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公衆号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談談孫權的後半生。
孫權從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開始,到自己病逝,他繼續活了近30年的時間。
先後熬死了曹丕、諸葛亮、蔣琬、司馬懿等當世之英傑,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孫淵這些比他晚一輩的人。
說他是三國時期第一能熬,實質名歸。
但是在這二十九年中。孫權卻幾乎沒有什麼作為,這與他早期的銳意進取,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人很難理解。
這裡就對曹操和劉備死後,孫權的所做所為,以及他的心裡想法做一個陳述總結。說說孫權晚年的那點事。
公元219年,孫權幹了一件确定了三國鼎立的大事——偷襲荊州。
這是他一輩子幹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輩子幹的最失敗的一件事。
說他成功,是因為孫權在多次謀求淮南合肥失利後,他的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東吳不應該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荊州,徐圖自保。
于是,在此之後,他派兵偷襲荊州,重錘了劉備的上升勢頭。
并且他不再以謀求曹魏的土地為自己的第一訴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貨為主要目标,力圖縮小自己與曹操的差距。
從後來的結果來看,孫權很成功。因為東吳的地盤和人口都擴大了一倍,而劉備對東吳的壓力也銳減。
但是,讓孫權沒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對劉備根本看不上。之前關羽在荊州時,魏國還派重兵防着關羽。
等于關羽替孫權分擔了一部分的壓力。然而當關羽被孫權殺死後,魏國的壓力就全部壓倒東吳身上了。
夷陵大戰之後,曹丕以孫權對自己不恭敬為借口,迅速調集了曹仁、張遼、張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幹曹魏大将征讨東吳。
這一戰下來,曹魏和東吳都是精銳盡出,動用的總兵力比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要多。雙方大戰六個月,最終以曹魏退兵收場。
這一戰,曹魏用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雖然是三足鼎立,但是蜀漢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曹丕選擇揮師南下瞄準孫權。如果蜀漢忍着不出兵,孫權隻能自己單挑曹魏。
孫權瞬間傻眼了……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劉備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孫權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後,他迅速與蜀漢複通了關系。雙方締結同盟,關系恢複到了呂蒙偷襲荊州之前。
在此之後,一直到蜀漢滅亡前夕,孫權都沒有再動過蜀漢的心思。
也就是說,不是他沒想過滅蜀,而是他不敢滅蜀。他怕自己滅蜀時,曹丕會揍他。
既然攻蜀已經不可能了,孫權就隻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孫權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經吃過幾次大虧。
如果沒有劉備幫他分擔壓力,他根本不敢挑釁魏國。
所以,孫權也就隻能放棄擴張的想法。專心處理東吳的内部問題。
什麼問題呢?主要是兩方面。
第一,孫權自己的名分問題;
第二,東吳内部的叛亂勢力;
所謂名分,就是孫權當時對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劉禅都是皇帝,隻有他是吳王。而他的吳王還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說,東吳名義上是曹魏的藩屬國。
但是公元222年時,東吳已經與曹魏翻臉,這個藩屬地位已經名存實亡了。
所以孫權需要自己給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劉備那樣,自己給自己編一個稱帝的理由。否則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東吳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東吳内部的士族問題和反對孫權的叛亂分子。
這些人的力量太強大,孫權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他需要時間來消化新占領的荊州和交州,也需要時間緩和自己與士族的關系,更需要時間去消滅江東的山越人。
于是這麼一拖,孫權也就有五年時間沒有對外發動大規模的擴張。
到了公元228年,孫權見時機成熟,便來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詐降,引誘魏軍進入他在石亭設好的伏擊圈。
這一戰,即曆史上的石亭之戰,也叫“周鲂斷發賺曹休”。
當時的魏國揚州都督曹休中計,率兵深入吳國境内。吳軍九萬,魏軍十萬,結果魏軍被東吳打的屁滾尿流,連曹休的老命都差點丢了。
所幸是後來魏軍的增援趕到,魏軍才沒有被吳軍全殲。
諸葛亮在聽說孫權主動出擊後,也迅速調了三萬蜀軍,以強行軍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陳倉,攻打陳倉關,減輕孫權的壓力(第二次北伐)。
然而東吳接下來的行為卻讓諸葛亮失望了。孫權見魏軍增援後,立即下令退兵。讓諸葛亮空歡喜了一場。
一年後,孫權憑借石亭大戰的威望,在建業稱帝。(這應該是他發動石亭大戰的一個原因吧)
在此之後,東吳與曹魏又有四年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争。
一直到公元233年,諸葛亮決定第五次北伐魏國時(也是最後一次),孫權才再次出兵。
這一次是諸葛亮挑的頭,孫權認為諸葛亮的建議可行,便積極響應了蜀漢的行動。
結果,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馬懿熬死。孫權在前期風風火火了一把,後期見戰局朝着不利的方向發展,他就趕緊退兵了。
而他這次退兵,他把臉都丢光了。
當時,魏明帝曹叡對大臣說:這次蜀吳來犯我大魏,諸葛亮才是勝敗的關鍵,渭水一戰隻許勝,不許敗!我不管司馬懿怎麼打,哪怕是丢人現眼也無所謂,隻要能打退諸葛亮即可。否則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孫權那個鼠輩,隻要我親自帶兵去讨伐,孫權膽小鬼肯定要跑路。因為我已經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還是高看了孫權。他本以為自己到前線後,孫權就會跑。
結果,魏軍主力離前線還有數百裡時,孫權聽說曹叡親征,連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風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親禦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将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裡,權遁走,議、韶等亦退。——《三國志·魏明帝本紀》
這就是孫權的德性,也難怪曹叡會笑他膽小如鼠。
可能有人會問,孫權與曹丕同輩,他被曹叡這個晚輩小兒這麼欺負,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孫權他不忍氣吞聲能怎麼辦?自己造的孽,隻能自己還。
三足鼎立的局勢早已穩定,蜀漢不能打,魏國又不打蜀漢。東吳就那麼大,他的實力隻有魏國的一半。實力懸殊太大,他确實是打不赢。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派衛溫和諸葛直帶一萬士兵去台灣搶人口,可帶回來的蠻夷還沒有損失的人多,氣得孫權把衛溫、諸葛直給砍了。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向遼東霸主公孫淵暗送秋波,派了一萬士兵去遼東幫助公孫淵。
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一萬兵也被繳械。差點把孫權氣瘋了,急得他要千裡奔海去征讨遼東。
擴充不了實力,孫權也沒有辦法。先前他與曹操打過多次,也與張遼、滿寵這些魏國的大将打過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敗的教訓太多了。他隻能忍。
後來,諸葛亮病死。蜀漢方面的新任總經理蔣琬聯絡孫權,希望聯合北伐。結果孫權還瞧不上蔣琬,不願意搭理他。對合作北伐的提議一拖再拖。
再後來,遼東霸主公孫淵被司馬懿斬殺,東吳徹底失去了從東北購買戰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個盟友。此時的孫權,隻剩蜀漢這一個獨苗夥伴了。
他瞧不起蜀漢,又沒有任何的盟友,隻能就這麼忍氣吞聲,不再對曹魏動武了。
外事諸多不利,家裡又禍事連連。
孫權六十歲時,太子孫登去世。孫權立了新太子孫和,但他又寵愛魯王孫霸,導緻東吳内部二宮之争。
沒過多久,親密戰友諸葛瑾也去世了。孫權腦神經抽瘋,開始與天鬥與地鬥,與吳國全國鬥!
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士族擅權,孫權在太子孫登病死三年後,派人去罵陸遜,罵的陸遜最後憂憤而死。
又過了五年,孫權腦子又開始抽瘋。他先是廢了太子孫和,接着又賜死魯王孫霸。改立年僅七歲的幼子孫亮為太子。
到他六十九歲時,他把巨能熬的司馬懿也熬死了,成為漢末三國的那批群雄中,僅剩的一個獨苗。但是這時孫權也已經中風,離咽氣也不遠了。
公元252年,孫權七十歲。駕崩。
縱觀孫權這一生,他的輝煌是偷襲荊州,他的上升轉折點也是偷襲荊州。當劉備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後,蜀漢就殘廢了。
沒有蜀漢的從旁牽制,光靠孫權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動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個連合肥都打不下來的人,還能對他抱有過多的期望麼?
不過,東吳的外戰不利,也不能都賴到孫權一個人的頭上。當時是士族社會,是一個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時代。蜀漢和東吳卻都不搞這一套。這就導緻了吳蜀兩國很嚴重的國内矛盾。
很多的蜀人和吳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國論,盼望“魏國鬼子”來“解放”自己。
這三天兩頭的有人造謠,搞得人心惶惶,仗還怎麼打?
後來的人就對當時東吳軍隊有過評價:吳軍不是沒有戰鬥力,但就是沒有凝聚力。東吳的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不想陪孫權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
這個問題反過來想,也證明吳軍是一支守土責任感很強的軍隊,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的抵禦侵犯之敵。
也就是說,東吳軍隊在保家衛國這方面表現的很出色。但是開疆擴土時,就隻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孫權他在位時,憑借他的威望,還能處理好東吳的三大派系的關系(淮泗将領、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讓東吳政權在曹魏的壓力下,苟延殘喘。
但是,東吳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彌合的矛盾。這樣,也就不可能給孫權有作為的條件和空間了。
所以,為什麼孫權在劉備和曹操去世後,毫無作為呢?歸根到底來說,就是當時的東吳政權不支持孫權的銳意進取。
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變曆史軌迹的人,因為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個人無法改變的。
這一點,不僅僅是針對孫權一個人,同樣也适用在劉備和曹操身上。
并且,孫權也算不上是一個能打仗的人。不說跟曹操和劉備比,他跟同輩的諸葛亮和司馬懿也有差距。
孫權他知道自己的短闆,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後,他對開疆擴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曆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微信工重号「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