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每一個行業都具有專屬的行規或者行話,翡翠行業也不例外。
看起來短小簡練的行話,卻凝結了幾輩翡翠人的經驗。
如果不了解這些行話,就很容易暴露出“小白”身份,從而在交易的時候陷入被動狀态。

而軒哥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行話,就是翡翠界的“四大樁”,分别是厚樁、正樁、怪樁、對樁。
這4個名詞在翡翠市場中的出現率極高,其中厚樁、正樁、怪樁主要指代翡翠器型的不同特點。

厚樁
重點在于一個“厚”上,指的是厚實度。
通常來說,翡翠上下兩個平面的距離達到8毫米時,可稱為厚樁。

像上面這件帝王綠「大」方牌,出自于2011北京藝融國際秋拍上,具有極其難得的厚實度。
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45厘米,并且不偏色不騙韻,整體以厚重醇正取勝。
再加上深邃濃郁的帝王綠,實乃世間罕見臻品。
最後的成交價直接飙升到了驚人的1億350萬RMB,同時也是翡翠無事牌迄今為止的最高拍賣紀錄。

指的注意是,厚實度并不單單隻是厚,還得實。
這裡的“實”,跟翡翠的工藝有關。
如果一件翡翠采用了镂空雕刻的手法,那麼即使厚度達到了8毫米,也不能稱之為厚實了。
一般來說,厚樁翡翠的價值要比其它類型的翡翠貴上不少。
因為它對所用原材料的要求很高,重量也會比尋常翡翠重,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正樁
代表器型端正的意思,大多運用在翡翠手镯上,講究最終的協調統一性。
而一隻翡翠手镯是否正樁,需要從内外徑、寬度、厚度等方面判斷。
如果這幾個方面都統一協調,便可以稱之為正樁。

相反如果有任何一方面出現異常,則不能稱之為正樁。
比如說一隻手镯的邊框明明很細很纖薄,但直徑卻開得很大,顯然很不協調。
像這隻手镯在品相上已然遜色了不少,因此價值通常也要比正樁翡翠低不少。

怪樁
覆蓋各種“奇形怪狀”的翡翠,要不就是雕刻造型奇特,要不就是皮色出乎意料。
隻要是具有獨特之處、有味道的翡翠,都可以稱為怪樁翡翠。

而關于怪樁翡翠的喜好,兩極分化情況極為嚴重。
有些翠友覺得太過“畸形”,看都不想看一眼;另一部分翠友卻獨愛這種怪樁翡翠,畢生都在尋找。

對樁
在挑選翡翠的過程中,翡翠商常會問:“這件翡翠是否對樁?”
意思其實是:“這件翡翠是否合您的眼緣?”
買家如果回:“對樁”,代表滿意,接下來可以談價錢了。
買家如果回:“不對樁”,便代表不滿意,商家應該換一件翡翠。

以上這幾個名詞常用于翡翠交易中,一旦有聽不懂的表現,就容易被人标記上“小白”的表現。
一些不法商家就喜歡蒙騙這些“小白”,以便讓自己獲益。
而不懂這些行話的翠友,隻能吃藥了(代表上當受騙)。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