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錢江國際時代廣場2号樓二樓銘一口腔工作的醫生小珊,今天的朋友圈成了大型追星現場。因為結束單位隔離,走出大樓的神态,簡直可以用“霸氣”來形容……
13日淩晨,杭州錢江國際時代廣場2号樓解除封閉管控措施。小珊接到通知後,立馬收拾行李,淩晨三點多自駕回到家。
8歲的女兒看見媽媽回家,第一件事就想抱抱親親。這是他們家人見面時一直以來的習慣。但是因為回家後需要單間居住,跟家人保持距離,她第一次破了例。雖然不能擁抱和親親,但是能回到家,聽到家人的聲音,小珊有了一份家人在身邊的安全感,在家隔離也成為了一種“享受”。
女兒知道媽媽回來後,專門做的牛排
小珊回顧這六天來在單位隔離,心情一直起起伏伏:這次一起隔離的有二十多人,有醫生、護士,也有患者。剛開始通知不能回家,他們還有些小興奮,覺得是一件新鮮事,團隊裡大家都在輪番請客,大閘蟹、小龍蝦,還有紅酒,像是開了一場party。
但随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在做了五次核酸檢測後,發現還不能出去,大家内心不免有些沮喪。
臨時采購的折疊床
昨天的《聲情陪護—孤山夜話特别版》直播中,小珊醫生向心理專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這麼多天應該怎麼利用起來?小珊覺得與其去焦慮,不如坦然接受,好好利用起來。作為團隊的領導,她跟同事拐彎抹角建議過每天可以進行團隊的内部專業培訓。但事實上,大家都覺得在隔離的狀态下學習不進去,她就隻能自己學習,不然覺得這麼放松會有一種負罪感。
人和人性格不一樣,隔離狀态表現也不一樣,比如比較自律的人,可能不允許自己半點懈怠,像小珊醫生這樣,其實隔離狀态下是不是需要适當放松,但是又覺得不學習不讀書,老放松不合适,有負罪感。怎麼協調隔離狀态生活比較合适-----
杭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主任 宋海東:能夠理解小珊醫生的心情,作為醫務人員,一直都在學習的路上,有一段時間不去學習确實可能會産生負罪感。不僅是隔離時間,在平時也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在适當的放松狀态下去學習,哪怕學習的時間更短,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可以安排大家在隔離期間學習,但是學習的節奏要把握好,利用這個時間做一些團隊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的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小珊擔心隔離期間患者不能看診,患者要怎麼處理?同時也擔心牙醫這個行業受疫情影響的後續效應會持續。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尤其是服務行業,旅遊産業等都面臨挑戰。我們說“每臨大事有靜氣”,說說容易的,做到難,尤其對于單位的領導更加如此,如何調整心态?
杭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主任 宋海東表示:順其自然,不要去刻意阻止自己去想這些問題,越是阻止越強化了這個問題。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一想這些了就起身幹點别的事情,将當前的狀态做一些調整。另外,與其擔憂,不如做自己可控範圍内的努力。可以梳理以前在工作的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加以修正。這樣等能疫情好了,能有更充分的準備,更好地去迎接重新的開始。
小珊說原本擔心回家之後,會不會有人排斥她,擔心她會影響大家的生活,結果沒有想到無論是小區裡的鄰居,還是患者,女兒同學的家長們,都給她發來了祝賀的信息,為她感到開心。
小珊也想對每一位配合疫情隔離的小夥伴說:與其去焦慮,不如坦然接受,好好利用當下的時光去做一些平時因為太忙碌沒空做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休息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提高的機會。相信這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大家加油!
轉自:西湖之聲《聲情陪護:孤山夜話特别版》
來源: 西湖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