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節
作為時令食品的月餅
在健康消費理念的驅使下
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會
選擇購買無糖、代糖食品
“無糖月餅”
滿足不少人對美食和健康的雙重追求
不額外添加≠徹底無糖
“無糖”隻是一個相對概念。月餅面皮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本質上是碳水化合物,還是會分解為糖。
“無糖月餅”中的“無糖”其實是指不含添加糖,比如蔗糖、麥芽糖、果糖等,取而代之的是木糖醇這類代糖,由它們提供甜味。
代糖也有一定風險
添加糖被認為可能加重體内氧化與炎症,從而加劇老化。代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減少這些問題。
但代糖也有一定風險,比如甜味劑會增強食欲和對甜食的渴望,可能會幹擾體内能量的代謝等。
“無糖月餅”吃了拉肚子?
選擇了用麥芽糖醇作為代糖,可能導緻部分人群不耐受,從而出現腹瀉等不适症狀。
麥芽糖醇甜度與蔗糖基本相當,而熱量僅為蔗糖的1-5%,在全世界範圍内廣泛應用于糕點、糖果、乳制品等食品配料中,但在人體中隻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極低,容易造成大腸内的滲透壓升高,導緻水分不易被腸道吸收。
因此,如果人體過量攝入麥芽糖醇,會引起胃痙攣和腹脹,出現腸鳴、腹瀉等腸胃不适症狀。
無糖食品都會讓人拉肚子?
目前引起腹瀉的代糖主要是糖醇類,如麥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異麥芽酮糖醇和乳糖醇,都帶有“糖醇”結尾字樣。
糖醇帶來的腹瀉屬于“一過性腹瀉”,拉完肚子就沒事了,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還是一次性攝入量過大。
而常見的添加在飲料中的代糖,以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為主,則通常不太容易引起腹瀉,而用于飲料的赤藓糖醇耐受度相對較高,也相對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耐受度可能相對低,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入超過48克麥芽糖醇才會腹瀉,而兒童攝入15克就可能引起腹瀉。通常1顆棒棒糖含有10克,吃上兩顆就可能過量,即使不拉肚子,大量攝入也會導緻腹脹,引起身體的不适。
37度裡丨長江健康融媒出品 部分資料參考:科學辟謠 制圖:馬晶晶 文案&編輯:高陽
來源: 37度裡丨長江健康融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