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其知音,千載其一
——《文心雕龍•知音第四十八》品讀
文\鐘百超
一、音實難知,知實難逢一位寫作者,即使創作了佳作,也未必有人賞析。劉勰發出了千古的喟歎,那就是“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找到知音可謂難上艱難,如果遇到知音,也是千載難逢的一次機會。
難道真是沒有知音嗎?非也。劉勰一針見血地指出:“夫古來知音,多賤同而思古。所謂‘日進前而不禦,遙聞聲而相思’也。”自古以來,作者喜歡在古代人中找知音,而輕視在同代人中找知音。即人們所說的,天天在眼前的并不任用,老遠聽到聲名卻不勝思慕。這種厚古薄今的傾向,是無法找到知音的。
“夫篇章雜沓,質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圓該。”文學作品繁雜,内容與形式交織而多樣化,欣賞評論者又常常各有偏愛,認識能力也不全面,這也無疑為尋找知音增加了困難。
二、圓照之象,務先博觀要成為文學批評家,應該具備什麼條件?“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閱喬嶽以形培,酌滄波以喻畎浍(quǎn kuaì)。”劉勰指出,隻有彈過千百個曲調的人才能懂得音樂,看過千百口寶劍的人才能懂得武器;所以全面評價作品的方法,就是必須廣泛地觀察。看了高峰就更明白小山,到過大海就更知道小溝,這是其一。
其二,還要一種博大的胸懷。“無私于輕重,不偏于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矣。”劉勰同時指出,作為一位評論家,不應該有私心或偏見,就像秤砣一樣公平,和鏡子一樣清楚。
文學批評應該遵循哪些标準,這是進行文學評論的基礎。“是以将閱文情,先标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行,則優劣見矣。”劉勰指出,要了解作品中的文辭與思想情感,先從六個方面去切入:第一是看作品采用什麼體裁,第二是看作品的遣詞造句,第三是看作品對前人的繼承與自己的創新,第四是看作品中表現的不同手法,第五是看作品用典的意義,第六是看作品的音節。這種觀察的方法如能實行,那麼,作品的好壞就可以鑒别出來了。
三、情動而辭發,披文以入情文學創作與欣賞,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思想與感情的碰撞。“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雖幽必顯。世遠莫見其面,觇(chān)文辄見其心。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劉勰指出,文學創作是作家内心思想和情感的活動,最終表現在作品之中;文學批評則是作品的文辭閱讀開始,進而體會作家的思想感情。從末流追溯到根源,即使思想感情表達得隐晦,最終也會彰顯出來。對年代久遠的作者,固然不能見面,但通過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不必難道擔心作品太深奧,隻怕自己見解太淺薄罷。
文學作品的賞析,關鍵在哪裡?“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況形之筆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則形無不分,心敏則理無不達。”劉勰以彈琴作比喻,他說,彈琴的人如果内心想到山和水,尚可在琴聲中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同樣,文章既然能用筆寫出來,其中的道理怎能隐藏?所以讀者内心對作品中道理的理解,就像眼睛能看清事物的外形一樣。眼睛明亮,沒有什麼外物形貌不能辨别;内心聰慧,就沒有什麼作品思路不能通曉。
而事實上,在文學作品的批評中,存在着種種不良現象。“然而俗監之迷者,深廢淺售,此莊周所以笑《折揚》,宋玉所以傷《白雪》也。”劉勰不無痛心地指出,腦子糊塗的世俗讀者,含意深刻的作品常被抛棄,思想淺薄的作品反而有市場。因此,莊周就譏笑人們隻愛聽庸俗的《折楊》,而宋玉也慨歎高雅的《白雪》不被人欣賞。
就算是屈原的作品,也難以獲得俗世的認可。“昔屈平有言:‘文質疏内,衆不知餘之異采。’見異唯知音耳。”劉勰引用屈原的話說:“我内心誠樸,而不善于表達,所以人們都不知道我的才華出衆。”能看到超群出衆才能的,隻有知音了。
“揚雄自稱:‘心好沉博絕麗之文。’其不事浮淺,亦可知矣。”劉勰也引用揚雄的話說,内心喜歡深沉淵博絕俗華麗的文章,而不喜歡創作淺薄的作品。
文學作品的解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享受閱讀的快樂呢?“夫唯深識鑒奧,必歡然内怿,譬春台之熙衆人,樂餌之止過客。”劉勰指出,隻要見解深刻獨到的讀者,才是作家的真正知音。好作品給讀者帶來的内心快樂,就好比春天登台縱目四望,使台上的衆人都感到和悅,就好比悅耳的音樂和可口的食物能留住過路的客人。
“蓋聞蘭為國香,服媚彌芬;書亦國華,玩繹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蘭花國花,喜愛而佩在身上,就感到更加芬芳;好作品也是國家的精華,要反複玩味和探究才能窮盡它的美。知音的讀者,還是盡情于優秀作品吧。
四、總結“洪鐘萬鈞,夔(kuí)曠所定。良書盈箧(qiè),妙鑒乃訂。流鄭淫人,無或失聽。獨有此律,不謬蹊徑。”三十萬斤重的大鐘,隻有古時樂師夔和師曠才能制定。滿箱子的好書,就依靠卓越的評論家來判斷。鄭國流蕩的音樂會使人走入歧途,千萬不要為它迷惑聽覺。惟有遵守評論的規則,才不緻于走錯道路。
本篇好句摘錄1、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2、夫古來知音,多賤同而思古。
3、日進前而不禦,遙聞聲而相思。
4、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5、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
6、閱喬嶽以形培塿,酌滄波以喻畎浍。
7、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雖幽必顯。
8、世遠莫見其面,觇文辄見其心。
9、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
10、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況形之筆端,理将焉匿?
11、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則形無不分,心敏則理無不達。
12、夫唯深識鑒奧,必歡然内怿,譬春台之熙衆人,樂餌之止過客。
13、蓋聞蘭為國香,服媚彌芬;書亦國華,玩繹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