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滴滴調價的動态

滴滴調價的動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7:43:44

你是否也有過相同裡程,不同場景下,打車費用不同的經曆?本文以“滴滴”為例,剖析在高峰期與雨雪天氣兩大典型場景中,APP “動态調價”與“排隊等候”功能背後的本質原因。每個産品功能的背後都蘊藏着産品經理的深刻洞察與思考。推薦産品人們閱讀交流~

滴滴調價的動态(動态調價與排隊等候)1

經常打車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同樣裡程下,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間點下打車費存在差異?(大數據殺熟策略咱不知有無,不亂說,也不研究)

在一些雨雪、打車高峰期打車費不僅平時貴還不一定能打到車,有時候還需要排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滴滴調價的動态(動态調價與排隊等候)2

如圖我們可以看見滴滴通過加價調度車輛或者選擇排隊等候。

功能是為了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提及需求必定要有場景,提到打車必提兩個高頻場景

我們來看下“打工人上下班高峰期和雨雪天氣”這兩個典型場景下都會産生什麼問題

1. 上下班高峰期

  • 同一時間/地點打車人數迅速增多導緻對車輛需求瞬間增大。
  • 上下班道路車輛非常多,有的地方還限行,導緻道路擁堵,導緻司機無法或不願意去需求熱區(很多人集中打車地方,比如CBD)。

2. 雨雪天氣

  • 平時能騎車或者能步行的用戶在這樣的場景内也會轉化為叫車用戶,用車需求暴漲。
  • 雨雪天氣導緻路況較差,司機消化訂單能力降低,部分司機可能因為雨雪天氣選擇休息。

往深看一下,造成打不到車的原因是——供需失衡。

滴滴是很典型的雙邊平台,供給方為司機,需求方為用戶,在某些場景下需求方會瞬間增多,供給方數量是一定的偶爾還會減少,必然導緻了供需失衡。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圍繞“供需平衡”這個點出發。

一、如何才能“供需平衡”

有三個方向可以努力:提高供給(更多的司機)、減少需求(提高價格等)、提高運轉效率。

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顯然不是短期能解決了,成不了當下最優解,剩下的方案就是“動态調價”,即通過價格來平衡供給。

  • 需求方:提高價格,來抑制打車需求,價格敏感型用戶此時就會放棄打車;價格不敏感用戶可通過高價來享受服務。
  • 供給方(司機):提高價格,來提高司機的收入,讓司機獲得比預期更好的收益來調動司機的積極性。

這樣的策略看似解決了問題,用戶和司機都可以基于價格和價值進行權衡,當價格符合雙方價值預期便能夠達成交易,然而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會帶來新的問題“動态調價”落地上線後,發現在極端場景下價格會高的離譜,超出了感性人可接受範圍,并且暴露出了其他的問題——

  • 通過價格上調是“抑制需求”,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滿足需求。
  • 把選擇權全權交給用戶,通過競價,價格會高的離譜,司機伺價而動,雙方都在博弈,增加交易成本。
  • 議價乘客和司機人數并未增多,運力供給并未大量提升,仍舊是部分司機滿足部分乘客需求。
  • 調價後依舊會有無法出行的情況,反而導緻大量因“調價”而産生的投訴。

基于以上問題不得不再次回歸到問題的本質: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問題,而且是良性的匹配有溫度的匹配,想要做好匹配,先要明确用戶訴求,叫車用戶訴求是更快的打到車,“更快的的打到車”是比較模糊的,再向下拆分可拆解成三層含義——

  • 對自己什麼時候能打到車有預期。
  • 預期是否準确。
  • 相對于這個預期,在時間上能否做到更快。

做到做好以上三層,才是真正滿足了用戶打車的根本訴求。

第三層不是短時間内能解決了,因為它不僅受到地域、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還受到運力結構、更高級算法的影響,是一個“生态”性質的問題。所以當前場景下優先考慮第一第二層。

那麼如何讓用戶更加準确的時間預期呢?并且在預期時間内能夠打到車?

滴滴做了這樣的動作“排隊”

從模式本身分析,排隊模式比動态調價模式最大的價值點就是為用戶提供了明确的時間預期以及通過先進先出的隊列邏輯,保證了預期服務能夠有序達成。

二、排隊為什麼會成為當時最優解

1. 國民特性

排隊文化深入人心,不難發現生活中排隊的場景經常出現,排隊候車,排隊買食物,排隊核酸,排隊進電梯等等,這種場景太正常了,以至于我們的大腦本能的可以接受。

2. 先到先服務

排隊體現了相對公平,基于先到先服務原則,不僅會使得我們心理上的等待時間縮短,還會使等待的服務升值,進而再次縮短心理上的等待時間。

3. 明确性

明确性可以體現在“隊伍長度、逗留時間、等待時間”可以明确知道。

排隊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逗留的時長以及估計等待的時間(等待時間的準确程度依據平台算法)。

4. 及時性

及時性可以理解為及時反饋,體現在你能夠肉眼可見的看到排隊狀态的變化,從而進一步強化明确性。

根據以上思考同時兼顧公平與效率的權衡,滴滴最後确定了“排隊模式”作為供需緊張場景下的主要解決方案,輔以“動态調價”模式。

由此可見,每一個産品功能的背後都蘊藏着産品經理深刻的洞察與思考。

然而現實場景紛繁複雜,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遇不到的,即便這樣的策略組合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某些場景下,“排隊和調價”組合策略在兼顧公平的同時實際上是降低了效率,對于那些更“緊急”的需求應該優先滿足,就像所有車輛必須給救護車讓道,救護車可無視紅燈一樣,面對這樣的“緊急”,平台是無法去判斷緊急程度與緊急真假,給出最優解。

對于這個問題,你又會怎樣思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進而設計出什麼功能來滿足這樣的需求?

評論區,期待你的見解!

寫在最後——

内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删除

寫作的時候深感文字表達能力欠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書白,做過BD,做過運營,開過奶茶店,後轉型産品, 一個會做鹵味會做奶茶會做飯的産品和你一起,用産品和世界溝通。公衆号:陸書白

本文由 @書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