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古往今來,茶葉儲存向來都是個難題。
茶喜燥懼濕,怕受潮;喜暗懼光,怕光線直射;喜清懼濁,怕異味幹擾。
嬌弱的茶,儲存起來,對于盛茶容器和存茶方式,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是以,愛茶之人,對于存茶方式的創新探索,從未停止腳步。
明代愛茶雅士馮夢桢,在快學堂漫錄裡曾寫下自己的存茶心得:實茶大甕,底置箬,封固倒放,則過夏不黃,以其氣不處洩也。
結實的大甕裡鋪滿幹箬葉,将茶放置其中,将甕口密封後,将其倒放,減少茶葉與外界氣體發生交換,保持茶葉品質。
相比起來,現代人的存茶過程,可要輕松不少。
随着現代科技的興起,真空包裝,冰箱,抽濕機等多種工具,對于茶葉包裝和儲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尤為是可以低溫保鮮的冰箱,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電,儲存食物必備。
然,茶有六大類,種種各不同,儲存的時候,一股腦全塞進冰箱,并不現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存茶需求,适不适合放進冰箱保存,得要根據具體特性來定。
冰箱,能發揮的存茶效用,是有限的!
《2》
冰箱與茶,關系微妙!
茶葉到底要不要放冰箱儲存?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茶葉是不需要專門放入冰箱儲存的。
并且,有不少茶完全不适宜放入冰箱中儲存!
最常見的冰箱,有兩種功能,冷凍,冷鮮。
冷鮮櫃的溫度,大多控制在5℃左右,低溫恒溫狀态下,能減緩食物變質速度,達到保鮮作用。
常見的家用冰箱,内部可謂是魚龍混雜的環境,用冰箱存茶,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
一、冰箱内部容易産生水汽,過于潮濕。
低溫的冰箱内部,水汽是很重的,冷凍櫃中,甚至能結出一層層冰霜。
對于幹燥的茶來說,水汽是茶葉儲存過程中最大的天敵,需要敬而遠之。
二、冰箱内部容易産生細菌。
一台家用冰箱中,哪怕做到了生熟分離,定期清洗,内部依舊十分容易産生細菌。
這是因為,冰箱中儲存的各類生肉凍肉,瓜果蔬菜等,是滋生細菌的溫床,哪怕是在冰箱的低溫狀态下,也不能徹底阻斷細菌的活性。
三、冰箱内容易産生異味。
純正馥郁的茶香,最怕沾染上異味。
冰箱内部恰恰是各類雜異味的聚集場所,放置各類食物的冰箱,腌魚腌肉,大蔥大蒜等,難免會讓茶沾染異味。
茶葉的儲存需要,除了黑茶、熟普外(儲存過程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基礎的存茶需求,在于避光,幹燥,密封,幹燥,無異味和陰涼處儲存。
而冰箱内部種種不利存茶因素,為存茶過程,為存茶增添了不少隐患。
可見,冰箱與茶之間,是很微妙的關系。
不少人本着将茶妥當儲存的出發點,将茶存入冰箱,卻不想這樣做反倒是将茶推向水深火熱中,得不償失,加速了茶葉變質。
是以,茶友們若是用冰箱存茶,需要尤為謹慎!
《3》
什麼樣的茶,可以考慮存放在冰箱?
在六大茶類中,需要借助冰箱低溫儲存的,唯有兩大類,鐵觀音和綠茶。
但将鐵觀音和綠茶放入冰箱儲存,是需要有前提條件的。
想起鐵觀音火遍大江南北時,村姑陳也不能免俗,買了台小型的冰箱,用來存鐵觀音。
當時不少前輩,孜孜不倦的教導着,喝鐵觀音得要放在冰箱裡存,還列出了不少理由:
一、低溫狀态更能保持鐵觀音的新鮮和清香;
二、鐵觀音發酵程度輕,幹燥度不夠,冰箱裡面能凝結茶葉内部水汽,避免水汽作用,發酵;
三、冰箱裡面低溫,能抑制酶的活性和細菌滋長,有利鞏固茶葉品質。
當時,清香型的鐵觀音,條索緊結,常用的是抽幹真空式儲存,獨立的進行包裝。
于是乎,就将這一包包的鐵觀音,整齊的碼放在冰箱裡存着。
但每從冰箱裡取茶,将泡袋拿出來時,由于氣溫一冷一熱的驟降,泡袋表面會凝上一層水霧。
看到這樣的水霧,總擔心泡袋内的鐵觀音,品質受影響。
萬一包裝袋口沒有嚴實密封,整袋茶都會面臨受潮變質的滅頂之災。
到後來,随着喝茶經驗的加深,漸漸發現日常經常喝的鐵觀音,其實沒有必要放入冰箱中。
因為,在存茶過程中,發現這專門存茶的冰箱,其實還是會有異味!
這存茶的冰箱,仔細多聞,還是能感受到悶悶的水味,塑料味,金屬味,這些異味的存在,對茶葉品質是不小的威脅。
是以,存鐵觀音要不要放冰箱儲存,得看個人需求和喝茶頻率定。
平常自己常喝的茶,短時間能喝完的情況下,陰涼幹燥處儲存即可,不必大費周章的特意用冰箱存。
若是您想着将鐵觀音存在兩三年慢慢喝,那麼就需要借助冰箱進行保鮮。
但存茶原則時還是将好茶早早落肚,最為保險。
除了鐵觀音外,綠茶也常是冰箱存茶的主角。
綠茶為什麼要用冰箱存,道理其實也很簡單,為了留住其鮮爽感,讓低溫環境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确保葉綠素不被分解,保持綠茶色澤的鮮嫩。
高溫狀态會加劇綠茶内部葉綠素分解,葉綠素向着脫鎂葉綠素轉化,使得綠茶的鮮綠色變成暗綠色,風味發生改變。
與冰箱存鐵觀音道理相似,綠茶放入冰箱内存,若非是短時間來不及喝完的茶,不需要特意放入冰箱。
但綠茶的上市,有個特點在于清明前後,大堆名優綠茶紮堆上市,一時半會間,好茶喝不完。
這時将綠茶放入冰箱存,就有了很大的必要。
但用冰箱存綠茶,需要注意的是,嚴實密封!
冰箱存茶,無論是紅茶還是綠茶,内部的水汽和異味,都一視同仁。
放入冰箱内存茶的綠茶,若不嚴實密封,會對茶的品質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4》
大部分茶葉儲存,與冰箱無緣!
茶有六大類,其中大部分的茶,是不需要特意放入冰箱儲存的。
不少人使用冰箱存茶,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不分青紅皂白,不管是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都一應塞入冰箱裡,貪圖省事,直接存茶。
就像不少人護理皮膚,不管自己臉上是皮膚特質,一股腦将補水,美白,祛痘,祛黃,祛油光,祛粉刺等各類護膚美容品,無論是抹的,還是敷的,還是洗的,都将自己的臉當成試驗田般,全數用上。
出發點本是為了讓自己更美麗,卻不想因過敏,導緻自己成了大花臉。
存茶也是如此,若是将不适宜冰箱低溫保存的茶,放入冰箱中,會起到南轅北轍的存茶效果。
是以,這裡需要第二類存茶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非所有的茶,都适宜冰箱儲存。
冰箱内部的低溫環境,并非是所有的茶,都消受得起的。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是後發酵類的黑茶。
黑茶的儲存過程中,存茶環境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方能有利于部分特殊真菌的繁衍,形成其獨特的風味。
若是将黑茶放入冰箱内儲存,低溫環境會抑制真菌繁衍,黑茶的後期發酵,難以順利進行,難以得出其最佳的品質。
除了黑茶外,大部分的茶類儲存,存茶氣溫在常溫即可,并不特意需要低溫儲存,如白茶,紅茶,武夷岩茶等。
像是工藝簡樸,可以長期經常儲存,妥當儲存下能不斷轉化出愈加甘醇的風味,色香味發生改變的白茶,其存放轉化的進程中,就少不了酶的參與。
在活性酶物質的幫助作用下,白茶才能不斷的發生轉化。
在常溫狀态下,酶活性更好,是以儲存白茶,為了轉化出更好的茶味,将茶越存越好,一般常溫狀态下儲存即可。
經過焙火的武夷岩茶,自然更不适合放入冰箱内儲存。
岩茶的得來,需要與火相遇,剛焙好火,制茶完成的武夷岩茶,需要經曆一段褪火時期,方才适宜飲用。
需要褪火的武夷岩茶,放入冰箱内,潮濕和低溫環境,會大為增加岩茶返青風險。
為了岩茶更好的品質,冰箱存茶,自然是能省則省。
全發酵的紅茶,同樣隻需要常溫儲存即可。
冰箱的低溫環境,會對其品質造成不利影響。
再加之,需要趁鮮品味的紅茶,并沒有放入冰箱存茶的必要,早早落肚為安!
《5》
冰箱與茶之間,是段微妙複雜的關系。
有的茶,與冰箱恰似飛鳥與魚,注定無緣。
強行在一起,會走向品質覆滅的結局。
如黑茶,白茶,武夷岩茶,紅茶等。
而有的茶與冰箱之間的關系,好比愛花人與玫瑰花。
玫瑰花雖然嬌媚,但刺容易紮人,需要謹慎靠近。
冰箱存鐵觀音,綠茶雖好,須得謹慎使用!
存茶得其法,方才不負好茶味!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