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貝殼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如果我們去海邊玩,在沙灘邊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貝殼,小的大的,顔色鮮豔的、白色的,還有破碎的不成樣子的。有扇形的、螺形,總之千般形态。我想,我們去海邊的話,總會踩着沙灘,撿一堆貝殼,作為大海的禮物,送給自己的朋友、親人、愛人等。當你拿着一個貝殼的時候,你有在思考什麼嗎?
沙灘上的貝殼(來源:視覺中國)
貝殼,顧名思義,貝類的外殼(字面意思)。貝殼是生活在水邊軟體動物的外殼,由軟體動物的一種特殊腺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其是一種保護柔軟身體的鈣化物,具有比較獨特的多尺度、多級層“磚-泥”組裝結構。貝殼主要由95%左右的CaCO₃和5%左右的有機質組成。這95%主要為無機相,為方解石、文石等。
鹦鹉螺内部(來源:視覺中國)
方解石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在這裡簡單地介紹下:方解石是一種碳酸鈣礦物,是最常見的天然碳酸鈣礦物,方解石的晶形有多種,粒狀、塊狀、纖維狀等等。其顔色多為無色透明,三方晶系,三組極完全解理,玻璃光澤,摩氏硬度表中硬度為3。方解石作為海洋中最為常見的組成礦物,被創造于各個角落,珊瑚造礁有了它,軟體動物造殼也有了它。
塊狀方解石(來源:金投網)
在說貝殼的事,怎麼扯了到礦物上去了,咱們思緒回來一下。
說起貝殼就不得不說關于貝殼的古早用處,學過中學曆史的都應該清楚,關于人類貨币的發展和起源。早在四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代,貨币就已經登上了曆史的舞台,這個時候人們經常把齒貝用線繩連在一起,系在腰間充當物資交換的媒介,這種最早出現的貨币叫貝币(Baby?哈哈哈)。也就是說,古早時候的貝殼是錢錢,和毛爺爺一個地位的。特别齒貝比較稀少,所以有充當貨币的優勢。貝殼真是又漂亮又有價值!
春秋玉貝币(來源:西泠印社)
再往古早了說,海洋軟體動物類(如貝類)的曆史要遠遠早于人類的曆史,其遠祖可以追溯到寒武紀時期的小殼動物群。這時候你應該可以明白了,貝殼的第二個作用--化石。通過對貝殼化石等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軟體動物的演化曆史,為生命演化提供清晰的過度線。關于小殼動物群,這又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生物群,這就不再展開了,隻要知道,小殼動物群是貝類的遠祖就行。
華北小殼化石(來源:中國科普網)
貝殼的作用說完了,啊不對,貝殼裡的肉也挺好吃的,什麼生蚝啊、贻貝啊(流口水了),打住打住,就不讨論吃的了。
美味的生蚝(來源:視覺中國)
應該讨論的是,貝殼為啥在海裡多,涉及到這個,我們就得先讨論到海水裡的元素分布,常量元素有Cl、Na、Mg、S、Ca、K、Br、C、Sr、B、F和Si等十二種元素。當然了,還得考慮水,也就是H和O。我們知道,通過這些元素,比較穩定的固态化合物組成那就是碳酸鈣了(CaCO₃)。那麼軟體動物能夠利用的元素,包括最堅固的建造材料,也就是碳酸鈣,這是由其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美麗的海洋(來源:筆者于海南拍攝)
拓展至岩石層面,海相岩石最為常見的就是灰岩,其中含化石的灰岩、竹葉狀灰岩等等,都代表了一種典型的海相沉積。灰岩還有另外一種比較特殊的類型,那就是生物灰岩,包括生物骨架灰岩和生物介殼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多為礁灰岩,生物造礁形成的灰岩,此類灰岩多孔隙,容易形成良好的油藏。生物介殼灰岩,是介殼碎屑含量較多的灰岩,前段時間的有一則微博《貴陽機場廁所洗手台布滿化石》登上熱搜,事件的主角就是介殼灰岩,化石經鑒定,是志留紀的五房貝。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不是說化石都一定得保護起來,是某些化石可以有其他用途,觀賞收藏等。
貴陽機場廁所的化石(來源:四川觀察)
這裡關于貝殼還有個非常勵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海爾特·弗爾邁伊(Geerat J. Vermeij),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擔任地質學教授。這是一個自4歲起就完全失明的盲人科學家,他用雙手代替了眼睛,研究了貝類、植物、螃蟹、海洋哺乳類等等,出版了6本書,發表了近280篇研究論文。在攻讀研究生時,更是通過手識貝殼順利進入了耶魯大學。你以為他隻會紙上談兵嗎?并不是,幹地質和生物的哪個不出野外?常年出野外,更是難免一身傷痛。1993年他的第一部著作《貝殼的自然史》初版,他與貝類就像伯牙與子期,個中奧秘,‘拿手好戲’。關于他的故事,具體的大家可以自己搜搜看。
弗爾邁伊和他的貝殼(圖源:果殼)
所以又好吃(裡面的肉肉)、又好看、又好玩、又有科研價值的貝殼,你愛了嗎?
轉載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來源:石頭科普工作室
編輯:雲開葉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