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極速傑說》,我們講了如何降擋補油。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馬力大還是扭矩大,加速更快呢?
扭矩是一個力的單位,它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特殊的力矩。常用扭矩的計算公式是:施加的力(F)乘以力臂長度(L)等于扭矩(T)。
發動機透過燃燒,把化學能轉化成動能,推動活塞,再透過曲軸轉化為圓周運動,通過飛輪輸出的力即為發動機扭矩。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扭矩越大,發動機的力越大。
雖然馬力有個“力”字,但它不是力的單位,而是功率單位,做功就是在一定時間内産生的能量。
發動機除了扭力以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參數,那就是轉速。在相同的時間裡,用相同的力轉動的次數越多,那麼它産的能量就越多。這也就是轉速越高,馬力更大的原因。
所以扭矩跟馬力是相關的,他們之間也有一個計算的公式:
有些車扭力大,但轉速低,所以它的馬力不一定大;反而有一些小扭力、高轉速的車,馬力會更大。由此可見力大,但輸出的總能量不一定是大的,所以扭矩大,跑得不一定快,加速還是得看馬力,做功越多,跑得越遠。
馬力和扭矩并不是發動機的恒定參數,我們描述一個發動機通常都用最大扭矩與最大馬力來描述,隻有在特定轉速下,一個發動機才能達到最大馬力與最大扭矩。
扭矩大加速快的謠言,是因為大扭矩的車在較低的轉速即可輸出較大馬力,所以主觀的提速就會更快。
反之,如果是小扭矩而馬力更大,它要去到很高的轉速才能達到相同的加速效果。就像是摩托車,它一般是要達到8、9千轉,甚至是萬轉才是它馬力最大的時候,所以在2000-3000轉的時候,會覺得這種車特别沒勁。
解釋這個問題,最好是對比渦輪車和自然吸氣車,你會發現最大馬力是一樣的話,渦輪車的提速往往比自然吸氣的車更快,它們的扭力輸出特性是不同的。
渦輪車很低的轉速,它的扭力就能達到峰值,但是自然吸氣的車需要去到較高的轉速,它的扭力才能達到峰值。
在扭力達到峰值之後,它的馬力會漲得特别快,這也就是渦輪車的推背感會比自然吸氣的車更強的原因。
渦輪增壓車
而電動車,最開始輸出的就是最大扭矩,所以在前段加速特别迅猛,但是由于電動車輸出的特性,它到達越高轉,它的扭力就會衰減了,所以後半段的馬力會上升的特别慢。這也就是電動車到高速之後加速越來越慢的原因。
我們以自然吸氣的車為例,我們來看馬力和扭矩的混合圖。我們應該在馬力較大的時候換擋。
但這其實涉及齒比的問題,手動擋那期我們講過,在低擋位的時候,扭矩會被放大。這也是為什麼在同樣馬力的情況下,我們情願用一個更低的擋位來加速,因為輸出到車輪的力是會被放大的,所以我們應該盡量晚去換擋。
但是我之所以教大家在最大馬力和最大扭矩中間的位置換擋呢,因為發動機達到高轉的時候,它最後會受一個進排氣的影響或者是發動機的運轉阻力,在過了最大馬力轉速之後,馬力就會往下降,而且很快就會斷油,操作不當,其實也損失了時間。
所以我之前說7200幹它并不是我自己的換擋時機,一般來說6600轉-6800轉幹它才是開86的最佳方式
好啦,本周的節目就到這裡結束。極速傑說每周四更新!下周四約定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