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的一大塊沉積物中發現的一顆3.8億年前的魚心讓科學家們心跳加速。這個器官不僅保存得非常好,而且它還可能産生關于有颌脊椎動物進化的線索。
這顆心髒屬于一類已經滅絕的有甲有颚魚類--節頸魚,其在4.192億年至3.589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繁衍生息--比目前擁有“最古老”稱号的有颚魚類心髒要早2.5億年。但盡管這種魚是非常古老,其帶有兩個腔室的S形心髒的定位使研究人員觀察到這種古老的遊泳者和現代鲨魚之間驚人的解剖學相似性。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Kate Trinajstic教授說道:“進化通常被認為是一連串的小步驟,但這些古代化石表明在無颌和有颌脊椎動物之間有一個更大的飛躍。這些魚的心髒在它們的嘴裡,在它們的鰓下--就像今天的鲨魚。”他是這項新研究的共同作者。
這項研究于周三發表在《科學》上。
科學家們對該器官的确切位置有了額外的了解,因為他們能觀察到它跟魚的胃、腸和肝髒化石的關系,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Trinajstic說道:“我無法告訴你,在這塊古老的化石中發現一個三維的、保存精美的心髒和其他器官,我真的感到非常驚訝。”
古生物學家在2008年對西澳大利亞的GoGo地層進行考察時遇到了這塊化石,它增加了從該地點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包括牙齒的起源和對鳍到肢體過渡的深入了解。GoGo地層是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地區的一個沉積層,其以其豐富的化石記錄而聞名,那裡保存了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的珊瑚生物,當中包括像神經和帶臍帶的胚胎這樣精細的組織遺迹。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Per Ahlberg教授說道:“大多數軟組織保存的案例是在扁平的化石中發現的,在那裡軟的解剖結構隻不過是岩石上的一個污點而已。我們也非常幸運,這是因為現代掃描技術使我們能在不破壞這些脆弱的軟組織的情況下研究它們。幾十年前,這個項目是不可能的。”
這些技術包括中子束和X射線顯微層析,它可以創建物理物體的橫截面,然後可以用來重新創建虛拟3D模型。
最近的魚類化石發現闡明了“恐龍魚”(一種極度瀕危的物種)是如何用頭站立的及史前魚蜥蜴看起來有多像海豚Flipper。
研究報告的論文共同作者Ahlberg提醒那些可能認為這種發現不重要的人:生命在其最基本的層面上是一個不斷進化的系統。
Ahlberg說道:“我們自己及與我們共享地球的所有其他生物體都是通過進化過程從一個共同的祖先發展而來的,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實。它是我們存在的最深刻的真理。從字面上看,我們都是相關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