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

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28 10:22:52

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黃芪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衆多中藥材中,許多人都認得黃芪,那橢圓形的切面上,黃白相間,外圈黃白色,中心淡黃色的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好似盛開的菊花,聞一聞有淡淡的藥香,再咬一下感覺質地細密,有一種淡淡的蜂蜜香氣,細嚼後口中泛出甘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黃芪不僅補氣還能消浮腫)1

黃芪與黃芪幹的區别

黃芪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衆多中藥材中,許多人都認得黃芪,那橢圓形的切面上,黃白相間,外圈黃白色,中心淡黃色的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好似盛開的菊花,聞一聞有淡淡的藥香,再咬一下感覺質地細密,有一種淡淡的蜂蜜香氣,細嚼後口中泛出甘甜。

黃芪不僅是一味常用的有名中藥,還被廣泛用于食療,是著名的保健滋補佳品。從古至今,黃芪都扮演補正氣、強體魄的重要角色,是人們離不了的藥食兩用材料。

【不僅補氣還能消浮腫】

黃芪藥性甘,微溫,是常用的補氣藥,主入脾經,可治療脾氣虧虛引起的胃部脹滿、精神不振、形體消瘦等,可與大棗熬膏,去渣以蜂蜜調味服用。因其溫熱,所以善升舉脾胃清陽之氣,治療脾氣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内髒下垂,為補中益氣和升陽舉陷的要藥。此外,黃芪可治療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黃、神衰疲憊等症狀,常與當歸配伍,稱當歸補血湯,水煎内服用于産後或病後補益氣血。除了補氣,黃芪還有多種功效。

利尿消腫。黃芪因善補脾氣,所以也可用于脾氣虛、水濕運化失常、四肢浮腫、小便不利。黃芪可與茯苓、白術、防己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的防己黃芪湯。

補益肺氣。《本草求真》記載:“黃耆,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治療肺氣虧虛,短氣虛喘,常與人參、蛤蚧、紫菀、款冬花等補益肺腎、止咳定喘之品同用。

益衛固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因此黃芪具有益衛固表之效,治療氣虛衛表不固,自汗惡風。《靈樞》中指出:“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脾胃一虛,肺氣先絕,必用黃耆溫分肉,益皮毛,實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氣而補三焦。”常與防風、白術等同用,如玉屏風散。

補虛通滞。黃芪在治療痹症日久、肌肉麻木或中風半身不遂等屬氣虛血滞方面效果較好,可與羌活、當歸、川芎等祛風活血之品配伍。

黃芪蜜炙補氣升陽,容易助火、斂邪,凡表實邪盛、氣滞濕阻、熱毒瘡瘍皆不宜用。《本草備要》記載:“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内托,瘡癰聖藥。痘症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

【如何鑒别真假黃芪】

廣東省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郭麗娜說,黃芪跟人參、西洋參一樣都是補氣的傳統藥材。她提醒,黃芪的切片是類似圓形厚片或長圓形斜切片,表面為淡棕黃色或棕褐色。皮部是黃白色,斷面纖維狀,顯粉性,皮部黃色,木質部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常見的黃芪假品有錦雞兒、紫花苜蓿、白香草樨、蘭花棘豆、蜀葵、歐蜀葵、圓葉錦葵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縱紋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質或堅或韌或脆;斷面多呈纖維性或刺狀;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無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濃,或有刺激性。

總之,在購藥時仔細觀察藥品的大小、外形、斷面,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鑒别出真假黃芪來。

【藥食兩用簡便廉】

黃芪是補氣良藥,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可單味使用,為增強補氣作用有時還加入人參、黨參等一起使用。如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倦怠乏力,往往是氣虛,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黃芪藥膳。有些人經常自汗,天氣變化後就容易感冒,中醫認為是衛氣不足,表虛不固,可用黃芪益氣固表,預防感冒。有些人大病初愈,身體虛弱,民間也有黃芪煨大棗、黃芪炖雞等食療方法。黃芪食用方法方便,可炖湯煮肉、泡茶煮粥、蒸米煮菜、煎膏泡酒等,一般一日15~30克。

黃芪枸杞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150克、黃芪15克、枸杞10克、生姜兩片(1-2人用量)

做法:将黃芪、枸杞分别洗淨、稍浸泡;豬瘦肉洗淨,切塊。把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炖盅内,加入冷開水适量,加蓋隔水炖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藥膳中,黃芪可以補氣固表,利尿排毒,用于氣虛乏力、中氣下陷等症候,枸杞可以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這兩款藥材适用于氣虛乏力、表虛自汗、視力減退、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等症。

歸黃芪烏雞湯

黃芪具有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等功效,在冬季大家可以嘗試服用當歸黃芪烏雞湯。

具體做法是:烏雞肉洗淨切塊,當歸、黃芪洗淨,一起置瓦鍋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每天早晚各一小碗,喝湯、吃肉。

秋冬季節可每日喝一至兩次,春夏可每周兩三次。當歸補血、黃芪補氣、烏雞滋陰補腎,該藥膳适于氣血不足、腎虛者,主要症狀是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經期不準等。

此外,黃芪也可單獨使用。如有些缺氧或者中毒以及化療引起的心衰且病情較重者,可以用黃芪50克泡水代茶飲,2周後改為30克,長期飲用者可以每日使用15克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黃芪沒有什麼毒副作用,不必過于擔心其安全問題,但氣滞濕阻、有食積、毒瘡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者,以及陰虛陽亢者,不宜使用黃芪,否則會加重病情。

養心補氣推薦一款枸芪棗茶:黃芪10克,枸杞12克,紅棗3枚,沸水沖泡代茶飲,能夠增強體質,明目補血,非常适合久坐的白領人群。

黃芪茶:生黃芪5~10克左右,清水洗淨,煮沸或開水泡10~20分鐘後飲用,可反複沖泡。也可加入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黃芪粥:黃芪50克左右,粳米、大米或糯米适量。黃芪用冷水浸半小時後煎汁,用煎過的汁煮粥就變成黃芪粥。也可用此法做成黃芪米飯。也可用黃芪15克、黨參10克煎水取汁,後加入大棗3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粥食用。

著名老中醫嶽美中治療慢性腎炎,有一個“複方黃芪粥”: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雞内金9克,金橘餅2枚,糯米30克,先以600毫升水煮黃芪30克,再加入上述其餘幾味熬煮,之後取汁放入糯米煮熟,日服2次,收效顯著。

黃芪茯苓鯉魚湯:黃芪50克,茯苓30克,鯉魚1尾。鯉魚洗淨,黃芪、茯苓以紗布包紮,加水同煮,熟後以生姜、鹽調味,飲湯吃魚。脾氣虛弱的水腫、小便不利病人以及體虛氣弱的老人可食用。

黃芪是藥食皆宜、補氣強身佳品,但服用黃芪也有禁忌。國醫大師鄧鐵濤說過,黃芪是藥不是糧,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害人。中醫辨證為陰虛陽亢、氣滞濕熱、食積停滞、熱毒熾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運用,感冒發熱、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綜合自人民網-生命時報、中國中醫藥報、羊城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