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幾乎都有神一樣的的存在,在中國的鋼琴界也不例外,不過我們大多數人熟知的中國世界級鋼琴界的ICON隻有朗朗和李雲迪二劍客,另一位被譽為“莫紮特第二”的天才鋼琴家沈文裕卻鮮為人知。不過相比其他兩位鋼琴家,沈文裕的琴技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紐約時報》曾評價三人道:“如果李雲迪是抒情式的天才,朗朗則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沈文裕則是冷靜哲學家式的天才。”
“潛水”的日子在好好沉澱
鮮為人知的沈文裕,琴技卻讓人歎為觀止。他能舉重若輕地征服任何最高鋼琴技術難題,對音樂的理解更具内省似的直覺。他默默付出,專心緻學,在國際舞台上為國争光,奪獎無數,他為人低調但其鋼琴技藝和藝術水準卻毫不遜色。霍爾維茵先生(德國職業古典音樂樂評人)贊其言:“我手裡有全世界六十幾個著名鋼琴家的拉三演奏版本,但沈文裕演奏的版本是最有朝氣和特色的版本!”由此可見沈文裕的鋼琴水準。
名副其實的天才鋼琴家
天才之稱何來?8歲能夠演奏莫紮特的全部鋼琴鳴奏曲目,10歲能演奏肖邦的第一和第二協奏曲,是伊麗莎白王後國際鋼琴大賽最年輕的獲獎者,18歲便憑借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一舉摘下了蜚聲世界的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音樂周報》稱贊:沈文裕的頭腦簡直像一台精密的計算器,十九萬多個音符能梳理得如此清晰。在同齡人尚未接觸樂器時,沈文裕已經能靠一己之力成功開展個人演唱會,沈文名副其實的為鋼琴而生,是鋼琴界的神話。
高質量高速度的輸出
11歲移居德國,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國立音樂大學師從豪爾教授,期間參加過許許多多的國際大賽,演奏過許多極富挑戰力的曲目。舞台似乎就是為他而開,從容、自信,再複雜的曲目(如拉赫瑪尼諾夫第三協奏曲)在他手中就像是一條魚輕快而靈活被演繹出來。除此,他的舞台不僅在國外,05年回國後,其演出軌迹已經踏遍了北上廣深等一百多個大中小城市,共三百多場演出,令觀衆熱血沸騰回味無窮。
處于大數據時代的人們,難免有些浮躁,快時代也在無形中增添了我們的壓力,而音樂便是我們最好的治愈。“偶裕”2021沈文裕鋼琴獨奏音樂會天津專場,給你不一樣的體驗,據了解,屆時在演出現場,沈文裕還将和老師、琴童同台演奏,對于鋼琴從業者、學習者而言,與大師同台的難得良機,絕對不容錯過。感受“大家風範”在音樂中沉醉,讓你我在天津慢下來偶遇。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