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國的治痔之策

我國的治痔之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0:41:08

“十人九痔”的說法,路人皆知,痔瘡真正是一個讓人抓狂的毛病,坐立不安,睡卧不甯,還不好意思開口跟别人說,可是傷了不少人的心!尤其在這個工作忙碌、生活緊張的時代,小小痔瘡的出現,更是一種雪上加霜的感覺!“痔”在,不自在!治“痔”高招在此,免除後“股”之憂!

我國的治痔之策(治痔高招在此)1

凡直腸末端與肛門處血湧瘀結,形成小肉突起者謂之痔,因痔核影響而有瘙癢、疼痛、出血,甚或脫出等症狀,統稱為痔瘡。因生于肛門内外的位置不同而有内痔、外痔、混合痔之分。

【病因病機】

1.風火燥熱

風火燥熱之邪結于直腸肛門,郁久腫脹熱痛或出血,而成痔瘡。

2.飲食不節

嗜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緻濕熱,成痔瘡。

3.其他

(1)久坐久立,負重遠行,妊産,長期便秘,七情郁結,氣機失宣,緻氣血瘀結于肛門,突起成痔。

(2)瀉利日久,房勞過度,出血日久,年老體弱,均可見中氣不足,固攝無力,氣虛下陷,緻肛門生痔。

【辨證】

1.内痔

位于齒線以上,常在大便時突出肛門口外,出現便血,血鮮紅,不與大便混合,肛門疼痛等症狀。如脫出的痔核未及時複位,易因嵌頓而發腫脹、潰爛、壞死,若長期反複痔出血,則可見面色無華、少氣乏力、脈細而弱。

2.外痔

位于齒線以下,一般無明顯症狀,平時自覺肛門部有異物感,并發炎症則有瘙癢、腫脹、灼痛等。

我國的治痔之策(治痔高招在此)2

3.混合痔

兼有内、外痔症狀。

【治療】

多取督脈和膀胱經腧穴。

治法:疏經散瘀。

處方:長強、會陰、次、承山、二白、大腸俞。

方義:長強、會陰、次,疏洩肛門部氣血瘀滞;承山清洩肛腸濕熱瘀滞;二白為治痔驗穴;大腸俞通經活絡,調理腸腑。内痔偏氣虛加足三裡、氣海;痔核脫出久不收加百會或氣海、神阙;外痔炎症嚴重者重灸承山;便秘加支溝;便血加脾俞、血海;濕重者加陰陵泉。

灸法:

(1)艾炷灸:每穴施灸3~5壯,每日1次。

(2)隔姜灸:姜片上置艾炷3~5壯灸之,神阙用隔鹽灸,每日1~2次。

(3)燈火灸:點燃已蘸植物油之燈心1根,迅速對準穴位一觸即離,便有“叭”的一聲爆響,此為1壯。本法亦稱明燈爆灸、明火直灸等。

【驗案舉例】

錢某,男,40歲,某機關幹部。于1976年患内痔,曾行2次手術治療,但術後半年又複發。診時發現肛周内9點及11點處有兩顆痔核,局部赤腫,充血較明顯。采用燈火灸治療。取穴:孔最、長強、次、二白。用燈火爆灸法,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壯。先後灸治21次,痔瘡完全消失,随訪11年未見複發。(《中國民間燈火灸療法》)

【古代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痔,會陰主之,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痔篡痛,飛揚、委中及承扶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久冷五痔,灸脊中百壯。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氣百壯,穴在脊窮骨上。”

《外台秘要》:“崔氏灸痔法:令疾者平坐解衣,以繩當脊大椎骨中,向下量至尾株骨尖頭訖,再折繩更從尾株尖頭向上量,當繩頭正下,即點之。高虢州初灸至一百壯得差,後三年複發,又灸之便斷。”

《針灸資生經》:“灸痔法:痔若未深,尾闾骨下近谷道(肛門)灸一穴,七壯,大稱其驗。”

《針灸大成》:“灸腸風諸痔,十四椎下各開一寸,年深者最效。”

《丹溪心法》:“針灸痔,獨取足太陽。經雲,足太陽之脈所生病者,痔瘧,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蓋後世取承山穴者是也。”

《古今醫統大全》:“命門一穴,在脊中與臍相對,治五種痔病。又長強一穴,在尾骶上,随年壯灸之,治五痔便血最效。”

《類經圖翼》:“用生姜切片放痔痛處,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若有兩三個者,過三五日依前法逐一灸之。”

【本文摘自《中國灸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奇文主編 )。來源于由悅讀中醫(微信号ydzhongyi)。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編校發表,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若不想長胖,當先除濕痰

月經不調食療吃什麼好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