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睡皮 編輯/燕子 圖源/睡皮
大家平時在畫素描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顔色深不下去、顔色對比不強烈等問題。畫面的顔色總是顯得很灰,體現不出立體的效果。不管多使勁顔色就是重不下去,有時把紙都塗破了,依然沒有效果。這到底是為什麼了?究竟如何才能把顔色重下去了?接下來我們就一探究竟吧~
什麼樣的畫面是偏灰、偏髒的畫面呢?
畫面中這種暗部不暗,亮部不亮,顔色處于一個區别不大的狀态,畫面就會顯得灰;而亮面上色的時候筆觸太粗,灰面顔色磨得太多,整個亮部區域顔色就會顯得很髒。
這些問題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家沒有将畫面的“黑、白、灰”表達清楚。
要在白紙上畫出立體的圖形,需要我們加強明暗之間的顔色對比;通過強烈的光影營造立體的視覺效果。而快速表現出大的黑白灰關系是我們塑造的關鍵:
首先,我們找到所畫物體自身顔色最深的地方。用軟一點的鉛筆(8B、12B)排上調子,依次過渡灰面,留出并輕輕刻畫亮部,加上投影和背景。讓畫面先有一個基本的黑白灰,确定出最黑的地方,灰面的位置以及高光的分布。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找到物體的明暗交接線。
先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加深顔色并往暗部邊緣逐漸的過渡,運筆排線的力度越來越輕,讓暗部形成一個有深淺顔色變化的面。靠近明暗交界線的地方顔色就重一點,靠近投影的地方顔色就淺一點,然後通過壓深投影的顔色,襯托暗部的反光,讓這個暗部顔色更加透氣。
再回到明暗交界線,往亮部方向用4B、2B将顔色逐漸過渡,畫出灰面來,但物體的灰面不宜畫得過多,一多畫面就膩了;灰面塑造的标準就是顔色一定要比暗部淺,灰面顔色如果加深那暗部的顔色也要同時加深,始終要保持這兩個面的顔色區别。
接下來,就是對比一下整個暗部區域和背景顔色的深淺程度。如果暗部的顔色比背景深就将暗部邊緣的顔色壓重一點點,如果背景的顔色更深,那麼就像畫投影一樣,沿着物體的暗部邊緣疊色,加深背景的顔色;不管哪一種情況都要将暗部和背景的顔色區分開。
最後,我們有稍微硬一點的鉛筆(如2H、HB)排線将亮部表現一下,主要是将高光收攏,除了不鏽鋼和玻璃其他物體都是越靠近高光用的鉛筆越硬(HB、2H、4H),亮部刻畫時排線一定要細膩,可以刻意排幾組特别精準的線條加強物體的質感,這樣高光和亮部會顯得更白,從而就會襯得暗部的顔色更黑更深。
完成的物體黑白灰的塑造之後,最後看一看整個物體各邊線與背景顔色的深淺對比,還是通過加強區部的顔色對比,完善畫面整體的明暗對比。
總而言之,暗部的黑并不是獨立存在,是因為周邊的顔色都比它淺,于是乎,它就深了下去,如果與周圍的顔色區分不開,那即使将紙張揉破顔色依舊難深下去。所以,暗部疊色就是一邊畫一邊比較,不停的調整,才能始終确保暗部能重下去。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内容,敬請關注又畫公衆号和又畫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