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大概2000字|閱讀共需4分鐘』
開篇之前,先來說一下,本期家居專題,不是某品牌的推廣,而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一說,為什麼有的吹風機能夠賣到3000多元?
這個問題,其實困擾我許久,畢竟一個普通的吹風機不過才幾十元,貴一點的頂多一二百。結果有的品牌卻能夠明目張膽标到兩三千元。
更令人好奇的是,居然還有不少忠實的粉絲……
所以,為了能夠搞明白其中的“貓膩”,也為了看一看高端吹風機裡面有沒有“智商稅”,我花了整整兩個通宵來研究。另外,結合我家的2個吹風機,一個百十元的,一個三千多的,算是終于搞明白了兩者的區别。接下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大家解解惑~
我們都知道,吹風機吹幹頭發,有兩個核心的要素,分别是:風速和溫度。
單純的靠風速,或者單純靠溫度,都能夠吹幹頭發。但是前者如果沒有溫度的加持,吹幹效率會很慢,而後者如果沒有風速的加持,要想加速吹幹,就得提高溫度,但頭發對溫度是有一定承受限值的。
所以也就有了吹風機的原理:通過電動機帶動葉片鼓風(風速)和電熱絲發熱(溫度),進而使得吹出來的熱風達到幹發的目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
當風速越大、溫度越高的情況下,吹風機的吹幹效率最高。
但是受到電動機的技術限制和高成本的劣勢,所以很多廠家隻能通過提高功率的方式來提升溫度,進而提高吹幹頭發的效率。
這個時候,吹風機的吹幹影響程度,溫度>風速。(等同于把頭發烘幹~)
這也是我們能夠看到,為什麼這幾年很多吹風機的功率越來越大的原因。實際上,從側面反映出,這些廠家不具備電動馬達的技術實力,同時又希望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選用低轉速的馬達。
而這也就是市場上吹風機隻賣一二百元甚至幾十元的“真相”。
但是這些靠提高功率來提升吹幹效率的吹風機,雖然價格上有了優勢,但是卻損失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因為當無限拔高溫度之後,對頭發會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根據我的了解,近距離的吹風會讓風口的溫度急劇上升。功率越大的吹風機,其溫度更會達到100℃以上,而當溫度過高時,就會導緻頭發中皮脂層的蛋白石、氨基酸等變質、流失,所以發芯空洞,斷裂甚至脫落就成了“普遍現象”。
很多人以為是自己的頭發不好,殊不知背後的元兇其實是多次使用這一類吹風機的緣故。
考慮到頭發受溫度的影響,以及提高吹幹效率的情況,所以最為合理的吹幹模式,不應該是“溫度為主,風速為輔”的方式,而是“風速為主,溫度為輔”的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吹幹的過程,風速起到的作用,要大于溫度,才能夠在“養發護發”的前提下,快速吹幹頭發。
而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電動機的轉速
二、有溫控系統可以控制風口的溫度
所以,看到這裡相信你就應該明白了。
高端吹風機與廉價吹風機相比,最本質上的區别就是前者的電動機更加出色,同時還帶有溫控系統。
而市場上那些能夠标價3000多元的吹風機,也正是達到了上面這種效果,所以才有了“底氣”。
實際上,在我看來,這些高端吹風機才真正是以人為本的技術創新。畢竟這種風速>溫度的模式,徹底改變了靠溫度“烘幹”頭發的市場洪流。(不是打廣告哈,單純站在産品設計角度上來說~)
還是以某款高端吹風機為例,簡單來說說電動機的區别。
雖然很多人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也知道,判斷一個電動機的技術是否出色,可以通過“轉速”來分别。
市場上大多數的廉價吹風機,其電動馬達的轉速普遍在20000轉/分鐘,即使以用戶為核心設計的小米轉速也隻有72000轉/分鐘。而某款3000多元的吹風機,其轉速甚至能夠達到110000轉/分鐘。
電動機的轉速越高,所表現出來的風速就越高。比如高端吹風機的風速甚至能夠達到46米/秒。而市場上其他普通吹風機,普遍在20米/秒以下。
這,就是區别。
另外,溫控系統現在并不是一家獨有,而且技術上也沒有太多區别,所以在這裡暫不做介紹了。其實看到這裡,在挑選吹風機的時候,心裡應該就有數了。
抛開上面兩個最為核心的指标之外,在挑選吹風機的時候,最好也要參考一下其他指标,接下來簡單羅列一下:
【核心指标】:轉速(數值越高越好)、有溫控(防止溫度過高損傷頭發)
【其餘參考指标】:
①有負離子發生器(釋放負離子中和頭發的正電荷,減少靜電,達到拒絕毛躁和減少分叉的目的)注:這個指标沒有技術含量,普通款吹風機基本都具備。
②噪音低
③小巧便攜
④外觀精緻符合審美
⑤風嘴樣式多(滿足不同的幹發需求)
這一期關于“吹風機”的專題,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上面這些知識點能夠給到大家一些參考。
說在最後:雖然普通吹風機在品質和效果上不如高端吹風機,但是它同樣能夠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對于吹風機,也談不上選對或者選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本專題文字原創,部分圖片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