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

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5:08:40

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哲理詩鑒賞高者未必賢)1

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的翻譯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白居易《澗底松》賞析

作者:趙鐵軍

白居易:《澗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圍,坐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曆曆天上種白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南新鄭。806年四月,進士及第,曆任左拾遺、京兆府戶部參軍、蘇州刺史、杭州刺史等職。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詩歌在日本有廣泛影響。1988年,日本中國文化顯彰會為白園捐立石碑,以紀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兩種文字書寫。

【賞析空間】

白居易擅長寫古風詩歌,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繼承和發展漢代民歌的傳統,使文人詩歌通俗化,普通百姓也能讀懂他的詩,喜歡他的詩。傳誦至今的新樂府詩歌《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是其代表作。《澗底松》也是一首新樂府詩歌。

白居易的《澗底松》作于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和三年,他由翰林學士轉任左拾遺,位雖不高,職在谏言。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阙必規,有違必谏,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病無不言”(引自《初授拾遺獻書》)。他不僅當面與憲宗皇帝直言和争論,還創作了大量諷谕詩,訴民疾苦,補察時政。正如他自己所說:“身是谏官,月請谏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阙。”《澗底松》就是這一時期所作的諷谕詩中五十首新樂府中的一篇。

《澗底松》的主題,仍是出身寒門的文人士大夫最關注的問題——人才的公正選拔和合理使用問題。在北魏和隋朝之前,曆代選拔官吏都實行世卿世祿制度,以推薦制度作補充。出身寒門的知識分子當官隻能通過貴族官僚的推薦,才能進入仕途。北魏和隋朝之後,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打開了寒門知識分子進入仕途的大門。但是,此後曆朝曆代在官吏選拔上,都實行了“雙軌制”,仍保留了貴族、高官的“蔭庇”制度,即貴族、高官的子弟可以不通過科舉考試而當官。《澗底松》就是諷喻和批評“蔭庇”制度的一首詩。

這首詩共十六句。前六句正面吟詠生長在山澗谷底的松樹,後十句緊扣澗底松抒寫感慨。

“有松百尺大十圍,坐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詩人在這四句詩中,以澗底松比喻懷才不遇的人才。詩人說,有一棵松樹高百尺、粗十圍,十分偉岸;可是它生長在深山澗底,這地方苦寒而且位置過于低下。更可惜,因為澗深山險連山路都沒有,這高大的松樹啊,到了枯死的時候也沒有見到有木匠來丈量它、采用它!很明顯這首詩明寫“澗底松”,實寫出身貧寒、地位卑微的人才,不被認識和選拔的不幸遭遇。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詩人繼續感歎澗底松不被發現和重用,是供求雙方“兩不知”。帝王要建造宮殿,正缺少做棟梁的木材,那澗底松就是棟梁之材啊,然而帝王不知有它的存在,而澗底松呢,也不知道帝王渴求棟梁。有誰能理解蒼天造物的用意呢?即然生育了澗底松這樣的棟梁之材,為什麼卻讓它生長在深山澗底無人來的地方呢?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這六句詩,詩人對世卿世祿制度提出質疑和批評。詩人列舉曆史典故,駁斥“上智下愚”的曆史成見。在漢武帝、漢宣帝朝的金日磾(dī)和張安世都封侯拜相,而且七世為朝臣,并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與其地位相匹配的賢才,而是得益于貴族世襲制度的延續——“蔭庇”制度。金日磾是匈奴王的太子,歸順漢朝後受到漢武帝的重用,封侯爵,其子孫世代享受蔭庇;張安世的父親張湯是漢武帝的親信大臣,張安世享受蔭庇待遇在朝當官,平步青雲,位居相職,而且後世子孫繼續享受蔭庇待遇。金、張兩家子孫世襲官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才結束。就此,詩人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些高官佩戴的貂蟬冠帶,與披在牛身上的蓑衣,雖然高下懸殊,但是高者未必賢良,下者未必愚昧。詩人對“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觀念,予以大膽否定,實在難能可貴。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曆曆天上種白榆。”在尾聯,詩人進一步對封建等級制度提出質疑。詩人以天上白榆星和海中珊瑚樹做比喻,得出結論:高者未必高貴;低者未必低賤。詩人說,你難道沒看見價值連城的珊瑚樹,就生在海底嗎?你不知道那普普通通的白榆樹,也分明生長在高高的天街之上嗎?白榆星,就是天上樹。這是高者居下,卑者居上的例證啊!有了結尾這兩句詩,詩意更加隽永,耐人回味。

白居易這首詩,有别于其他文人士大夫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歎,而是石破天驚地批評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閃耀出平等思想的光輝!這是非常可貴的。古代封建社會,不論中外都是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階級固化現象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對此提出異議或批評都是離經叛道的思想。不僅如此,“上智下愚”的傳統觀念深入人們的思想骨髓,也為等級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礎和哲學依據。在世界史上,中國自隋唐之後就開始推行科舉制度,在制度層面打破世卿世祿制度的束縛,注重從寒門階層中選拔官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階級固化現象的弊端。當然,封建貴族不可能放棄本階層的特權,仍然長期保留了“蔭庇”制度。但科舉制度的出現,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早于西方社會出現平等思想的原因。那種認為,中國封建社會沒有産生自由平等思想的觀點是錯誤的。李白的《夢遊天姥吟離别》呼喚自由精神,白居易的《澗底松》則強烈地表現平等意識。盡管他們的自由平等思想還處于萌芽狀态,還沒有形成思想體系,但這也非常了不起了!白居易更可貴的地方是質疑“上智下愚”的傳統觀念,指出上層階級中的人未必賢良智慧,下層階級的人未必愚昧、冥頑不靈。人是平等的,不僅地位平等,人格平等,智慧也是平等的。

【拓展閱讀】

《澗底松》一詩的命名及寓意,出自西晉詩人左思《詠史·之二》“郁郁澗底松”詩句而來。左思以“澗底松”為物象,寫了一首詩,全文如下:“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陰此百尺條。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全詩大意是,那郁郁蔥蔥的松柏,生長在山谷下面;那無名的野草卻繁茂地生長在山岡之上。那一寸長的小草,遮蓋了松柏的偉岸。那些出身豪門貴族的子弟,占據着高位,把握着權柄;而那些出身寒門的俊傑,卻寄人籬下,窮愁潦倒。這正如那谷底的青松與山巅的小草,是地勢不同所制造,這種狀況由來已早。君不見,那漢代的金日磾、張安世兩家,子孫世代都高官厚祿,而那才華蓋世的馮唐,頭發已白,卻還在等待朝廷下诏。詩中提及的馮唐是西漢人,曾經在文帝、景帝朝被舉薦為官,但因直言進谏不久就被罷官,到漢武帝時,有人再次舉薦馮唐,可惜他已經年逾古稀了。

這首詩與《澗底松》的主題近似。都以深山澗谷中的青松為物象,比喻出身卑微的人才不被賞識和使用,埋沒在民間,老死在民間;而有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卻是“草包”。這首詩用比興的筆法,把“澗底松”象征出身寒門的人才,卻不被發現和重用;“山上草”象征出身豪門的貴族子弟,諷刺這些“草包”身居高位,世代高官。這種政治現象極不合理。根源在于貴族世襲制度。這個制度起自西周,後代逐漸演變為門閥士族制度、九品中正制度、蔭庇制度等。詩人左思批評世襲制度埋沒人才,不僅埋沒人才,而且貴族豪門家庭世襲高官的“草包”們,無德無才,讓他們治國有害于江山社稷。這首詩的哲理内涵不如白居易《澗底松》詩深刻,因為白詩提出了平等思想,對“上智下愚”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

【注釋】

1、工度之:工,詩中指建築工匠,即木匠;度,丈量,詩中指木匠選擇木材。古時諺語:“山有木,工則度之。”意為工匠善于選擇美材,此喻用人善選良才。2、金張:“金”指金日磾(dī),降漢的匈奴休屠部太子,漢武帝病重時輔佐太子劉弗陵,封為秺(dù )縣侯;“張”指張安世,漢武帝朝尚書令,封富平縣侯。金、張兩家人依靠祖上的遺業,子孫七代做高官。3、世祿,指西周以來實行的世卿世祿制度,貴族世家子弟不需科舉考試而代代繼承祖先的爵位或官職。4、原憲:孔子學生子思,春秋末年宋國商丘人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創儒家子思學派。5、牛衣:供牛禦寒用的披蓋物。如蓑衣之類。6、貂蟬:貂尾和附蟬,皇帝身邊的大臣,如侍中、常侍等的冠飾。7白榆:榆樹樹種之一,産于北溫帶,多用于城鎮街道綠化;中國古代的星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