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攀雪山時為何會得肺水腫

攀雪山時為何會得肺水腫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13 03:56:37

來源:【紅星新聞網】

每到暑假,涼爽的川西高原,是不少人的首選。但高原反應,是一個不容小觑的潛在危險因素。

一周前,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連續接診兩名高原反應患者,其中一名因感到不适後迅速下海拔,從甘孜州抵達雅安後,症狀就明顯好轉。另一名6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在海拔4000餘米的“天空之城”理塘被發現時,已經出現了意識障礙。經過一周的治療,情況好轉,目前在醫院普通病房,繼續接受高壓氧治療。

攀雪山時為何會得肺水腫(川西高原遊出現腦水腫)1

理塘縣格聶之眼 張直 攝

川西高原遊,高反腦水腫被緊急送醫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榮霞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一周前,急診科連續接診了兩名男性患者,均是到川西旅遊發生高原反應,被緊急送到醫院的。

60多歲的外地遊客張先生(化名),一直生活在低海拔的平原城市,一周前,前往甘孜州旅遊,在抵達理塘、入住客棧後次日,被老闆發現暈倒在房間,怎麼喊也喊不醒,被緊急送到當地醫院。

“在康定的醫院做了初步治療後,轉診過來。”榮霞說,轉診時,患者仍然處于昏睡狀态,“大聲喊,他會睜一下眼,但是很快又睡過去。”醫生推測,在進入高原後,患者應該經曆了頭痛、頭暈等症狀,但沒有引起重視,自行去休息了,直到第二天昏迷被發現,此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高原腦水腫。

在經過一周的高壓氧等治療後,患者逐漸清醒,“現在還有一點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的表現。”

榮霞表示,目前,患者在普通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另一名患者李先生(化名)病情較輕,是在急診門診就診的。“患者出現頭痛、頭暈、乏力、耳鳴、惡心、嘔吐等不适後,就迅速返程,下達雅安後,大部分症狀得到了緩解。就診的時候還有些頭痛。”榮霞說,李先生接受了高壓氧治療後,症狀消失。

為什麼會出現高反,超過這個海拔需注意

什麼是高原反應?人在短時間内從低海拔地區進入海拔高于2500米地區,低壓低氧環境觸發人體頸動脈和主動脈化學感受器,短時間内血管活性物質、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緻使肺過度換氣和鈉水潴留,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率加快、腦血流量顯著增高等一系列急性高原病綜合征,俗稱“高原反應”。

“海拔2500米,也并不是絕對值,有的人在海拔2000米的時候,也可能出現高原反應。”榮霞說,這和基礎海拔、即平時生活的海拔高度有關,比如一個平時生活在接近海平面的人,和一個人常年生活在高海拔、或者經常到高海拔地區的人,一起到海拔3500米的高度,反應可能會有所不同。

但出現較為嚴重的高原型肺水腫、腦水腫,一般都是在2500米以上。

如何理解人體頸動脈和主動脈“化學感受器”?榮霞解釋,這個“感受器”位于人體頸部雙側的動脈位置,從醫學上說,這是一個人體的反饋作用機制。當人進入高原後,低壓低氧的環境,會導緻身體血氧、壓力發生變化,“化學壓力感受器”在發現人體的變化後,判斷人體正處于危險狀态,給大腦釋放“自救模式”信号,通過内分泌系統調節,造成人體血容量增多,人體就會感覺到頭痛、惡心等,甚至進一步導緻腦水腫、肺水腫的情況。

高原反應的表現可以分為急性高山病(高原型腦水腫為其重度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高原型肺水腫。

“輕度頭痛,加上出現了惡心、嘔吐、乏力、疲倦、眩暈症狀中的一種及以上表現,可以判斷為輕度的急性高山病。”榮霞解釋說,中重度的高山病,主要是症狀程度加重,難以耐受。

若出現“腦水腫”,患者就會有意識、精神行為的改變及腦病體征出現,“比如噴射性嘔吐,嗜睡、昏迷,步态不穩等。”榮霞說,高原型肺水腫主要是因為肺動脈充血、壓力增高、肺泡水腫,表現為幹咳、呼吸困難、心慌、胸悶、口唇青紫,氧飽和度下降等。高原腦水腫、高原肺水腫等嚴重的高原反應若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将危及生命。

高反了怎麼辦?

有條件的最快速度下撤到低海拔地區

高反了怎麼辦?

榮霞解釋說,出現高原反應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過快的行進速度,海拔升高,身體尚未适應。

例如,假設目的地海拔為2800米,可以在海拔1400米左右休息一晚進行适應。若因地形或者其他現實問題無法實現,則應盡可能降低睡覺時的海拔。“高原行進,往往伴随疲勞、脫水和寒冷,夜間睡眠是人體機能恢複的關鍵時機,休息時長時間處于嚴重低壓低氧環境非常危險。”榮霞說,當海拔>3000米行進時,每晚睡覺時,海拔提升盡量不要超過500m,每行進3-4天,可停止上升,休息1天适應。

既往有高反病史,目标海拔過高或提升過快,無足夠的休息适應時間是高反出現的關鍵因素,但近期身體狀态欠佳,伴随呼吸道感染,惡劣天氣等可明顯增加高反發生率。

出現高原反應後,迅速下海拔是所有治療中最關鍵的一環,有條件的,應盡量撤離到低海拔地區。若症狀輕微或者需高原作業等無法下撤的人員可采取吸氧、藥物治療、可移動高壓氧艙等治療,症狀緩解後再考慮行進。既往有高原腦水腫、肺水腫病史,有發生高原反應中、高危危險因素的人群可使用藥物預防高原反應的發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吸氧或者高壓氧治療,對高反并沒有預防作用。而随處可見的非醫用小罐氧等短程吸氧,對高反的緩解作用也不明顯,因此最好是采用可攜帶醫用氧氣袋或鋼瓶氧,一旦出現症狀可在下海拔的同時采取鼻導管或者面罩持續吸氧。

若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則需要下低海拔、吸氧、就近就醫同時進行。若患者出現昏迷,則将其頭偏向一側,降低嘔吐誤吸風險。若當地醫院無條件診治,則最好通過120轉診,提高安全系數。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原标題:川西高原遊出現腦水腫,華西四院連續接診兩名高反患者!超過這個海拔要注意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