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最常見的胃癌癌前病變

最常見的胃癌癌前病變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18 14:19:22

最常見的胃癌癌前病變(認識胃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1

作者:王伯軍 甯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

胃癌是一個緩慢發生的結果,胃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是發生胃癌的前一步,也是阻止胃癌的最後機會。認識胃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予以足夠重視!

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大多先出現癌前病變,再發展到癌,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了。癌前病變是阻止癌症的最後機會!

胃的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

胃癌發展過程:

正常胃粘膜 →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 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胃癌

根據《中國胃粘膜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的處理策略專家共識(2020年)》,胃粘膜萎縮、腸化生、胃上皮内瘤變是胃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為胃癌的發生提供了基礎條件,認為胃粘膜萎縮和腸化生是胃的癌前狀态,上皮内瘤是胃的癌前病變。

01 胃癌前狀态

胃癌前狀态是相對于普通人來講胃癌發生幾率增高的一種狀态。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癌變,但癌變幾率不高,多數研究發現癌變率不超過3%;即使到了腸化生階段,胃癌的整體風險還是比較低的,癌變概率大約在5%左右。

但研究證實,萎縮範圍越廣癌變幾率就會越高,累及全胃的重度萎縮性胃炎(伴或不伴腸化生)具有較高的胃癌發生風險。

一項日本研究發現,胃粘膜廣泛萎縮的患者,胃癌5年累積發病率達到1.9%~10%,腸化生患者達到5.3%~9.8%。

輕度腸化生大多數是小腸型化生或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良好,多見于慢性胃炎,屬于炎症反應性質,與胃癌關系不大。而中重度腸化生大多是大腸型化生或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與胃癌的發生關系密切。

02 胃癌前病變

胃癌前病變是上皮内瘤變,又叫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胃正常細胞發生了異變,向胃癌靠近,但仍然不是癌,是良性病變向惡性病變過渡的中間階段,癌變幾率明顯增高!

上皮内瘤變,分為:低級别上皮内瘤變(輕、中度異型增生)、高級别上皮内瘤變(重度異型增生)。

對異型增生胃鏡随訪10年研究發現:

輕度異型增生癌變率2.53%;

中度異型增生癌變率4%~8%;

重度異型增生癌變率10%~83%;

低級别上皮内瘤變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為9%;

高級别上皮内瘤變在4~48個月内進展為癌的比例高達60%~85%,部分高級别上皮内瘤變與早期胃癌近似,通常歸于早期胃癌。

總之,胃粘膜萎縮、腸化生是胃的癌前狀态,胃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是胃的癌前病變,都是胃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是胃上皮内瘤變是胃癌發生的前一步。認識胃癌前狀态和胃癌前病變,予以足夠重視,正确對待!

參考文獻:中國胃粘膜癌前狀态和癌前病變的處理策略專家共識(2020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