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我國曆史長河中一個特殊的朝代。
首先,宋朝軍事實力羸弱,長期被北方的遼、金壓制,最後被蒙元滅國;甚至與偏于西北的小國西夏的長期争鬥中也不占什麼優勢。
其次,宋朝的疆域是自秦朝之後曆代大一統王朝中最小的,北宋時期280萬平方公裡,至南宋時期進一步萎縮到200萬平方公裡,與前朝的唐,或後期的元、明、清都相距甚遠。
然而,宋朝除了軍事實力之外的其他方面,政治體制、文學藝術、工商業和綜合經濟實力,都領先于同時期的遼、金、元,也全面超越前朝曆代;更是禁锢思想,閉關鎖國的明、清兩朝不可比拟的。
宋代國内手工業和商業高速發展,對外“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繁榮,使得宋朝時期工商業稅收占到國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這些是宋王朝能夠在曠日持久的戰争中熬死遼、金,又在強大的蒙古軍隊全力進攻下又堅持了幾十年才緻落敗重要原因。
在宋朝的工商業中,瓷器是最為重要的産品,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中最大宗的商品,其中的官窯,鈞窯,汝窯,定窯和哥窯,被稱為宋代的五大名窯,也是我國古代瓷器中的極品。
那麼,始于隋、唐,在宋代時成為官窯,并在其後蜚聲世界,傳承至今的“景德鎮瓷器”,為什麼不屬于宋代的五大名窯之列呢?
這其實是一個概念上的誤區。[雲美味Yunmy原創作品]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江西新平地區産青白瓷質地優良,于是設置官窯燒造進貢瓷器,底部有“景德年制”四個字樣,這是景德鎮瓷器名稱的由來。
在當時,“景德窯”隻是宋代衆多的官窯之一,比如北宋京城“汴京官窯”,南宋京城臨安鳳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窯”和烏龜山的“郊壇下官窯”,以及衆多的“官督民燒”的瓷窯。
宋代以後,五大名窯逐漸衰落直至失傳,而景德鎮則在元、明、清三代均為皇家瓷廠所在地,景德鎮也由此擁有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巧的官辦瓷廠,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号稱“瓷都”,名揚天下,享譽世界。
千餘年來,景德鎮制瓷業集曆代名窯之大成,彙各地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和生産體系,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段曆史。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技藝之精湛、品種之齊全,是任何時代,任何其他窯場都難以企及的。
景德鎮瓷器品種琳琅滿目,最著名的有典雅素淨的青花瓷,明淨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紛的顔色釉瓷,幽靜雅緻的青花影青瓷,古樸清麗的古彩瓷,萬紫千紅的新彩瓷,明麗隽秀的窯彩瓷,别開生面的裝飾瓷等等。這些珍貴的名瓷,被人們譽為“中華民族文化之精華”、“瓷國之瑰寶”。
應該說,景德鎮既是“宋代五大名窯”中的“官窯”之一,又是宋後五大名窯的繼承者和集大成者。
景德鎮琳琅滿目的瓷器
(原創作品,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