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冬奧會隊員入場
第一屆冬奧會于1924年在法國的夏蒙尼舉行。
當時共有14個比賽項目,來自16個國家,258名運動員參賽。
當時的比賽還不叫“奧運會”,隻是一場各國派出運動員,參加冬季運動比賽的運動會。
兩年後國際奧委會才正式把其更名為第1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 (圖為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
冬季奧運會最初規定也是每4年舉行一次,與夏季奧運會在同年和同一國家舉行。
但由于牽涉到财力與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于是從1928年的第2屆冬奧會開始,冬季奧運會與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點改在不同的國家舉行。
然後到了1994年,為了更大程度的宣傳奧運會,又把冬奧會與夏奧會以2年為間隔交叉舉行。
通過近百年的發展,冬奧會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一項體育大賽。
從最初的十幾個國家,兩百名運動員參加的“運動會”。
到北京冬奧會有91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參與的全球賽事。
在這片冰雪賽場誕生了無數個激勵人心和勇于拼搏的故事。
今天一起盤點23屆冬奧會獎牌榜前十的國家。
由于第24屆北京冬奧會還在繼續,暫不統計在列。
第十名 荷蘭荷蘭除了第一屆和第三屆缺席外,其餘的21屆均有參加。
一共獲得45金44銀41銅,獎牌數共計130枚。
信心滿滿的荷蘭速滑選手
荷蘭素有“速滑王國”的美譽。
自從1960年,女子速滑被列為冬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荷蘭的速滑項目便開始發力。
截至本屆冬奧會之前,荷蘭共在速滑項目中獲得121枚獎牌,僅金牌就有42枚,足見其深厚的實力。
而在本屆奧運會已經結束的比賽中,荷蘭在速滑項目再次摘金奪銀,共獲得4枚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運動員伊倫·伍斯特在北京冬奧會中獲得了1500 米速滑金牌,并創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
這也讓她成為第一位在五屆奧運會上獲得個人金牌的運動員。奧運曆史上最成功的滑冰運動員的美譽實至名歸。
第九名 俄羅斯
2014年索契冬奧會
由于曆史原因,俄羅斯以獨立身份參加的冬奧會隻有六屆(1994-2014)。
奪得了47金39銀35銅,共計121枚獎牌。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
2017年俄羅斯在索契冬奧會期間,被查實存在操縱反興奮劑系統的情況。
因此被禁止參加平昌冬奧會。
而運動員隻能以來自俄羅斯的奧林匹克運動員(OAR)的名義參加。
2019年12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禁止俄羅斯參加世界頂級體育賽事2年。
在公開展示該組織參與者姓名時應使用縮寫ROC
所以本次的俄羅斯運動員将以“ROC”的縮寫形式參加北京冬奧會。
除此之外,還不能出現俄羅斯字樣,旗幟也要換成奧運五環旗。
越野滑雪
俄羅斯的傳統優勢項目有越野滑雪,花樣滑冰和冬季兩項。
在121枚獎牌中,這三項就獲得了82枚獎牌。
第八名 瑞士
1928年,第二屆冬奧會在瑞士的聖莫裡茨舉辦.
瑞士參加了所有舉辦的冬奧會。并承辦了1928年和1948年兩屆冬奧會。
共獲得了56金45銀52銅,共計153枚獎牌。
國際滑雪聯合會會旗
瑞士國家雖小,但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個國家成為冬季運動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國際滑雪聯合會的總部就設立在瑞士。
高山滑雪
瑞士在高山滑雪項目上具有很大的優勢。
在過去23屆冬奧會獲得的獎牌中,近半數的獎牌來自高山滑雪項目。
在本屆冬奧會中,瑞士在這個項目上已經取得了12枚獎牌,金牌就有3枚。
第七名 瑞典
索契冬奧會瑞典入場
和瑞士一樣,瑞典同樣沒有錯過冬奧會。在23屆冬奧會中,一共獲得了57金46銀55銅,共計158枚獎牌。
作為冰雪國家,瑞典有接近一半的國土在北極圈内,每年的冬天長達5個月之久,所以當地人對于冰雪運動有着天然的熱愛。
正因于此,冬奧會的前身,第一屆北歐運動會就在斯德哥爾摩舉辦。
提到瑞典的冬季運動,有兩位運動員是必須要說的。
西·耶恩伯格
西·耶恩伯格在1956年,1960年,1964年的三屆冬奧會中,共獲得9枚獎牌,其中金牌就有4枚。
夏洛特·卡拉獲得金牌(中間)
另一位瑞典傳奇則是被譽為“戰神”的夏洛特·卡拉。她在此前的三屆冬奧會中,收獲了3金6銀。
盡管年齡加上傷病,讓這位戰神失去了奪冠的希望,但能夠第四次參加冬奧會,本身就完成了一個偉大的挑戰。
意大利奪得2026年冬奧會舉辦權
還有一個小插曲,自從瑞典失去了2026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這已經是自1988年以來第七次申報冬奧會失利。
第六名 奧地利
1976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冬奧會
奧地利在參加的23屆冬奧會中,收獲了64金81銀87銅,共計232枚獎牌。
他們的優勢同樣是高山滑雪,超過一半的獎牌來自這個項目。
所以在高山滑雪中他們獲得的獎牌比任何國家都多。
在奧地利聖安東滑雪勝地陡峭的下降
之所以有這樣的優勢,是因為奧地利雪場衆多,其中聖安東滑雪場不僅有百年的曆史,還是現代滑雪運動真正的發源地。
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曾舉辦過兩屆冬奧會。
1964年因斯布魯克跳台滑雪
1964年那屆冬奧會中,因為當地氣溫突然反常,導緻雪場缺雪,造成兩名選手做賽前練習時,不幸喪生。
在1976年的冬奧會中,冰舞首次出現在賽場之上。
第五名 加拿大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
加拿大從第一屆冬奧會開始,保證了每屆冬奧會都有獎牌入賬。
截至本屆冬奧會前,他們一共獲得了73金64銀62銅,共計199枚獎牌的成績。
加拿大運動員
加拿大的冰雪運動同樣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每年近半年的冰雪天氣,使得人們對于冰雪運動愈發的熱愛。
加拿大冰球
冰球正是起源于這裡,被稱為加拿大的“國球”。除了冰球,短道速滑也是從加拿大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辛迪·克拉森
退役傳奇速滑選手,辛迪·克拉森曾在2006年的都靈冬奧會中,獨攬5枚獎牌,被稱為加拿大速滑運動第一人。
第四名 蘇聯
蘇聯冰球隊
蘇聯參加了1956年至1988年共9屆冬奧會,從中獲得了78金57銀59銅,共194枚獎牌。
盡管隻有9次亮相,但蘇聯的成績卻相當亮眼。
該隊在冬奧會上的九次亮相,七次獲得金牌數排名第一,兩次獲得第二名。
其中有一名1952年出生的越野滑雪選手,她叫做賴薩·斯梅塔尼娜,她代表蘇聯參加了4次奧運會,代表俄羅斯參加了一屆奧運會,她是唯一一位奪取十枚冬奧會獎牌的女子運動員;也是唯一一位在五屆冬奧會中都赢得獎牌的運動員。
第三名 德國
德國代表團
由于各種原因,現代意義上的德國一共參加了12屆冬奧會。取得了92金88銀60銅,共240枚獎牌。
德國的雪橇、雪車和冬季兩項是他們的優勢項目。
截至本屆奧運會前,3個項目獲得的獎牌數量超過了110枚。
德國獲得平昌冬奧會雪橇冠軍
在此次的北京冬奧會賽場上,這3個優勢項目同樣包攬了多個單人和團體冠軍。
除了傲人的成績,德國隊在此次的比賽中還有一個讓人關注的焦點。
擔任德國旗手的克勞迪娅·佩希施泰因,今年已經49歲,是本屆冬奧會年齡最大的運動員。
這也是她第八次參加冬奧會,此前她已經獲得了9枚奧運會獎牌,其中有5枚金牌。
她的八次奧運經曆也刷新了女運動員參加冬奧會次數最多的紀錄。
第二名 美國
美國鹽湖城冬奧會
自從第一屆冬奧會開始,美國就始終參與其中,取得了105金112銀88銅,共305枚獎牌。
其實,美國早期參加冬奧會,也主要是重在參與。
直到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舉辦,東道主美國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冬奧強國。
從那屆冬奧會開始,美國在獎牌榜上從未低過第四。
高山滑雪世界杯冠軍理查德·米勒
滑雪、花樣滑冰是美國的優勢項目,在此次的北京奧運會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美國單闆滑雪傳奇選手,肖恩·懷特第五次踏上冬奧會的賽場。
他從小患有心髒病,醫生說他活不過20歲,然而他在20歲時,卻在世界極限運動會上奪得數個冠軍。
雖然沒能圓夢單闆滑雪項目4冠王,但他不屈的意志已經完美诠釋了真正的體育精神。
第一名 挪威
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
一個人口隻有500多萬的挪威,長年占據冬奧會獎牌榜的前列。
23屆冬奧會他們豪取132金125銀111銅,共計368枚獎牌。
這些獎牌中有一半以上來自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
挪威為什麼這麼強?
挪威選手Oystein Braaten平昌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奪冠
挪威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天然雪場,其内地的山區,長年籠罩在寒冷和冰雪之中。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挪威人并沒有浪費。
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挪威人是穿着滑雪闆出生的,足見他們對滑雪運動的熱愛。
冬季運動已經融入挪威人的生活
加上富裕的經濟環境做支撐,寬松的社會氛圍來引導,挪威的冬奧成績才能在衆多國家中脫穎而出。
在冬奧會個人獎牌榜單中,前三名都是挪威選手,人均超過13枚獎牌,這種統治力可見一斑。
1980年冬奧會(展示奧運紀念章)
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複了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
于是1980年2月我們參加了,第13屆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
不過當時和國外選手的差距非常大,派出的28名運動員,沒有一位進入比賽的前10強。
楊揚獲得冬奧首金
直到2002年的鹽湖城奧運會,我們才實現了冬奧金牌零的突破,楊揚在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的比賽中,斬獲兩枚奧運金牌。
截至本屆冬奧會前,我們一共參加了11屆冬奧會,獲得13金28銀21銅,共62枚獎牌排在第17位。
王濛
中國短道速滑選手王濛在兩屆冬奧會,奪得4金1銀1銅的亮眼成績,所以說她的眼睛就是尺絕對不是虛張聲勢。
韓國速滑運動員
韓國隊以31枚金牌數量排在獎牌榜的第15位。
雖然中間隻間隔了一個日本隊,但我們與韓國隊的金牌數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縮小差距這個重任,隻能落在新一代冬奧運動健兒的身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