見肘。
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楊绛幾經周折找了一家小學代課。可是,這家小學距離她家非常遠,這又給楊绛的生活添了幾分艱難。
雖然生活清苦,但楊绛總是樂觀面對。
有一次,她好不容易在煤場買到了三百斤純煤沫,這讓她和一家人高興了好幾天。
盡管生活苦不堪言,楊绛也從來不大訴苦水。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大多數人隻是說上幾句無關痛癢的安慰話,是無法改變現狀的。
對于生活的苦難,楊绛選擇用文字表達出來,并将她的堅強一并創作在劇本裡,鼓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
比如她的戲劇《稱心如意》,是以楊绛獨自一人來上海,投靠親戚為背景,感受人情世故的故事。
劇中有幽默令人捧腹的梗,也有令人酸楚和苦澀的遭遇,最後“稱心如意”的結局,讓人不禁笑着流下了眼淚。
面對生活無數的坎坷,她都能明媚從容、樂觀淡然。
楊绛曾說過:“我們還年輕,有的是希望和信心,隻待熬過黎明前的黑暗,就能看到雲開日出。”
生活裡吃的那些苦頭,沒必要逢人就訴,因為這換不來多少同情,也無法改變現實。
隻有學會苦中作樂,生活才會妙趣橫生。
《道德經》有雲:“光而不耀。”
苦而不語,喜時不炫,低調謹慎,心懷謙卑,福氣才留得長久。
人生漫漫,苦藏一半,喜露一半。不逢人訴苦,不遇事抱怨,是一個人真正的成熟。
02
富藏一半,窮露一半
常言道:“财不外露,貴不獨行。”
過于炫耀自己,不但不能為自己帶來風光,反而容易招來别人的嫉妒。
真正聰明的人,早已學會了不張揚。
作者蘇善書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位叔叔,在市區買了一套房子,并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的陽台照片,配上文案:新家。
這條朋友圈發出去後,大家紛紛贊評論。很多平日裡不怎麼來往的人,都來圍觀。
“房子在哪個區呀?”
“單價多少呀?”
“是一次付清嗎?”
“多少錢呀?”
這位叔叔這樣回答:“房子的位置比較偏,勉強付了首付,剩下的商業貸款,讓我感覺也是壓力山大。”
蘇善書其實是知道,叔叔家的新房是全款買的,他很好奇叔叔為何在朋友圈這樣回答。于是就去問這位叔叔原因。
這位叔叔給他解惑時,說了這樣一段讓他醍醐灌頂的話:
“親戚好友之間報喜的同時,也要報憂,你買了一套房子,雖然他們表面上來祝賀你,但是實際上他們看你如此風光,内心不舒服、不平衡的。
如果你在報喜的同時,再說上一句你背了好幾百萬的貸款,他們的内心就得到平衡了。這就是人性。有财盡量不要全部暴露,這會為你招來嫉妒。”
正如網上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成年人的社交真相是,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能比我過得好。”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遇事張揚,是為人處世的大忌。低調謙卑,才是明智之舉。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不顯山不露水。
正如熊召政在《張居正》一書中所說:“窮要嚷,富要藏,這是做人處世的根本,攥着金元寶哭窮,那才是上上功夫。”
能做到藏一半富足,露一半貧窮,才能不緻惹人嫉恨,平安順遂度過一生。
03
智藏一半,愚露一半
林語堂曾說:“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适當地裝傻,是一種豁達大度的胸襟。看破不說破,事情反而簡單了。
曾看到過關于朱元璋的一則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經過一座快要完工的大殿。看着裡面金碧輝煌的裝飾,不禁想起來曾經那些貧窮的艱苦時光。
見周圍無人,于是,他有感而發:
“原本我隻打算,搶一點财物過日子而已。哪能想到,居然一步一步登上皇位。”
剛說完,他擡頭看頂時,吓了一跳。發現寬大的橫梁上,居然跨坐着一位老漆匠,正在刷漆。
朱元璋立刻想到自己剛才的話,應該都被此人聽去了。
他非常生氣,向老漆匠命令到:“下來。”
但朱元璋連喊好幾遍,老漆匠都沒有回應,依然認真刷漆。
朱元璋隻好派身邊的侍衛,上去屋頂把他帶下來。隻見老漆匠下來後,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向朱元璋請罪:“小人耳聾,聽力很差,請恕罪!”
朱元璋見狀,心想,剛才自己說話聲音小,那他也真的許沒聽到,于是便沒有懲罰他。
其實老漆匠聽清了朱元璋的每一句話,他是故意裝聾裝傻,來保自己小命,度過危機。
與人相處,巧在糊塗。
《呻吟語》中寫到:
“精明也要十分,隻須藏在渾厚裡。古今得禍,精明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唯恐不精明,乃所以為愚也。”
越是聰慧者,越懂得裝聾作啞,大巧若拙。
智藏一半,貴在清醒。愚露一半,貴在看破。
04
人生最好的活法:一半在藏,一半在露
老子曾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人生最好的活法莫過于:一半藏,一半露。
苦而不語,喜而不誇,是一種強大;
富而不炫,窮而不卑,是一種成熟;
智而不誇,愚而不遮,是一種智慧。
餘生,願我們都可以在人生路上都能從容自若,享受生活。
作者:白與七七,被文字治愈的貓系女子,個人byqq677。本文首發讀書369(ID:dushu369co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