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深紅,筆名庶郎,男,漢族,湖南嶽陽人,詩詞愛好者,嶽陽市詩詞協會會員。
詩詞精選詠茶
不酣高閣千杯酒,獨醉柴扉一碗茶。
新舊兩年春未歇,清淳幾片翠流華。
甘泉總是于雲野,碧玉從來出小家。
隻道空山遲日盡,誰知猶放滿丘花。
次韻黃景仁《绮懷》詩
明月飛雲俱赫然,幾人江海更逾仙。
低吟自有鷗如約,淺酌猶逢花未眠。
既傅鉛華效開府,權憑少志弄中年。
不妨乘夢升銀漢,笑挽羲和醉著鞭。
西江月·故園植松
冰泮小池微綠,風和細竹閑敲。青陽猶晾客中袍,争奈此心寸草。 絮語粗茶依舊,新松稚子平高。綿針汗徹樂陶陶,坐看炊煙缭繞。
清平樂·遊大雲山
霧蒙丘壑,盤道沿如削。車趁長風掀一角,墟落猶疑碧落。 山人滿捧鮮椹,嗫嚅更顯金心。似解霜鐘依約,古風先入松林。
阮郎歸·隐括杜荀鶴《山中寡婦》詩
蒿煙既慣煮藜根,人何垂淚痕。更無一粟祭夫勳,田園荒草莘。 麻苎破,障泥新,馬嘶驚斷魂。季鷹猶自訪鲈莼,深山愁稅銀。
定風波·舟釣(次韻黃庭堅詞)
蓑笠春溪細雨天,風輕水闊好行船。不道臨湖逢轉霁,堪醉,絲鈎閑整釣樽前。 白鳥翻空舟複岸,催看,喈喈卻告顫浮巅。一斂沉竿何及謝,彈射,饞魚飛過老夫肩。
生查子·冬夜探母
客居娘挂牽,獨住兒牽挂。向晚兩殷殷,伫望彤雲下。 朔風卷我還,先我侵寒舍。從此夢魂驚,不敢聞檐瓦。
踏莎行·同學聚會
疑幻疑真,非來非去,轉如蓬草飄如絮。落花了卻一年春,江湖何況多風雨。 聚有情由,散無根據,莫教屈指從頭數。醉時誰信是難逢,等閑離别輕如許。
鳳凰台上憶吹箫·賞《荷塘悅色》
半袖金風,三分清淺,參差百畝瓊秋。正亂叢遮望,翠蓋妨舟。應有蓮娃四五,蓬舉處、漫閃明眸。渾然一,區區小照,情韻全收。 幽幽。依稀可辨,六七顆靈丹,玉掌輕揉。笑滟波如豆,欲映嬌羞。料是菱歌驚鯉,珠似托、翹尾斜浮。微擡眼,油然卻起,滿腹鄉愁。
注:《荷塘悅色》系故人攝影作品。
高陽台·奉和洞庭八友觀百合組詞
雲過高岡,香盈幻谷,坐看月轉花陰。莫道花遲,深山猶費羅衾。風開垂葉疑蛙近,笑芳叢、頓失蟲吟。隻潺湲,閑影橫斜,獨和瑤琴。 新來藓徑人如織,料諸賢翰墨,遠勝泥金。小帖宜春,不曾漫惹追尋。既蒙風雅頻相頌,更誰言、怒放無心。待來年,洗盡浮塵,另辟幽深。
齊天樂·蜘蛛
少時方悔兒時舉,兜來盡充蟬捕。籬角蹒跚,檐前俯仰,徒費來回千度。才殘又補。況風口閑張,漫招飛絮。一去經年,不期纖弱尚如許。 誰憐織編最苦。問修椽舊識,機杼何處?共省昏燈,同迎旭照,應記離人慈祖。何須淚雨。料親下遊絲,肯傳傾述。鎮日無暇,又知堪托否。
齊天樂·螢火蟲
杖藜遙夜何曾料,閑悠漫沾煩擾。竹徑才摩,蛙塘又觸,誰把蕭騷頻告?咨嗟黯表。怕缱绻難傳,此間懷抱。恨不堪嘶,更懸華發候人曉。 沙頭曲波渺渺。笑疑燈閃爍,翻使先到。葦蕩聽風,凫灘辨月,總予深幽微照。休悲我老,算少志消殘,尚餘吟嘯。肯否猶從?那邊花獨好。
水調歌頭·秋泳
連日灑秋雨,數丈失婆娑。氤氲難得初散,歡雀滿晴坡。更有平陂如鑒,納盡山光雲影,明媚勝春和。莫若趁深廣,分水試騰挪。 撼青壁,覆畫舸,沸驚波。人間涼熱,今日先任我吟哦。未問新盟鷗鹭,老卻綸巾羽扇,公瑾竟如何?敢作鲲鳌起,振臂與天摩。
水調歌頭·中秋
翻破萬千卷,無月不中秋。古今多少兒女,長向冷輝愁。我道此輪孤月,隻識因循如是,何必費遭周。有恨直須恨,從此夜悠悠。 弄潮汐,陰碧樹,擾眠鷗。果沾靈慧,何遣圓缺負風流?莫道清光普照,卻看陰晴兩異,蓬荜仰層樓。離合還需早,一霎又如鈎。
水調歌頭·洞庭秋風
人道泰風惡,竟夕動潇湘。隻揚帝子瑤瑟,誰見菊飄黃。縱向冥冥薄暮,長著霏霏淫雨,畢竟屬湖光。不湧浪千疊,焉識楚人狂。 共掀舞,合起落,送鳴榔。但無風色,和得雲際雁橫張!漫遣楓林燃徹,更濟千帆直下,依約又軒昂。卻看危樯上,五兩自徜徉。
摸魚兒·南國隆冬
笑玄冥、獨憐莺燕,不教消此涼熱。翻驅鴻鹄征南國,幸是志同堅鐵。情有别。校塞北關東,隻遣兼空雪。逡巡楚越,更雨箭風刀,呼天搶地,駭匿混江鼈。 嚴如許、當愕梅英馥烈。妄言難脫拿捏。焉知寒濕堪侵體,峻骨不容玩亵。應未徹。且棹浪、旋将叵測昭然揭。非幹月缺。待冬去春回,這般如此,戲與句芒說。
注:玄冥、句芒分别為古神話中的冬神和春神。
滿江紅·蟬
蟄伏如斯,回歸事、倩誰理燮?甯萬籁、更無紅紫,尚疑窺月。褪盡金輝臨旭照,埋低玄鬓吞幽咽。怕流莺、猶道慕清喉,施簧舌。 曆進退,谙冷熱。高遠意,千般别。笑風多露重,未曾停歇。且向疏桐輕振翼,不教高潔成孤潔。即清寒、正好入秋聲,傳千阕。
滿庭芳·青城山
鶴罷雄飛,猿終攀渡,洞天别是人間。漫教行客,樂極更留連。時有狂藤走壁,松風飒、湍瀑琅然。思騰駕,青蒸紫溢,浩蕩氣軒軒。 驚歎。遙望處,周遭似削,疊嶂回旋。惹岷峨妒起,太上垂涎。料得今番去後,魂夢繞、拘檢應難。休疑我,還騎白鹿,戴月丈人山。
奪錦标·春閨
雨細如愁,花輕似夢,觸目遊絲多少。莫道春風溫面,才減春寒,頓成春躁。歎千般感涕,恐惟有、羅衾知曉。畫屏幽、半掩珠簾,一任浮思缭繞。 盡日無心鬥草。陌上蠶桑,幸得莺雛嬉鬧。卻怪穿堂雙燕,眉際相思,幾時捎到?憶牆頭一瞥,有誰解、其間玄妙。更焉知、宋玉清高,可識東鄰乖巧。
望海潮·元日
青陽和煦,夭桃蘊藉,新春曆曆如浮。石井竹籬,溪橋柳岸,其間多少鄉愁。故土任凝眸。看炊煙四起,曲水長流。伫立山巅,一川風景了然收。 人生可許從頭?歎青梅尚杳,強摘無由。社下鼓箫,階前焰火,而今欲效還羞。簾外月如鈎。對兩壺老酒,滿座蒼遒。醉裡誰人更察,旭日又登樓。
小池
小池天欲晚,徐徐送南熏。徙倚無适從,坐地看水紋。轉眄平如鏡,高下實有分。千重複萬疊,繼赴一何殷。久看成逆我,不覺起疑雲。先前無鼓鼙,鳴金亦未聞。況逢池岸柳,依舊北回裙。移時翻靜聳,滿目瓦鱗鱗。及待投石問,一霎亂紛紛。今餘晚霞照,猶自生幻真。夜來嚣塵重,莫是徒氤氲。
端陽
幾度辜風月,屢屢變星霜。往昔多少事,相違不相忘。兒時惟念節,年過盼端陽。掐指五月五,從來為粽香。昔時何窘困,今人費思量。區區糯半升,猶得隔年藏。嶙峋竹幾竿,貧瘠丈見方。趨之渾若鹜,誰肯憐葉黃。采之恨毋盡,無端劫一場。葉窄不堪抟,每每愁煞娘。阿兄罷陀螺,阿妹舍抛房。如簇還如擁,矮身更圍将。麻線纏漸短,玲珑串漸長。阿兄共阿妹,神色頓飛揚。如影随粽形,火畔複桌旁。疾風卷殘雲,甘之若饴糖。幾曾慮父母,此際空胃腸。于今再回首,不禁淚橫張。清貧雖一去,父子奈參商。隻餘隴頭粽,月下泛微光。
小路
異客居異鄉,最怕聞夜雨。濕帏一萬重,隔在九千五。望眼不得穿,去從兩無主。昨夜入夢來,依約還如故。欲待細看取,不期歸沉暮。今宵雨潺潺,冥思又踽踽。一霎卻豁然,牛圈倚老樹。逶迤出桑林,還是兒時路。莫道不銷魂,夢回千百度。骀宕更搖曳,家珍從頭數。舒徐若帶飄,雲中自吞吐。登山氣軒軒,臨水姿楚楚。百步一回頭,短長知幾許。聚則歸一宗,散則成多股。小徑算幽僻,長是心怡處。春花不知名,參差簪無數。向晚臨凱風,蛙聲賽貔鼓。最喜秋月下,紅葉泛珠露。年年臘梅外,白雪翩翩舞。昔我恰黃童,耿耿頻相顧。呼朋還引伴,相嬉不辭苦。襟袖為棘破,每每勞娘補。日西塵飛揚,歸犢驅如兔。可憐無四時,幾曾識寒暑。雨霏風恻恻,猶自萦笑語。一旦輕别離,誰複與守護。況逢老大身,屢為賒程阻。天地自玄黃,等閑猶老去。别來少收拾,玉顔安得住。徘徊豈如歸,慘容何忍睹。甯聽雨連連,如泣還如訴。隻是已惘然,從此無寐寤。
千家詩詞主編:鄭萬才
副主編:王惠玲、胡敏、劉成浩、王天明、胡曉娜
編輯:劉宴會、楊餘龍、劉愛紅、韋化彪、謝勳烈
版權說明:《千家詩詞》所發詩詞,皆為作者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