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趕屍的傳說,與苗族是分不開的。相傳數千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軍在黃河邊與敵軍作戰。戰事結束後,部隊需要撤往後方,在擡走所有傷員後,戰場上留下了不少戰死的士兵屍體。蚩尤不忍将同胞屍首抛之荒野,但要将全部屍首擡走則人手不夠,因此央求随軍的軍師讓戰死者回歸故裡。軍師心生一計,讓蚩尤手持符節在前引路,自己施法讓戰場的屍體全都站起來,跟在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面,規規矩矩回到了家鄉。這就是趕屍的最早傳說。
湘西既有譽滿全球的張家界,也有神秘莫測的趕屍。
在趕屍人的專業術語中,并沒有“死屍”或“死人”的稱謂,死人稱為“喜神”(死人的諧音),每次趕屍,必須有兩具以上的屍體,不然就不叫趕,叫“背”,找一個膽大的把死人背回去就得了。待到有了兩具以上的屍體,到了傍晚,“先生”就開始作法了。設壇、點香,燒紙,對屍體如此這般的處理一下,便開始出發。他每搖一下鈴,手上繩子一緊,屍隊就向前走一步——慢慢的。他們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徑,“先生”算好了路程,待到差不多要天亮了的時候,總能找到一個專為趕屍人服務的小旅店,打尖休息。至于那幾個死人,也有停放的地方——這些小旅店無一例外向内開挺的、厚重、上黑漆的木質大門。這門背後,就是屍體靠站的地方。當地有忌諱小孩到門背後玩的習俗,應該就是源于此事。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着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年滿16歲,身高1.70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
所以,人死以後,屍體是不可能行走的,趕屍,也僅僅是趕屍匠背着碎屍為了客死異鄉的親人能落葉歸根,也給他們的親人一個安慰。
湘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但是湘西有一些邪術是外人所不知曉的,比如湘西趕屍、苗女放蠱,在高科技如此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再講這些似乎顯得有些荒唐,但是你不知道的有些事情确實存在過,隻不過是在你的認知之外,更多關注:張家界逍遙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