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題文言文?知識點: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初中語文閱讀題文言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知識點:
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内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内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
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與題目相照應。
例子:
(一)《答謝中書書》選段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2、文章以什麼樣的感慨收束全文?
(二)《與朱元思書》選段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缥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點明中心的是那句話?
4、文中從側面表現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三)《醉翁亭記》選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衆賓歡也。蒼顔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5、看文章,理解性填空:
“若夫”,在文章結構上起 作用,“至于”,相當于現在的“ ”,“已而”,意思是 。這三段之間,借助三個詞語銜接,一氣呵成,展現了 、 、
三幅畫面。
6、請簡要賞析“太守之樂”:(提示:賞析因人而異、因作品特點而不同,可嘗試從結構、語言、意境等方面入手,也不需要面面俱到。)
(四)對比閱讀:《買油翁》、《碎金魚》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提示:以上為課本選文,而原文第一句話是“陳康肅公堯咨善射”,意思是“康肅公陳堯咨善射”,結尾是“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結尾含兩個典故:庖丁解牛、輪扁斫輪。
陳堯咨善射,百發百中,世以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堯咨雲:“荊南當要沖,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③歎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④,豈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⑤。 (注釋)①由基:養由基,戰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③罔不:無不。④伎:同“技”。⑤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
7、《買油翁》原文最後一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8、《買油翁》加上原文最後一句話後,文章主旨有什麼變化?
9、結合兩篇短文,說說陳堯咨是一個怎樣的人?
知識點: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内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内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概括文章主旨。
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叙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别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
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例子:
(五)《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10、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11、“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是托物言志,文章提到菊、牡丹的用意是什麼?
(六)《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後乃今将圖南。蜩與學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适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适百裡者,宿舂糧;适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亦悲乎?
12、本文含有幾層意思,分别是什麼?(提示:此題較難)
1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句子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七)《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4、本文借千裡馬表達了什麼?
15、讀文章,理解填空:
本文“千裡馬”喻指 ,“伯樂”喻指 ,“食馬者”喻指 。
16、全文三處提到千裡馬,卻用“千裡馬、名馬、馬之千裡者、是馬也”等不同的稱呼,這樣寫具有怎樣的效果?
(八)課外閱讀《毛穎傳》(提示:文章較長,看注釋不難懂)
①毛穎者,中山人也1。其先明眎2,佐禹治東方土3,養萬物有功4,因封於卯地5,死為十二神6。嘗曰:“吾子孫神明之後,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7。”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孫䨲8,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能匿光使物9,竊姮娥、騎蟾蜍入月10,其後代遂隐不仕雲。居東郭者曰㕙11,狡而善走,與韓盧争能12,盧不及。盧怒,與宋鵲13謀而殺之,醢14其家。
②秦始皇時,蒙将軍恬15南伐楚,次中山16,将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17,以《連山》筮之18,得天與人文之兆19。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20,衣褐之徒21,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趺居22,獨取其髦23,簡牍是資24。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25,載穎26而歸,獻俘於章台宮27,聚其族而加束縛焉28。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29,而封諸管城30,号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
③穎為人強記而便敏31,自結繩之代32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蔔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33,及至浮圖34、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35、巿井貸錢注記36,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37,下及國人,無不愛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洩38。惟不喜武士,然見請,亦時往。累拜中書令39,與上益狎40,上嘗呼為“中書君”。上親決事,以衡石自程41,雖宮人不得立左右,獨穎與執燭者常侍,上休方罷。穎與绛人陳玄42、弘農陶泓43,及會稽褚先生44友善,相推緻45,其出處必偕46。上召穎,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嘗怪焉。
④後因進見,上将有任使,拂拭47之,因免冠謝48。上見其發秃,又所摹畫不能稱上意。上嘻笑曰:“中書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嘗謂中書君,君今不中書邪?”對曰:“臣所謂盡心者49。”因不複召,歸封邑,終於管城。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繼父祖業。
⑤太史公曰:毛氏有兩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謂魯、衛、毛、聃者也50。戰國時,有毛公、毛遂51。獨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孫最為蕃昌52。《春秋》之成,見絕於孔子53,而非其罪。及蒙将軍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無聞。穎始以俘見,卒見任使。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54!
注釋:
1、毛穎者,中山人也:毛穎,中山人。此指毛筆産自中山。毛穎,毛筆的别名,文中借作人名。毛,指兔毛。穎,指毛筆的鋒毫。中山,戰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定縣一帶,以産紫毫毛筆出名。
2.其先明眎(shì):毛穎祖先明眎。明眎,兔子的别名。
3.佐禹治東方土:輔佐夏禹治理東方國土。佐,輔助。
4.養萬物有功:四時之中,春的位置亦在東方,春天萬物生,故言。
5.卯(mǎo)地:即“東方土”。古代按十二地支劃分方位,卯位是指東方。
6.十二神:指十二生肖(屬相)。
7.吐而生:傳說兔子是口吐而生,故兔嘴上唇開裂。
8.䨲(nóu):剛出生的幼兔;此泛指兔。
9.匿光使物:指隐身形於光日下,能驅使諸物。
10.竊姮(héng)娥、騎蟾蜍入月:姮娥,即嫦娥。
11.㕙(jùn):狡兔。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五:“昔者,齊有良兔曰東郭㕙,蓋一旦而走五百裡。”
12.與韓盧争能:《戰國策·齊策》三:“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㕙)者,海内之狡兔也。韓子廬逐東郭逡(㕙),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韓盧,戰國時韓國的良犬名。東漢鄭玄注《禮記·少儀》:“守犬、田犬問名,畜養者當呼之名,謂若韓盧、宋鵲之屬。”
13.宋鵲:戰國時宋國的良犬名。《廣雅》:“韓盧、宋鵲,犬屬。”
14.醢(hǎi):肉醬。此處用作動詞,剁成肉醬。
15.蒙将軍恬:蒙恬,秦朝名将,相傳為毛筆的發明者。
16.次中山:次,臨時駐紮,停留。中山國為趙所滅,始皇十九年滅趙,二十一年伐楚,當時秦自中山移兵伐楚,故上文說“南伐楚”。
17.召左右庶長與軍尉:左右庶長,即左庶長,右庶長,秦朝官爵名。軍尉,武官名。
18.以《連山》筮之:《連山》,夏朝的占卦之術,與殷之《歸藏》、周之《周易》,統稱《三易》。筮:用蓍草蔔卦。
19.天與人文之兆:指自然與人事的征兆。《周易·贲卦·彖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不角不牙:兔不生角,也無犬齒。
21.衣褐之徒:褐,粗布衣服。此指全身有毛的兔子。
22.八竅而趺(fū)居:趺,兩足交疊而坐。居,同“踞”,蹲。
23.髦(máo):毛中長毫;引申為同輩中不群者。
24.簡牍(dú)是資:此言兔毫筆是簡牍書寫的工具。簡牍,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資,依仗,憑借。
25.豪:豪傑。此處雙關,又指兔毫之長者。
26.穎:原意是尖端。此處還暗指毛穎即兔子。
27.章台宮:秦宮殿名,秦王及秦始皇日常處理政務起居的重要場所。
28.聚其族而加束縛焉:暗指束縛兔毫制筆。
29.賜之湯沐:古時諸侯朝見天子,事前要沐浴齋戒,以表虔誠。後來天子賜給諸侯的以供“沐浴之資”的封地為湯沐邑。此也指制筆過程中,将兔毛用熱水洗淨。湯,熱水。沐,洗發。
30.管城:縣名。周時管叔的封地,今河南鄭州。也暗指制作毛筆時必需竹管。下文的“管城子”是以封号的形式來指毛筆,後來成了毛筆的别名。
31.強記而便敏:強記,記憶力強。便敏,便利敏捷。
32.結繩之代:指遠古尚無文字,靠結繩記事的時代。《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
33.陰陽、蔔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陰陽,指陰陽家的書。蔔筮,指占蔔的書。占相,指相面的書。醫方,指醫藥之類的書。族氏,指族譜之類的書。山經,地理方面的書。地志,方志之類的書。字書,文字之類的書。圖畫,指圖冊之類的書。九流,泛指各流派。百家,指諸子百家。天人之書,天道人事之書,泛指圖書。
34.浮圖:梵語,此指佛教。
35.官府簿書:官府的文件和簿冊。
36.市井貨錢注記:商賈交易的貨物錢财的賬簿。市井,商賈交易的場所。
37.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秦皇帝,秦始皇。扶蘇,秦始皇長子。胡亥,秦始皇少子,即秦二世。丞相斯,指李斯,秦國丞相。中車府令高,指趙高,任中車府令,掌皇帝乘輿之事。
38.終默不洩:始終沉默而不洩露曾書寫過的内容。默,沉默不語。洩,洩露。
39.累拜中書令:累拜,依次升遷。中書令,官名。原主文書奏章,後掌機密大政,至唐為中書省的長官,官位極高。這裡與下文的“中書君”皆為雙關語,表示可以用來書寫的意思。後來“中書君”成了毛筆的别名。
40.益狎(xiá):更加親密。
41.以衡石自程:衡,秤。石,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自程,指皇帝自定的每日審閱公文的限量。《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
42.绛人陳玄:指墨。唐時绛州(今山西绛縣)貢墨,墨以陳舊為佳,故拟其姓陳。玄,黑色。
43.弘農陶泓(hóng):指硯。唐時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貢瓦硯,瓦硯是陶土燒制的,故拟其姓陶。硯中盛水,故取名泓。
44.會稽褚(zhǔ)先生:指紙。唐時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貢紙,紙以楮木為原材料,故拟稱褚先生。
45.相推緻:互相推薦延請。
46.其出處必偕(xié):出處,出仕或退隐。指筆、墨、紙、硯的使用與擱置。必偕,必定在一起。
47.拂拭:擦拭。表示受到皇上的恩寵。
48.免冠謝:脫帽謝恩,執行使命。雙關語,指脫下筆帽寫字。
49.臣所謂盡心者:暗指筆心用盡。
50.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謂魯、衛、毛、聃(dān)者也:姬是周朝的國姓。
51.毛公、毛遂:毛公,趙國隐士,後為魏國信陵君門客,事見《史記·魏公子列傳》。毛遂,趙國平原君門客,曾自薦於平原君,說服楚王出兵援趙攻秦,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52.蕃(fán)昌:蕃衍昌盛。
53.《春秋》之成,見絕於孔子:孔子作《春秋》,絕筆于“獲麟之年”(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魯國獵獲了一隻麒麟,孔子聽說以後非常傷心,他認為,麒麟是神靈之物,在太平盛世才會出現,而現在正逢亂世,出非其時,而被人抓獲),孔子歎道:“吾道窮矣!”《春秋》寫成之後,毛筆就被孔子棄置不用了。
54.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秦朝滅掉諸侯,一統天下,毛穎參與其中且立有功勳,但是獎賞不抵其酬勞,今又因老而見棄,所以說秦王朝對待毛穎一族太少恩德了。與,參與。
17、把全文分成三部分,怎麼分?每部分寫的是什麼?
18、這篇文章運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特點?
19、借鑒本文,簡單說說毛筆制作過程(或者是方法)。
參考答案:
1、總領全文。
2、以和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收束全文。
3、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4、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5、本題用詞意思對就行:過渡(或承上啟下);說到(意思近即可);不久(或一會兒);景物;遊樂;歸去。
6、這篇散文頗有詩情畫意,以一個“樂”字貫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于與民同樂之間:山水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還包括有人去後的“禽鳥之樂”,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妩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随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7、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
8、文章主旨由“說明了‘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變成“嘲笑陳堯咨和庖丁、輪扁沒什麼區别”。
9、3個要點:“發矢十中八九”說明他射技純熟。“爾安敢輕吾射!”說明他傲慢無禮。“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是說他貪圖享樂。
10、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11、做對比,說明花的不同、愛花人的不同、人的品格不同。
12、(意思近即可)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鲲變為鵬要“待時”;二是無論是鵬還是蜩與學鸠要飛起來還是要有所憑借,不是根本的自由。
13、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誇張,描寫鵬舉的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擊、抟”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産生聯想。
14、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懑之情,同時表達了對統治者不能識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15、(意思對就行)人才(或懷才不遇的人才),識人才的人(或重用人才的人),不是人才的人(或昏庸的統治者)。
16、(大概意思對就行)首句直接提“千裡馬”,給人以震撼,吸引注意力。下面用“名馬”,是為了避免與“千裡馬”重複。最後改用“馬之千裡者”,是在強調“千裡馬”的特點。結尾的“是馬也”承接上文,表達了作者的憤慨。
17、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寫毛穎的家世。第三、四段為第二部分,通過寫毛穎被重用又抛棄,深刻闡明:皇恩并不浩蕩,對待百姓不過是利用而已。第五段為第三部分,是作者對毛穎以俘虜身份進見,受到重用,最後被棄置這一事實發表議論。
18、這篇散文運用語意雙關、寄托象征的方法,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點,意在言外,耐人咀嚼。
19、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