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衆号:儒門讀書錄
《大學》有一千多字,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的是“經”,朱熹認為,是孔子說的話,由曾子記錄下來,後面的則是曾子對這些内容的解釋,由曾子的門人記錄下來,叫做“傳”。
在朱熹看來,“傳”的文字有不少脫漏錯亂,因此做了一些整理,甚至還冒天下之大不韪補充了一些内容。
首先是對三條綱領的解釋。
下面這句話解釋“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朱熹注解說:“克”是能的意思,“大”讀作“泰”,“諟”是古代的“是”字,意為“此”或者“審”,“峻”在《尚書》中寫作“俊”,是“大”的意思。所謂“天之明命”,是“天之所以與我,而我之所以為德者也。”也就是一個人先天所具有的“明明德”的能力。最後一句總結這些引文,提出明明德是“自明己德”。
我們前面說,明明德是基于我們先天所具有的理性能力,實際上是現代的說法,也是一種有意的曲解。按先賢們的本意,明明德應該基于人性本善,或者說,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比如孟子所說的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四端”等。
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我們難下定論,某種意義上說,也不需要一個定論。在比較現代的理解中,我們之所以能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追求有意義的生活,是基于我們先天所具有的理性能力。這種理性能力自然也有它的界限,卻是我們唯一可以憑依的東西。因此我們在這裡做了一番有意的曲解。
“明明德”是“自明己德”,生活的意義,靠的是我們的主動追尋,而不是外界的賦予或規訓。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這句話解釋“親民”。
朱熹注解說:“盤”是洗澡所用的盆,“苟”是“誠”的意思,“作”是“鼓舞”的意思。誠心改善自己的人,會在自新的基礎上,持續不懈,日日自新。“作新民”是“振起其自新之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說周代雖然自商代而來,卻能更新其道德,因而承受天命。
以上三句話,有一種層層遞進的關系,從自新,到新民,到其命維新,代表着各個層面上的改善。最後總結說,“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朱熹注解說,“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也就是說,一個人為了“止于至善”,應該在各個層面上持續進步,不斷更新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改善自己與世界的相處方式。
這句解釋提出了幾個要點,其一,新民首先是自新,其二,自新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其三,新民包含各個層面的内容,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雲:“邦畿千裡,維民所止。”《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這段話解釋“止于至善”。可以分為三句,第一句講要知其所止,第二句講要持續追尋,第三句講聖王“止于至善”所帶來的功效。
第一句話,朱熹注解說:“邦畿”就是“王都”,“缗蠻”在《詩經》中寫作“綿蠻”,是鳥的叫聲。“穆穆”是深遠的意思,“於緝熙敬止”中,“於”是贊歎詞,讀“烏”,“緝”是繼續,“熙”是光明,“敬止”是“無不敬而安所止”,這句話是說,“聖人之止無非至善”。
這句話引用《詩經》中的句子,提出世間萬物都有所止,聖人所止在于至善。我們處在社會之中,必然承擔各種社會角色,每種社會角色都有他應該做的事,應該追求的境界。這裡所舉的各種社會角色,代表了農業時代的基本社會倫理關系,即君、臣、父、子、其他人。
止于至善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實踐。根據我們所處的社會關系,所承擔的社會角色,根據實際情境,做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止于至善的具體實踐。
在現代社會,從大的方面說,我們處于一定的社會結構之中,對内作為公民,對外作為民族國家中的一員,從小的方面說,我們有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也每天與其他人打交道,我們每天做的事情,無不與他們相關。因此,需要考慮“所止之地”,“止”并不是停止,而恰恰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地。
第二句話,朱熹注解說:“淇”是水名,“澳”是水邊的陸地,“斐”是文貌。“瑟”是嚴密之貌,“僴”是武毅之貌,“赫喧”是宣著盛大之貌,“喧”是忘記的意思。這裡引用是《詩經》句子,描繪了一個持續修養自己,展現出不凡品質,讓人難以忘懷的君子形象。
“如切如磋”指“學習讨論之事”,“如琢如磨”指“省察克治之功”。“恂栗”是戰懼的意思,指君子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威儀”是君子表現出來的令人敬畏,又令人向往的儀态風度。
這裡提出了積極追尋“所當止之地”的四個方面,一是學習,二是自省,三是謹慎,四是持重。
第三句話,朱熹注解說:“於戲”念作“嗚呼”,是感歎詞,“前王”指先前的聖王,“小人”指生活在後代的人。這句話是說,以前的聖王們追求“止于至善”,讓後世的人們能各得其所,因此千秋萬代之後,依然令人思慕不忘。
這是“止于至善”的功效。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朱熹注解說:“猶人”就是和其它人一樣,“情”是“實”的意思。這句話是說,“明明德”之後,一個人對世界,對他人有了深刻的洞察,别人就不敢在他面前胡說一些違背事實的話了,可見一切的根本在于自己的修養。
這兩句話比較獨立,第一句話原來在“止于信”之後。朱熹認為,這句話用于解釋“本末”,因此調整到這裡。同時他也認為,這兩句話中間應該還有缺漏的文字,第二句話是對缺漏内容的總結。
關于“大畏民志”,也就是讓民心敬畏的說法多少有些牽強。但我們不必把重點放在别人敢不敢,畏懼不畏懼上,而關注自己能不能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斷,顯然,外物總是在我們面前展現出它們願意展現的樣子,而我們則根據自己的知識與品性去觀察與理解,因此,根本在于自己,在于“明明德”。
儒門讀書錄:現代社會的我們如何安身立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