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濤推薦的書單

周濤推薦的書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5:58:53

周濤推薦的書單(周濤寫一封穿越的)1

周濤推薦的書單(周濤寫一封穿越的)2

8月8日晚,話劇《情書》開演前,周濤的化妝師問她,“劇場真的進觀衆了嗎?”因為往常的這個時候,保利劇院的觀衆席早已人聲鼎沸。但這次觀衆們安靜地坐在那裡,這是戲劇舞台暫停半年後最後的等待,凝心屏氣或許是他們對複演的一種緻意吧。

12年前的8月8日,周濤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解說,成就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一個生肖的輪回,換了舞台。

8月9日,《情書》第二場演出前,周濤做客北京青年報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台》,半個小時的時間,她從舞台夢聊到轉型藝術管理者的心路,從後疫情複演複工聊到對未來12年的展望,久違的她,仍是那個眼裡有光的追夢人。

聊話劇

初踏排練場很興奮

但一上手又很崩潰

“我一直有話劇舞台夢,在高中備考時曾經學過一段時間的戲劇表演,後來陰差陽錯沒有去報考,但對舞台一直很熱愛,這次上舞台是讓童年的夢想得以實現。”2018年首演至今,雖然已有三年時間,但周濤稱隻演過一部戲,仍然還是個新人。“一個愛情的悲劇,隻有兩個人,情節不複雜,更多的是情感的宣洩,如果自己不投入很難拉着觀衆走。三年了,我對角色傾注的情感飽和度沒有削減,對角色的理解會更加深入,比以前也更細膩。”

演話劇前,周濤曾在春晚的舞台上演過小品,但在她看來,“小品不是一個太完整的戲劇結構,15到20分鐘,以喜劇為主,那個特殊的時刻,大家需要一個歡快的氛圍,因此要在極短的時間讓大家産生共鳴、産生笑,就成功了。但戲劇舞台不是這樣,讓觀衆哭不是衡量好壞的一個指征,情感共鳴可能是笑可能是哭,或者不笑不哭,哪怕是觀衆的一點點沉思,對于感情的一點點梳理就夠了。”

三年前初踏排練場,周濤很興奮,但真正一上手又很崩潰。“我其實不陌生于在舞台上和大家講話,也有24年的主持人從業經曆,但隔行如隔山,話劇和主持有着天壤之别,我想自己那時就是無知無畏,完全沒有預知到難度有多大。如果開始知道那麼難,可能就不來了,但進排練場已經退無可退了,硬着頭皮往前走,逼着自己往前走。”

談角色

人物年齡跨越40年

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

劇中的路佳佳從13歲到生命的尾聲,跨越40年,周濤的表演自然内斂,沒有刻意扮小,也沒有故意滄桑。“我和我的搭檔孫強早已過了青蔥歲月,人到中年了,時間跨度是劇本決定的,篇幅又決定不能由兩組演員來飾演。所以劇中13歲很快被跨越,過渡到青年、中年,以及生命最後的歲月,導演也沒有讓我們去演少男少女。”

從被劇本吸引,到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規劃都會有《情書》的場次,周濤将自己的感同身受也傳遞給一代人。“劇中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和情感的變遷。路佳佳的生命進程是跟着時代一起走的,小時候跟着父母四處走,找不到家的感覺,後來因為父母感情發生變化,她在遠離朋友和親人的情況下,在不适宜的年齡愛上了不适宜的人,在那個年代顯得比較離經叛道。上世紀80年代初,這樣的女孩子走投無路,被出國潮裹挾着去了美國,回想一下,這個人物命運的轉折又有多少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就像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你頭上就像是一座山,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呢。她對于自由的向往、道德的堅守,甚至感情的執着,路佳佳的身上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

說變化

2016年到京演集團就任

“聲臨其境”曾經串場

2016年,周濤離開央視,出任京演集團首席演出官,參與了一系列的演出項目。而今年疫情重創舞台,周濤又參與了京演雲劇場的創立,還親身參與了一些場次的主持。眼下,往年的例行項目奧林匹克公益音樂季,也已開始籌備,一切都在慢慢回到熟悉的生活中。“我雖然是做電視出身,但在平台做直播和傳統的電視文藝還是很不同的,要更多去摸索雲錄制的受衆,以及通過移動端來觀看的觀衆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态,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節奏來适應這樣一種業态。”

離開央視後,周濤極少參與電視節目的錄制,而去年底的“聲臨其境”,她以“發聲者”的身份絕美串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離開央視後,我就沒有把電視作為事業發展的主體方向,但‘聲臨其境’的節目類型我很喜歡,雖然它是一個比賽競技的樣式,但包裹下的内核藝術含量和品位都非常高。之前我也看過,還是蠻喜歡這個節目的。後來導演和制作人專程到北京來跟我聊,也有些盛情難卻,節目過程中确實很愉快。”

8月8日,周濤發了微博,12年前她在鳥巢期待北京奧運會的盛大開啟,12年後她在保利劇院期待新冠疫情之後首部話劇《情書》的再度上演,“我隻能說,時光太快了,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每一個人。”在周濤的記憶中,北京奧運的濃墨重彩其實屬于所有中國人,“那是一個充滿了火熱激情的年代,所以很期待疫情趕快過去,大家都回到一種美好平和的氛圍中。”

2008年的8月8日,周濤唯一的信念就是全天不能吃飯,要堅持4個半小時,把直播挺下來,不能有任何的瑕疵。“那時完全想不到,12年後的同一天,我是在話劇舞台,而12年後的這一天,我又在哪兒呢?唯一能夠确定的就是應該不會再演《情書》了。或許會有新的角色,或是新的生活選擇,未知的東西不可預料,但是也很期待。”

文/本報記者 郭佳 統籌/滿羿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