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件績效制,又稱計量制工資。計量制工資是針對公司操作類員工制定的,由于操作類員工的工作成果可以直接體現出來,又易于計量,所以根據其工作量來确定員工的工資。
1.實行計件工資的條件
(1)工作物等級。即根據工作要求的技術複雜程度,确定從事該項工作的員工應該達到的等級。
(2)勞動定額。在一定生産條件下,員工應該完成的合格産品的數量或完成既定數量産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3)計件單價。以工作物等級和勞動定額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單位産品的工資。
2.計件工資的工資結構
月工資=崗位工資×工時完成率×品質系數 技能工資 崗位津貼
(1)崗位工資。
(2)技能工資。員工按照崗位等級考核所獲得的技能等級收入,是對員工在崗位上表現出來的特殊技能的認可。
(3)崗位津貼。對特殊崗位和基層管理者責任給予的津貼,體現對特殊工種或者特殊的工作環境的經濟補償。
(4)工時完成率。是指員工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和該規定工作量的比值,用于考核員工的勞動生産效率,并作為員工取得标準崗位工資的依據。
(5)品質系數。品質系數是以一定的産品質量或操作标準作為衡量尺度,其基準值為1。
3.計件工資制的優缺點
(1)優點
①鼓勵員工大幅度提高并發揮自己的潛能。
②有助于生産技術的進步。員工為了生産更多、更好的産品,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會進行生産技術的不斷改良。
③便于進行目标管理,減少管理成本。
(2)缺點
①易導緻或加深企業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摩擦;
②員工為獲得較多收入過度工作,有可能損害身心健康;
③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可能較差。
計件工資雖然是刺激性很強的工資,但它畢竟隻是工資形式演變過程中的初級形式,随着科學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應用會越來越少。
溫馨提示:
1. 績效管理的方法很多,績效工資的計算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5種方法:計件績效制、計時績效制、傭金績效制、目标績效制、其他績效方法:如年薪制。
2. 計件工資:把勞動者生産的産品量與收入直接挂鈎的工資形式。計件工資簡單易行,容易操作,且激勵明顯,有利于提高産量。
3. 采用計件制,需要有一個基礎前提,就是對每件産品的勞動生産率進行事先測算。測算的精确程度對勞動生産率的确定非常重要,測算不準确對員工和企業都是很不公平的,所以一定要掌握産品的标準生産時間。
4.計件制短期内能夠提高效益,但是應當慎重使用這種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