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養殖青蛙和黑魚

怎樣養殖青蛙和黑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10:54:57
青蛙又名田雞,有的地方稱水雞,是黑斑蛙、虎紋蛙、和金線蛙的統稱。在分類上屬于兩栖綱,無尾目,蛙科,均為我國常見的蛙類。  青蛙肉質細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質含量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人工養殖青蛙不僅技術簡單,而且經濟收益快。

  

怎樣養殖青蛙和黑魚(農家青蛙田雞如何養殖)1

一、形态特征

  黑斑蛙體分頭、軀幹和四肢三部分,成體無尾,體長約8厘米、頭扁而寬,略呈三角形,眼圓而突出, 兩眼後方各有一明顯的圓形鼓膜,鼻孔小,口寬闊,吻部尖,舌扁平分叉,并能翻出。皮膚較光滑,有一對背側褶及短膚褶,軀體短而闊,背部黃綠、深綠或帶灰棕色, 斑, 腹面白色。前肢較粗短,有四趾,無躞,後肢肌肉發達,有五趾,趾間有躞。雄蛙口角兩旁有一對外聲囊,前肢第一脂内側有婚墊,生殖季節更為明顯。

  黑斑蛙與虎紋蛙的區别是虎紋蛙體型較大,體長10厘米以上,背部黃綠棕色斑紋,後腿有橫斑,趾間全躞。金線蛙體長約5厘米,背面綠色或橄榄綠色, 有兩條棕黃色的背側褶。大腿後面具有一條黃色和一條明顯白色縱紋。

  二、生活習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溝小河的岸邊草叢及稻田中,捕食昆蟲,主要是農業害蟲,成體營水陸兩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叢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來活動。蛙在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鑽入水邊或泥土中進行冬眠,翌年春季(長江流域3月上旬)出墊活動,一般4~7 月份進行繁殖。雌蛙一次可産卵34個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長到了一定程度開始變态。

  三、養殖池的建造

  青蛙養殖池分為産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選擇既潮濕又溫暖避陽的地方,以長形水泥池或土池為宜。野外大池4×6米為一單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為宜,池深一般1米,設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須設有遮蔭闆。一般每平方米可飼養40隻成蛙。青蛙養殖池采用土池、磚池、稻田均可,關鍵在于防逃。有條件者可砌磚圍牆,亦可網圍,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

  水中央或向陽的一邊堆成土堆供青蛙陸上栖息地,而且約占全污的1/3。土堆上種植青草或農作物。 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隻留少量陸地面積,供變态後的幼蛙登陸。蝌蚪池以水泥池為好,池壁坡度宜緩,以供蝌蚪栖息。

  四、飼養管理

  (一)蝌蚪的飼養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後養育孵化,出膜後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 每平方米水面放養600~800尾。蝌蚪孵出後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 蝌蚪需經一周飼養後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後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後,改用豆漿、 麥麸、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台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蝌蚪的管理:當發現池水中有氣泡或水質有腐臭味時要立即換新水,一般每3天換一次,天氣幹旱多日, 連續高溫時,每2天換一次水。

  變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後70天左右變成為幼蛙。蝌蚪從出現前肢到完全變态的這一階段時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給,靠肺呼吸空氣,并開始躍出水面登陸栖息,當有 90%以上蝌蚪變為幼蛙時,即可移入幼蛙池飼養。

  (二)幼蛙的飼養管理

  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隻的密度,圈養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餌料台,池内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誘餌馴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 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後逐日加大比例,10 天後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 昆蟲、蠍牛和泥鳅等;“死餌”是指蠶蛹幹、動物内髒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後過渡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後,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 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幹淨和富有營養。

  篩選分級與分養:幼蛙馴養20~30天時,應放幹池水,并将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隻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采用飼餌、室内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将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進行小型養殖産量極高,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隻,一般從孵化到成蛙,隻需5個月時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