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陸遊入蜀路線

陸遊入蜀路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06

陸遊在四川(14)|陸遊入川②:實地考察建康府要塞,夢想着能遷都建康

夏去秋來,不覺間進入九月中旬,陸遊一家乘船來到了荊沙地區,即今湖北荊州市長湖一帶,當時叫江陵府。

荊州的名字源于《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因原境内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荊是古代楚國的别稱,因楚國曾建國于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曆為江陵府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荊沙是長江在荊楚的水陸要沖地帶,長江一過荊沙,河道就會變窄,水勢也會湍急起來,必須要換乘帶大帆和纖繩的大船才行,所以南船北馬都要在這裡轉換。

陸遊入蜀路線(陸遊在四川15)1

長江上的大船(資料圖片)

因為等船,陸遊在荊沙待了10天

九月十七日,日落山頭後,陸遊一行把行李搬到船主、嘉州人趙清的大船上。這艘大船就是要過長江峽谷的船,但正在維修,所以要等待一些時日,待船修好後,擇吉日再出發。這一等,就是10天時間,不過,陸遊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在荊沙好好轉悠一下。

十八日,陸遊拜見了江陵府知府、資政殿學士劉珙,見到了江陵府通判、右奉議郎權嗣衍和左宣教郎陳孺。

十九日,天氣極其寒冷,猶如隆冬。陸遊出城遊玩,一路上,滿目都是枯黃的茅草,極盡凋敝。每隔10多裡,才見到數戶人家的村落。在路上,陸遊還遇到數十人騎着馬打獵,馬鞍上系着所獲的狐狸、野兔。經人解釋,才知這些人是駐守在襄陽城的官兵。

二十日,陸遊來到碼頭,觀看維修将要乘坐的大船情況。隻見船工把船上的桅杆放倒下來,“立艣牀。”艣,亦作艪,一種比槳大的劃船工具;牀,同“床”。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船工解釋說,大船進入長江峽谷後,将不再張開船帆,隻用艣和“百丈”了。百丈,即牽船的篾纜,也就是俗稱的纖繩。百丈是用巨大的竹子分為4塊後扭纏而成,有人的手臂那麼粗。陸遊将乘坐的這艘大船,“用艣六枝,百丈兩車。”讓陸遊大開了眼界。

見識到當地不同尋常的水上生活

這一路行來,真的是讓陸遊開了眼界。八月十四日,他就曾經在長江上見識到了當地人不同尋常的水上生活。

他看到一個巨大的木筏,“廣十餘丈,長五十餘丈。”一丈即3米,折算下來,這個木筏長150多米、寬30多米,差不多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了。

更讓陸遊感到驚奇的是,木筏上住有三四十戶人家,“妻子雞犬臼碓皆具,中為阡陌相往來,亦有神祠。”真是前所未見的稀奇事啊!

船工見陸遊如此稀罕,笑着說,這都算是小的咯!大的還可在筏上鋪上土種植蔬菜或開酒館,不過不能開進小水灣,隻能在大江中行駛。

在荊沙期間,陸遊寫了《哀郢二首》詩:“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争強。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自古著羁臣。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兩首詩表達了對楚國舊都的慨歎和對屈原的思慕,其實更是借此表達了對南宋王朝喪失國土的痛惜,對屈膝苟安、腐敗昏聩的朝廷的怨憤。

見證底層人民的生存多艱

二十六日,船修好了,船工帶着酒和豬肉,去江渎廟祭祀。第二天,是開船的日子。船工解開纜繩,“擊鼓鳴艣”,船工一起大聲呐喊,岸邊看熱鬧的圍得個裡三層外三層,就像一堵牆一樣,極大地震撼了陸遊。

不過,船剛開出一天,就發生了一件事。

二十八日,大船停泊在方城。船主趙清最初讓嘉州人王百一做掌舵的梢公,相當于現在的大副。掌舵的梢公是個好差事,每次祭神後,供神的肉分發給衆人,他得到的是别人的兩倍。

結果不知怎麼回事,趙清卻讓自己親信的程小八頂替王百一做了掌舵梢公。王百一丢了好差事,心裡很不高興,又不願離去,一時想不開,竟然發起狂來,跳進了湍急的江水裡。

陸遊見狀,急忙叫人去救。追了一裡多,王百一3次沉入水中又3次冒了出來,最終被救了上來。陸遊很是感慨,因為丢了一個差事,就去尋死,底層人民的生存多艱,由此可見一斑。

黃勇/文

【下期關注】

請看“陸遊在四川(1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