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6 14:26:20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睡對了能養病)1

在睡覺這件事上,人們似乎傾注了不少心血:換高價床墊,買各種材質枕頭,卻唯獨忽略了「睡姿」的重要性。

每天和睡眠打交道的三分之一時間裡,好的睡姿不僅能消除疲憊感,甚至能緩解疾病症狀,加速康複。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睡對了能養病)2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10種病的“保護性睡姿”,并提醒特殊人群避開一些危險睡姿。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醫師 楊天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 張宏其

上海市長甯區婦幼保健院産科副主任醫師 蔡蓓珺

10種病各有“保護性睡姿”

普通健康人不必過分糾結睡姿,但盡量不要俯卧。對有疾病在身的人來說,選擇“保護性睡姿”不僅能緩解不适症狀,還會促進康複。

頸椎病、腰間盤突出

仰卧

建議平躺仰卧,睡硬闆床。側卧會加重椎動脈痙攣,甚至影響腦部供血。

胃病

右側卧

患有胃潰瘍、各型胃炎和消化功能障礙的人,宜采用右側卧睡。

從解剖學上看,胃大彎及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出口都在左側,右側睡不會壓迫這些組織,利于夜間腸胃消化食物。

食管疾病

仰卧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應仰卧睡覺,建議枕頭高度為15厘米左右,有助減輕胃液反流。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睡對了能養病)3

冠心病

右卧

建議采用頭高腳低的右側卧位,頭側比腳側高10~15度為宜,可減少下腔靜脈回流的血液量,利于心髒休息。

腦血栓

仰卧

最佳睡姿是仰卧,枕頭最好高5厘米,不宜過高或過低,以保證頸動脈不受壓迫,使腦部供血充足,利于病情恢複。

心衰

半躺半坐

半躺半坐的睡姿最好,既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環,減少肺部淤血,還可增加氧氣吸入量,有利于緩解心悸、胸悶、氣喘等不适症狀。

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

側卧

應向偏曲的反方向、未長鼻息肉的一側卧位入睡,可保持口鼻氣流通暢,減少夜間用口呼吸的頻率,避免晨起頭暈、咽幹等不适。

胸腔和肺部疾病

分症狀

  • 肺氣腫患者宜仰卧,并墊高枕頭,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 哮喘患者在哮喘發作時不能平躺,宜半卧位,以減輕呼吸困難;
  • 咯血症狀患者,宜采用患側卧位,防止血凝塊阻塞支氣管引起呼吸困難。

下肢骨折

平卧

患者以平卧為好,如要側卧,可在兩腿間夾個小枕頭,避免關節過度内收,造成脫位。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睡對了能養病)4

靜脈曲張

腳高于心髒

把腳稍墊高,在水平位置上超過心髒的高度,有助于促進血液回流心髒,避免下肢靜脈充血。

3類人要避開的危險睡姿

研究發現,95%的人每晚會保持同一睡姿。其實,睡姿并非要一成不變,在生命的不同時期,應該根據身體狀态進行科學調整:

老人

老人不宜睡左側卧位和俯卧位,最好睡仰卧位和右側卧位。此外,一些老人還應避開以下睡姿:

  • 易打鼾:注意别仰卧,選右側卧位最安全,但要記得翻身,以免肢體麻木。
  • 喜歡手臂上擡或放枕頭下:睡覺時手臂上擡,時間久了會引起肩臂酸痛或手指麻木。加上食道平滑肌的張力降低,手臂上擡極易助長食物及胃液反流。長此以往,會患上反流性食道炎。

孕婦

由于子宮增大,腹部壓力驟增,孕婦可能會覺得怎麼躺都不舒服。而不合适的睡姿甚至關乎母子安危。英國哈德斯菲爾大學推薦了幾種睡姿:

  • 前3個月:随意睡。此時,子宮沒有超出盆腔,怎麼睡都不會壓迫到胎兒。因此,這個階段睡姿舒服就好。
  • 4~6個月:左側卧位。随着孕周增大,子宮自然向右旋轉,左側卧位可改善這種旋轉,從而增大血流、提高血氧。尤其适合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膽汁淤積、胎兒宮内發育受限的準媽媽。
  • 7~10個月:左、右側卧位輪換。仰卧位會壓迫下腔靜脈,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出現胸悶、心慌。如果胎盤血流受阻就會出現胎盤早剝、宮内缺氧等嚴重後果。孕晚期建議左側右側輪換着睡。

嬰兒

仰睡是嬰兒更常見且安全的睡姿。早在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已經提出,嬰兒睡眠時應該保持仰睡姿勢,尤其是新生兒。

對于愛吐奶的寶寶而言,側睡能有效減少吐奶,防止誤吸。此外,經常左右交替變換的側睡睡姿,可防止偏頭,有利睡出好頭型。

但側睡也有缺點,側睡時同側耳朵被壓在下面,寶寶耳廓骨頭軟,壓迫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雙側耳廓不對稱及招風耳。

需要提醒的是,美國兒科學會明确提出不建議嬰兒趴睡,可能有窒息風險。

側睡引起的危害改正睡姿有用嗎(睡對了能養病)5

每種睡姿都有“适配”枕頭

睡出來的健康,除了和睡姿息息相關,枕頭的輔助作用也不容小觑:高低大小、柔軟度、薄厚程度都是硬指标。《生命時報》結合美國《健康》雜志刊文,教你挑選常見睡姿的适配枕頭。

仰卧:枕頭應松軟

最好選擇蓬松柔軟、約10厘米高的枕頭,或枕頭高度與自己的拳頭高度一緻。既能讓頭頸得到足夠的支撐,又不會太高。

側卧:枕頭加厚些

波士頓伯明翰婦科醫院理療師肯·莎倫表示,經常側卧的人,需要一個稍微厚點的枕頭,躺下後,枕頭側面應形成馬鞍狀。這樣才能填補頭和肩膀之間的空隙,使頭、頸、脊椎處于一條直線上。

枕頭高度最好與自己一側的肩寬長度一緻。

俯卧:薄枕頭

雖然不提倡俯卧,但對于夜間不知不覺就會俯卧睡覺的人,最好選一個薄枕頭。睡覺時,還可以在肚子下墊一個柔軟的薄枕頭,以減輕後背壓力。

除此之外,符合人體生理曲線的枕頭還要滿足:

  • 枕高:以8~15厘米為宜,公式是(肩寬-頭寬)÷2。睡覺時,可把枕頭中間壓扁,頸部着枕處墊高,使頸椎既不前屈,也不側彎,保持适當的後伸位。
  • 枕長:應夠睡眠翻一個身後的位置,一般要長于頭圍的1.2倍。
  • 枕形:枕頭的形狀以兩邊高,中間低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