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髒如同身體上的淨化器,每時每刻都在過濾血液,清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留下有用的物質。
我國是腎病大國,腎病是無法逆轉的,大多數腎病患者需長期服用藥物,其目的是控制病情,延緩向尿毒症發展進程。若想要預防腎病,應及時糾正傷害腎髒的行為。
傷害腎髒的行為有哪些?1、吸煙
研究表明,吸煙對腎髒有害,因為香煙中的有毒成分可擾亂腎髒内部環境,使得腎髒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促進尿蛋白排洩,從而損害腎功能,提高患終末期腎衰竭幾率。
2、喝酒
酒精屬于刺激性物質,可加快蛋白質分解,擾亂氮平衡,從而讓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增加,這會對腎髒造成負擔。尤其是慢性腎功能不全、腎髒疾病患者更應該做到滴酒不沾。
3、感冒發熱
感冒時發熱,這是免疫功能強的表現,能清除體内病原體。但體溫太高可升高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濾過,促使免疫複合物在腎髒部位沉積,從而誘發腎炎,嚴重時可造成腎功能不全,甚至發展成腎衰竭。
4、濫用藥
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可損害腎髒,易造成高熱、高鈣血症、腹瀉以及嘔吐,嚴重時可造成慢性腎髒病。服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後,再服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或是利尿劑,那麼就會增加腎髒灌注不足,使得腎髒缺血,從而誘發急性腎損傷。
5、美容染發
一些劣質美容産品、染發劑中含有重金屬,如砷化物、汞和鉛等,可直接毒害腎髒,甚至誘發慢性腎髒損害。汞在腎髒中排洩和蓄積,體液中的汞可跟金屬硫蛋白相結合且生成汞硫蛋白,清除半衰期較長,使得汞排洩速度變慢,從而導緻汞中毒。
6、暴飲暴食
大魚大肉的吃、高嘌呤和高動物蛋白、高熱量飲食等會産生太多代謝廢物如尿素氮和尿酸等,從而增加腎髒承受的負擔。
7、喝水不足
喝水少,勢必會減少尿量,升高尿液中代謝廢物和毒素濃度,易造成腎結石或腎積水等。另外,憋尿同樣也會傷害腎髒,因為尿液長時間在膀胱中停留,會給細菌提供溫床,膀胱處也會繁殖大量細菌,細菌可經過輸尿管逆行到腎髒,從而誘發尿路感染或腎盂腎炎。
8、炎症感染
微生物可經過淋巴液以及血液循環感染腎髒,因此身體出現感染後應及早處理,特别是結核、齲齒以及扁桃體炎等,以免損害腎髒。
溫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應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不能擅自更改用藥劑量或聯合用藥。服用藥物後若排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尿液中有血絲、頭痛和下肢水腫、食欲下降等,應及時去醫院做腎髒相關檢查。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尿酸都是腎髒疾病的高危因素,所以應積極防治四高。身體虛弱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應積極預防感冒,以免感冒繼發性感染而造成腎功能衰竭。另外,每年做次相關檢查,一旦出現蛋白尿和血尿,還需及早就醫。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