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興佳/文 張郁/圖
暑氣漸消,而漫長的生意淡季還未徹底結束。這個季節,是商戶的歇業期,卻是市場運營方的活躍期。趁着商戶休息,一波密集的改造在服裝市場蔓延。
引入原創集合店,加入歐式複古元素,街道拓寬,布景求新……度過了2015年街區改造元年後,鄭州服裝市場在今年這個暑期迎來主題街區改造熱潮。
今年夏季,鄭州火車站服裝市場迎來主題街改造潮。曾經老舊的服裝市場經改造後,煥然一新
案例
硬件老舊,在老市場進貨如走長征
“你瞅瞅都沒啥人!”下午四點,望着空無一人的街道,鞋商老王歎息着說。
老王所處的市場,是一個大棚式建築:沒有空調,夏末的午後陽光斜射下來,市場内悶得像個蒸籠;幾個商戶搬了凳子圍在一起打牌。整個市場尚處于原始的第一代批發市場狀态。
一家地市采購商稱,來這樣硬件設施陳舊的市場進貨,“冬冷夏熱”,苦不堪言,“來回往返航海路市場、南三環市場,整個采購行程三四個小時,費時費力不說,酷暑夏日,來回走一趟,脫三斤水、兩層皮;嚴寒冬日,來回走一趟,脖子凍到衣服裡,恨不得穿兩層雪地靴,本來在自己的城市算個僞白領,來進一回貨,跟走了趟長征似的。”
陳舊形态顯然已挽留不住客流。該市場一普通街區兩側一共35家門店,31家大門緊閉,閉店率高達88%;一條黃金通道兩側開業率較高,42家店鋪,未開業的門店共22家,閉店率52%。
更為關鍵的是,市場運營理念仍停留在物業管理時期,“收房租的時候人來了,商戶有事的時候人找不到了。”
行業在變,時代在變,市場硬件卻沒變。老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想要的并不僅僅是實惠的鋪位,還有緊跟時代步伐的轉變,以及最重要的,給予大家一種被尊重、被認可的社會身份。
看來,呼喚一個新型的批發零售環境已是一緻訴求。
現象
鄭州服裝市場迎來主題街區改造潮
人潮湧動的服裝專業市場
2015年以來,以體驗式、時尚感為方向的主題街區改造風已經在鄭州服裝批零市場鋪開。因為引入了場景化、集合店、原創設計師潮牌概念,風格或偏輕工業或偏歐韓風,主題街區被部分人視為拯救疲軟服裝市場的一劑良藥。
2015年,銀基廣場櫻花主題街面世,五樓品牌女裝整體形象再進一步。2016年5月,鄭州世貿購物中心首條時尚主題街區“赫界”開業,糅合進了“新品牌、百貨式、場景化、集合店”四大基調,街道布景自由開放、歐式複古。同年8月,世貿又推出“V星尚”、“雅典娜的秘密”兩條主題街區。
改造後的街區,時尚新銳
一年後的今天,鄭州火車站服裝市場主題街改造迎來集中爆發:2017年8月18日,錦榮商貿城與廣州白馬電商聯手打造的HalfStep原創設計師集合館正式亮相鄭州,裝修、陳設上面更為高端化,打造原創設計概念。
8月28日,鄭州世貿購物中心将一天内同開4條主題街區:第五大道、雲옷集、B52街區、Da内街區。
“第五大道”位于世貿一層五街,毗鄰去年改造的“雅典娜的秘密”,原是世貿一層最為繁華寬敞的街區。重新規劃調整後,将聚集時尚買手店、名品集合店、化妝品、工藝手作店等時尚業種,以最具時尚嗅覺與品位為核心理念,打造鄭州的潮流風向标。
“雲옷集”位于二層八街,與“V星時尚”緊緊相連,引進歐韓潮牌、獨立設計師品牌、快時尚品牌等最新時尚。同時,雲옷集還将結合電商、微商等多種形态的交易模式,探索O2O網商模式的最前線。
“B52”街區位于三層二街,風格以室内飛機展為主題。取義美國波音B52轟炸機,寓意征服藍天的男子氣魄;同時“B”即“Beautiful”,52指一年52周。“B52”緊抓潮牌男裝主流趨勢,诠釋都市精英精緻簡約的魅力。
“Da内”街區位于四層二街,“Da内”為“darling”音譯,意為親愛的、最愛的人。Da内街區精選國内優質内衣品牌,重裝升級之後緻力打造省内獨一無二的風格化内衣家居體驗中心。
至此,兩年時間内,鄭州世貿購物中心形成了七大主題時尚街區。
“主題街區改造在北上廣做得較早、已經很成功,到了鄭州後,創新性地引入到了專業市場領域,優化商戶結構,加入集合店和時尚買手元素,讓大家不用到一線市場就能有更多的選擇。”鄭州世貿購物中心總經理鄭永理稱。
加入了原創集合店,現在的主題街區成為了潮牌集聚區
商場統計的數據顯示:世貿一層“雅典娜的秘密”升級改造後,日銷售額較往年同比增20%,每月新增地市經銷商20餘家;二層“V星時尚街區”升級後,銷售額增長20%,零售銷售增長70%;三層“赫界”升級後,商戶平均日銷售額達到8000-20000元不等。
案例
服裝店老闆主題街開店,要月均營收1000萬元
主題街區,會是拯救批發市場現狀的良方嗎?對商戶來說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決定入駐世貿“雲옷集”主題街區,王晖(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隻思考了一個多月。思考清楚後,他又花去一個月時間組建了十六人的團隊,從勁霸男裝挖來了運營總監。此時距離8月28日街區開業不足兩周。
為了打造這個143平米的店鋪,他帶房租、裝修花去一百多萬元,加上貨品超過了700萬元。他稱,至年底的4個月時間裡要做到單店營業額4000萬元,操作半年後放手,有信心一兩個月時間做到這條主題街的老大。他今年給另外一家市場兩個店定的銷售額是1.6億元。
“主題街的燈光一定要漂亮,可以适當增加冷飲吧,鐵闆做成镂空的字,燈光打出來很上檔次。”王晖指着正在施工的現場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更多是公共區域怎麼打造,氛圍要留得住人。剩下的門店交由各家去打理。”
内衣店女老闆趙曉敏在另一個主題街區“Da内街區”經營。她稱,特色街區帶來了一個意外改變,“市場内商戶間的自産自銷比重增加,頭兩年商戶一般去丹尼斯商場裡消費,現在改造後,檔次和品牌提升,裝修和陳列這麼有感覺,一下子就被吸引,老闆和職工直接内部購物了。”
主題街被多數批發商拿來開形象店以吸引加盟、收攬零售、展示實力。從去年5月份入駐“赫界”主題街,一直到當年底,女裝品牌“麗芮”營業額超過了200萬元,單月銷售額14萬元-30萬元不等。而且,一年時間裡,該品牌在地市複制了26家加盟店。
品牌負責人介紹,“赫界”這家店隻做零售,被作為品牌形象店,按照一比一比例全盤輸出給加盟商。
分歧
有稱主題街僅是硬件提升 有稱是導客利器
改造後,人潮湧動的服裝專業市場
對于室内街區室外化,業界褒貶不一。
看衰者認為,主題街區改造隻是硬件設施的一個提升,商業模式并未實質性改變,單憑一個概念無法保證長期穩定的客流,招商營運環節增加消費者體驗、提升店鋪自身盈利水平才是确保長期穩定客流的不二法門。
樂觀者則看好,認為是避開産品同質化競争的有效手段,是抵抗電商的有力武器。
業内稱,“電商是死水,顧客隻能看,購物商場是活水,有視覺上的沖擊與享受,可以觸摸。電商渠道重點放在了産品價格及支付便捷上,購物商場可以揚長避短,在商業室外化上營造空間感與設計感,突破同質化的鋼筋水泥空間,做個有故事、有主題、有格調與情懷的室内主題商業,增強顧客粘性,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從告别街鋪時代,擁抱購物中心,向集中式商業發展,再到開辟室内主題街區,批發市場在迎合消費者口味的變化。過去躺着賺錢的暴利時代已經不複返,商業地産要跳出傳統的‘包租婆’思維,針對商業空間做主題化設計和針對性的客群運營。”鄭永理說。
怎麼跳出窠臼?
鄭永理認為,主題商業街區是導客利器,能将體驗和社交屬性最大化,不僅傳達了豐富的産品信息,還營造出充滿情趣和時尚感的人文環境,滿足消費者升級化的心理需求。顧客需要的不是一個生冷而無味的交易場所,而是需要一個更有溫度、多樣化、多元化,能夠寄托心靈深處情感層次需求的場所。
主題街區能帶來多大改變?時間會給予答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