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含有糖類、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本草綱目》記載:“柿,高樹,大葉圓而光澤,四月開小花,黃白色,結實青綠色,八九月乃熟。”
柿子全身都是寶,各個部位都可入藥。
柿皮
柿皮是柿子沒有成熟的青色果皮。柿皮味甘、澀,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記載:“柿皮貼疔瘡無名腫毒。”将未成熟的柿子摘下,削取外果皮,貼敷在患處即可。
柿蒂
柿蒂是柿的宿存花萼,也就是通常說的“柿子把兒”。其味苦、澀,性平,歸胃經,具有降逆下氣、止呃的功能,柿蒂味苦降洩,專入胃經,善降胃氣而止呃逆,為止呃要藥。因其性平和,故凡胃氣上逆所緻各種呃逆均可應用。如《濟生方》中将柿蒂與丁香、生姜等同用,治胃寒呃逆。
柿葉
柿葉一般秋季采收。柿葉味苦、性寒,歸肺經。其具有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肺熱咳喘、肺氣脹、各種内出血、津傷口渴等。
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可取柿葉、茶葉各适量,用沸水沖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該茶飲可不拘時服,每日1~2劑,但要注意晚上不要喝,以免影響睡眠。
此外,柿葉還可以治療面部褐斑,方法是青嫩柿葉曬幹,研成細末,取50克與凡士林50克混合調勻,臨睡時塗搽于黃褐斑處,第二天早上洗去。一般連續使用15~30天,黃褐斑可慢慢消退。
柿花
柿花,顧名思義,是柿子樹的花。花落時采收,具有降逆和胃、解毒收斂的功效。其主要治療嘔吐、吞酸。《滇南本草》記載“(柿花)治一切嘔吐、吞酸流液”,可取3~6克,煎湯服用。柿花也可外用,“柿花曬幹為末,治痘瘡破爛搽之。”
柿餅霜
柿餅霜指的是柿餅外所生的白色粉霜。其味甘、性涼,歸心、肺、胃經。具有潤肺、止咳、生津利咽、止血的功效。主要治療肺熱燥咳、咽幹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等,還能治慢性氣管炎。遇幹咳喉痛可用柿霜溫水化服,每日2次分服。但因為柿餅霜性涼,所以風寒咳嗽者禁服。
建議大家适量食用柿子或柿餅,并且最好不要空腹吃。柿子和柿餅中都含有較多鞣酸,空腹或大量吃,會和纖維素、蛋白質等物質形成不溶于水的柿結石。柿結石會引起急性胃痛、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腸梗阻等症狀。如若腸胃功能本身存在病患,柿結石存留在胃裡長時間不能排出,會對胃黏膜産生刺激,導緻出現炎症、潰瘍等慢性損傷。
柿子或柿餅雖然好吃美味,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凡脾胃虛寒,痰濕内盛,外感風寒,脾虛洩瀉,或患有瘧疾等症的人群均不宜食用。《神農本草經疏》記載:“肺經無火,因客風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洩,腸胃虛脫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積及風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随息居飲食譜》記載:“凡中氣虛寒,痰濕内盛,外感風寒,胸腹痞悶,産後,病後,瀉痢,瘧,疝,痧、痘後皆忌之。”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