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半年東莞将迎來樓市松綁的消息傳了兩天後,終于得到“實錘”。
7月4日淩晨,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稱“住建局”)發布關于加強分類指導優化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從優化住房限購政策、落實金融支持政策兩方面做出房地産政策優化。
這也是3個月内,東莞市第三次給樓市“松綁”。
取消28個鎮限購
本次通知提出優化住房限購政策,将東莞市住房限購區域調整為莞城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下稱“限購區域”)。
這也意味着,除了這5個鎮(區)外,東莞市其它的28個鎮(區)正式解除限購,居民家庭購買非限購區域内的商品住房,無需進行購房資格核驗。依然保留限購的這5個鎮(區)中前4個位于中心城區,後者為臨近深圳的樓市活躍區。
住建局認為,此次限購政策的優化調整,将有利于向中心城區和核心區域以外疏導住房需求。
在限購區域内,東莞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向其銷售限購區域内的新建商品住房;非東莞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向其銷售限購區域内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不過,5月17日發布的“莞七條”新政中,二(三)孩家庭可新增購買1套住房、“雙(多)證房”認定為1套住房等政策仍适用于限購區域。
同時,不論是限購區域還是非限購區域,均實行2年限售政策,網簽的商品住房須取得不動産權證滿2年後方可進行交易轉讓。
在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方面,通知明确支持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商業銀行要落實好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确定本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鼓勵商業銀行合理增加房地産信貸投放額度,提高審批效率,支持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本次東莞發布新政,意味着其正式進入限購政策放松階段,短期内将刺激限購放松區域成交的回升,有利于提振東莞當前較為低迷的樓市信心,也有助于将住房需求向中心城區和核心區域以外疏導,加大對合理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中指研究院廣州公司研究主管陳雪強如是說。
東莞新政3.0
事實上,由于房地産市場下行、土地端遇冷,年内東莞市已經進行三次樓市調整。
在2020年7月-2021年8月期間,東莞市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緩解商品住房供需矛盾,曾接連出台了“莞九條”“莞六條”“莞八條”等“組合拳”措施,逐步加大調控力度。
也由于政策的層層加碼,2021年東莞市的樓市成交量開始降溫。克而瑞數據顯示,2021年東莞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下降35%,達到近幾年新低。
轉入2022年,整體房地産市場低迷疊加疫情因素,東莞樓市亦未能重振。第一季度其一手住宅網簽5165套,二手房網簽1827套,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樓市信心也在4月達到低谷,被稱為“樓市風向标”的土拍遭遇“滑鐵盧”。
彼時進行2022年度首輪供地,東莞挂牌的8宗地塊中有6宗因故終止出讓,在市場的觀念裡,因故終止、臨時撤拍此類行為往往與地塊無人報名挂鈎,僅餘的2宗地也以一宗底價、一宗溢價成交告終,房企拿地欲望較低。
此後不到10天,東莞針對“支持合理購房需求,加大疫情纾困,優化人才購房,吸引人才留莞”,優化調整東莞購房政策的文件便在市場流傳,且落地實施。調整後,新落戶東莞者可直接購房,取消了此前落戶繳納半年社保的要求;社保門檻降低,由連續繳納修改為累計繳納,且允許補繳;恢複個稅購房政策,即既認社保也認個稅……但該政策對市場的刺激有限,調整後的樓市熱度未見明顯回溫,新盤去化率仍處低位。
緊接着5月中旬,東莞再出“莞七條”新政,從購房套數、限售、土地出讓金、公積金購房等多方進行優化。此次調整後,二手房市場挂牌量增多,回溫迹象優于新房市場,緊接着的二輪供地呈現回暖迹象,出讓的8宗地塊全部成交,但整體熱度仍不算高。
一個半月後,東莞也迎來年度第三次即本次優化,其也被稱之為2022年度東莞新政3.0版本,至于調整是否能夠帶動市場持續回溫,還需打上一個問号。
深圳是“發動機”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深圳是東莞樓市的“發動機”,現在這個機器比較寂靜,這也是東莞連續兩輪政策刺激後,樓市依然不溫不火的主要原因。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之一,東莞受大灣區規劃紅利加持,又是全國唯一緊挨三個一線城市的地級市,有近水樓台之利,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員入莞。
這也造成了東莞特殊的人口結構。2021年東莞市本地人口120萬、戶籍人口279萬、常住人口1054萬、實際管理人口高峰時可達1400萬,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數量倒挂嚴重,人口流動性極大。
李宇嘉指出,東莞本地居民特别是常住戶籍居民,住房擁有早已飽和,外來打工人群主要住城中村,房地産兩極分化。而東莞樓市的主要購買力其實是來自深圳的購房者,一方面是東莞房價明顯低于深圳;另一方面是莞深一體化做得比較好,比如知名的松山湖、華為等,深圳沒有購房資格或者購買力不足的人群,往往會到東莞買房。
多年來,東莞在産業鍊、營商環境等方面緊跟深圳,成為深圳産業外溢首選地,尤其是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就有數萬名華為員工從深圳遷至此處,也為東莞樓市帶來了新鮮血液。
據住建局披露的4月房價地圖來看,松山湖周邊項目房價基本在3萬-5萬元間,屬于該市的房價高地。而此次限購調整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仍被列為限購範圍。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告訴記者,本質上還是市場購買力的問題,以往每逢深圳調控,東莞、惠州整體會漲,這由于深圳調控是因為有大量的需求和“熱錢”,一旦開始調控便會需求外溢,東莞、惠州基本承接了這部分需求。而目前的情況是深圳需求處于低位,上半年二手房成交不足萬套,下降了6成。換言之,整體華南市場都比較低迷,東莞也不例外。
不過,随着市場對政策的不斷消化,周邊城市樓市利好持續放出,沉寂許久的深圳樓市或也出現了複蘇迹象。
克而瑞深圳區域顯示,5-6月深圳供應放量,規模房企積極推盤去化,沖擊半年度業績,深圳市場供求兩端放量顯著,成交明顯複蘇,市場觀望氛圍開始減弱,看房活動和買房決策趨于活躍。
記者 左宇
編輯 孫婉秋
調查|自如平台的水電費貓膩
濱江“殺瘋了”,狂攬杭州12宗地
一場關乎當代置業未來“命運”的投票
武漢二輪供地收金113億,這家房企貢獻近7成
“拉車西瓜,去南京換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