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21:52:24

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東北遼甯話稱珍珠粒,潮州話稱薏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總産量最高的農作物, 其種植面積和總産量僅次于水稻和小麥。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間有味是清歡)1

作為一種主要的糧食,不同的地區對于玉米的吃法不同。最普通的吃法有直接煮着吃的,有蒸窩頭的,有打面糊的,有貼餅子的,還有烙成薄脆的圓餅的等等。而我則對玉米糁粥情有獨鐘,從小到大從未改變過。小時候沒有其他好吃的東西時我愛它,長大了有了很多美食可吃的時候我依然愛它,不因時間改變,不受環境影響。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間有味是清歡)2

我們這裡把玉米叫棒子,秋天成熟。收回家來晾幹,把棒子粒和棒子核分開。把棒子粒拿到加工廠,用機器碾成小粒狀就是糁子。以前的糁子帶皮,喝完粥以後嘴裡有渣子。後來機器改進了,可以把棒子粒的種皮先去掉再打碎,熬成粥後喝着不僅更香,還顯得順滑,沒有殘渣。

小時候奶奶每天晚上都會早早的用大鍋熬好粥作為晚飯的稀的(我們這裡講究吃飯有稀有幹有菜,稀的指粥或湯,幹的指主食,另外就是菜。)奶奶用大鍋熬制的糁子粥簡直是人間最好的美味。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間有味是清歡)3

奶奶每天都會重複這樣的程序,先把竈膛裡的柴點着燒開一鍋水,然後左手拿着一個裝有糁子的容器,右手拿把勺子。左手往鍋裡抖動糁子使糁子均勻的灑到鍋裡的同時,右手還要不停的攪動鍋裡的水和糁子,将其調勻(不然會有很多疙瘩,疙瘩往往是外邊熟了,而裡邊還是生的)。再捏上一小撮兒堿,把柴火稍減弱些慢慢熬。熬粥是不能急的,人不急火也不能急,否則欲速則不達,粥不僅容易糊鍋而且不粘稠也不香,隻有火候到了才能真正把糁子的香味徹底發揮出來。奶奶總是不疾不徐的攪動,不時的拿勺子舀起一勺金黃的粥,再慢慢的讓粥如同小瀑布般流回鍋裡,這樣的動作會一直持續到結束。現在想來雖然這樣揚湯不能止沸,但也許能讓粥和水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粥的味道會更好吧。每當這時誘人的香味兒會随着勺子的起落溢出來,滿屋子彌漫着淡淡的誘人的粥香。

糁子粥的香味兒帶有一絲甜蜜,一絲清新,一絲溫暖,是綿長的不張揚的,唯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

對于我這個格外喜愛喝粥的人來說,早早放學守在奶奶的旁邊幫忙添添柴也添添亂的日子是一種享受。有一次我也想嘗試一下調糁子的過程,奶奶不讓試,說倆手的配合不容易,我弄不好。我不幹,奶奶拗不過隻好把糁子和勺子交給我。我看見水冒泡了,就開始調糁子,發現左手和右手真是不聽話,左手倒糁子,右手忘了攪,右手攪,左手又忘了倒糁子,倆手就是不聽話,不能一起好好配合。結果是竈台上鍋邊灑了糁子,勺子背面沾滿了糁子,好不容易到了鍋裡的糁子由于沒及時攪拌而結成了大糁子疙瘩。我隻能求救,奶奶舍不得責備我,隻是接過勺子細細的把疙瘩用勺子背面逐個碾開。那天的粥特别難喝,還有不熟的疙瘩。從此我再也不搗亂了,老老實實守在奶奶身邊等着喝粥。

我對棒子糁粥的愛是百喝不厭,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一天喝三頓粥都沒有意見。記得小時候隻有過年時家家才可以有些放肆的吃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豬肉都有,我當然也愛吃,但最愛的吃法卻是與衆不同。别人是配上米飯吃才香,而我是配上一碗粥吃才覺得更。媽有味道。媽媽也很無奈,,何況爸爸是我的鐵杆同盟軍,所以我家過年時也得有糁子粥喝。

對于喝粥我還有經典吃法,就是冷粥就鹹菜。把醬缸裡腌制好切成條的鹹菜,用牙齒把鹹菜條咬成鹹菜丁兒,均勻的放在已經凝固的剩粥上,然後一勺一個鹹菜丁的喝粥。這種被人看不起的吃法(因為窮人或光棍兒才這樣吃)對于我來說就是美味佳肴,尤其是在放學後餓極了的情況下。

玉米屬于一種粗糧,以前的人不像現在的人都去刻意吃些粗糧來養生。我小時候人們都以吃上大米、白面等細糧為榮。有好事者就會笑話愛吃棒子糁粥的人就是“窮命鬼子”,沒有富貴命,受窮的腦袋。還真有人這樣說過我,眼神裡語氣裡全都透着對我的鄙視和自以為高級的驕傲,好像他愛吃細糧就是高人一等。我才不管,我愛喝粥是我的自由,與他人何幹。而且我覺得愛喝粥并不丢人,反而很高貴,個中滋味可是他們一個俗人能夠體會的。

棒子糁粥雖然最普通,最便宜,最常見,卻最養人,最長遠,最不膩人。棒子糁粥的味道不濃烈,不會強烈刺激你的味蕾,不會讓你瞬間痛快,但是它是持久的,淺淡的,滲透進你的身體裡去滋養你的。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間有味是清歡)4

如今奶奶早已不在了,我也很多年沒有喝過大鍋熬的粥了,特别想念那種唇齒留香的淡淡味道。晚上喝粥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熬粥,或者婆家媽媽給熬,雖然都沒有奶奶熬的大鍋粥那麼獨特的味道,倒也能解饞,依然喝的香甜,歡喜,痛快,舒服。

記得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人間有味是清歡》裡曾經這樣寫道:“當你品出野菜清香勝于山珍海味,便覓得 " 清歡 "。因為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别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我想當我品出糁子粥的清香勝于山珍海味,便也覓得了清歡。

按照跟奶奶熬粥時耳濡目染學的程序耐心地熬制一鍋粥,給家人和自己盛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擺在餐桌上。小心的喝上一小口粥,再吃上一小口菜,嚼一嚼品一品咽下去,就覺得日子特别有滋味,心也得到一種安甯和滿足。專心熬粥的過程是一種心靈放空的過程,慢慢喝粥的過程是一種品味恬淡的過程。是于喧嚣中覓得的一份甯靜,于平凡中找到的一份歡愉,是一種心遠地自偏的悠然,更是一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

(圖片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