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尿液就好像是身體的一面“鏡子”,很多身體内部的異常和隐患,很多時候都能從排尿這件事上看出來,不同人之間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小張和小王,就是兩個鄰座的同事,兩人都屬于程序員,幾乎一整天都要坐在椅子上辦公,但小張和小李有一個明顯的區别,那就是小張在工作時經常需要起身撒尿,但小李卻半天都不一定尿一次。到底是哪種行為才健康?
一喝就尿,和半天尿一次,到底哪種才是健康的?
我們不妨來看看,水從進入身體到變成尿,到底需要多久:
一般來說,水在進入胃部以後,需要3到5分鐘進入小腸,然後在15分鐘左右進入腎髒過濾,形成尿液,最後被送入膀胱。
換句話說,當我們喝完水後,在20分鐘左右就會變成尿了。那是不是說明每隔20分鐘去尿一次才健康?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我們的身體裡存在膀胱,這是專門用來儲存尿液的器官,在正常的飲水節奏下,膀胱大約需要2到3個小時左右能裝滿,繼而讓我們感受到“尿意”。所以,無論是一喝就尿,還是半天才尿一次,其實都不太合适,每隔2個多小時排尿一次,相對而言是比較平均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強制大家必須定時排尿,隻要有尿意,及時去排空都是健康的。但如果排尿次數過于頻繁,或者排尿次數過少,也可能存在某些健康方面隐患。
排尿次數過多和排尿次數過少,分别可能存在哪些隐患?
排尿次數過多:
①可能存在膀胱炎症。膀胱排尿的機理是在飽和的時候,通過對其刺激來進行的。如果膀胱存在炎症,可能會因此頻繁受到刺激,導緻尿意頻頻出現。排尿次數的多少也和膀胱的容量差異有關,有些人天生膀胱比較大,有些人比較小,膀胱小的人排尿次數自然也多。
②糖尿病隐患。當身體血糖值較高時,身體會本能的調用更多的水液用于代謝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大多會出現頻繁口渴的情況,喝水多,排尿自然也會更多,頻繁排尿的朋友,也可以适當查一查血糖。
③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炎症,會頻繁的刺激尿道,導緻排尿的次數變多。通常情況下,因前列腺炎導緻的尿頻現象,還會有排尿疼痛,血尿等情況一同出現。
排尿次數過少:
①腎髒過濾效率降低。尿液的生成依靠腎髒過濾,如果因為腎炎,腎功能下降等症狀導緻尿液濾除率降低,會導緻排尿的量和排尿次數減少。
②存在結石類症狀。比如腎結石,尿毒結石等,導緻尿液途徑的過程發生阻塞,排尿困難,排尿量和排尿次數也會有所縮減。
③尿道息肉。顧名思義,就是尿道中出現了細胞聚集所形成的息肉,息肉阻塞尿道,導緻尿管變窄,尿液流出量減少排尿的次數也會因此減少。
如果是短期的排尿量增減,大多數因為飲水過多,或運動量增加所緻。但如果長期排尿次數過多或過少,上述隐患也需要有所留意,積極排查可能存在的泌尿系統問題,避免造成更大的隐患。另外,除了“多少”,“時間”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點,排尿時間集中在白天,和集中在晚上,也存在差異。
經常白天尿和經常晚上尿,有什麼區别?
每個人喝水的習慣不一樣,無論是白天尿還是晚上尿,隻要符合自己的飲水節奏,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别。
但相比之下,白天排尿多,晚上排尿少,更符合人一天的生活習慣,往往是更健康的一種體現。
因此,如果夜晚睡覺的過程中,頻繁有起夜排尿的情況:一方面要注意睡前不要飲用太多的水分。
另一方面,要重視情緒對夜間排尿量的影響,如果晚上有頻繁的夜尿情況,不妨留意一下自己最近是否壓力過大,情緒緊張,負面情緒導緻睡眠質量下降,夜尿也會變得頻繁。
但是,如果在情緒和壓力調整以後,仍然有夜尿的情況出現,也不排除存在泌尿系統疾病症狀,盡早的求助醫生為好。
無論是尿的多,還是尿的少,尿的早還是尿得晚。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尿液是身體的一面“鏡子”,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身體屬于哪種情況,對可能存在的潛在疾病做好預防和篩查,才能更有利的守護自己的健康。
參考資料:
[1]張壘. 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尿少的人哪個更健康[J]. 保健與生活, 2021(18):1.
[2]沈漪, 朱麗. 我喝我尿治我病(一)[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6):2.
[3]:GUTTE, H., Bliss, M. R., MANWARING-BURTON, R. W., Thomas, J. M., & Drury, P. L. (1988). Hypothesis: posture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urine flow and electrolyte excretion in elderly female patients. Age and ageing, 17(4), 241-24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