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日前刷屏網絡,文章說“算法系統直接讓外賣騎手成為危險職業”。93記者經過一段時間深入調查,逐步揭秘算法和騎手之間的關系.
算法到底是如何計算配送時間的?記者聯系上了上海算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公司專門為快遞、外賣公司設計相關算法,公司負責人張若愚介紹,外賣平台通過算法預測訂單的配送時間,要先對系統進行概念設計,然後建立時間模型,記錄每一次的時間,建立數據庫。
浙江大學計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超研究員說,算法是根據曆史的數據來估算送外賣的時間,比如說某個商家,送到某個小區,曆史積累了大量的時間數據,那麼算法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對未來的時間進行預測。如果時間有些趨勢,比如慢慢在變短,算法也會預測後面的時間變短。
舉個例子,從地點a到b,曆史數據是100個騎手平均使用時間為10分鐘,那麼算法就會預測為10分鐘,也就是說騎手必須在規定的預估時間完成外賣的配送,否則就意味着超時,就會面臨扣錢、扣等級分、減少派單等懲罰。這就迫使外賣騎手不得不努力去達到這個時間标準,哪怕是以違章騎行作為代價。但是你越努力工作,甚至是違法和冒着生命危險去工作,然而送餐數據被記錄後,算法給出的預估時間卻會越來越少。
這點在杭州美團林站長哪裡也得到了印證,據他介紹2016年,3公裡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1小時,後來時間逐年減少,現在基本上在半個小時左右。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2016年11月,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團外賣平均28分鐘内到達。
随着時間不斷減少,外賣騎手隻能選擇縮短在路上的時間來完成任務。93記者采訪了100名美團、餓了麼等平台的外賣騎手,抽樣調查了其中的32名騎手,有90.2%的人表示自己曾經闖過紅燈,37.5%的騎手曾經逆行過,28.1%的騎手說自己曾經有過超速行駛,隻有2人表示不曾有過違章行為。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交治大隊基礎中隊中隊長王國偉介紹,今年1到9月,杭州累計發現涉電動車事故警情94656起,其中涉外賣快遞8363起,占比8.8%。其中闖紅燈占比38%,騎行快車道占比16%,逆向行駛占比13%,騎手違章騎行的現象屢見不鮮。
今年7月1号,《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新國标規定電動車最高速度為25碼,就算騎手還能使用舊國标的車,但交警的查處超度的标準就是25碼。從理論上講, 7月1日應該成為一個“分水嶺”。杭州美團騎手小熊說,最近幾個月配送時間不增反減:“之前好像是一兩公裡,兩公裡之内好像是28分鐘,現在有的時候二十二十五分鐘,減少了大概3分鐘。”
也就是說,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并沒有為生死時速踩下刹車,數據沒有表現出下降趨勢,算法得出的結果相反還越來越快。記者拿着調查結果去采訪美團,美團外賣客服工作人員回應:“我們會更好地優化系統,保障騎手安全行駛的時間。”
在外賣騎手不停狂奔的背後,到底是哪些“無形的手”,在讓一單外賣的配送時間短一分鐘再短一分鐘?93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調查,拆解出一單外賣背後的全鍊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FM93交通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