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937太原城

1937太原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12:19:32

新華網太原9月22日電 題:三探太原城的“錦繡”之秘

新華網記者 金佳緒

太原,古稱并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遺迹衆多、氣脈悠長,史上也曾“山光凝翠,川容如畫”。一段時期内,由于能源重化工雲集,加之幹旱少雨、治理乏力,使太原産業畸重,生态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度缺林少綠,有河皆污,成為這座城市的最大的發展短闆、民生短闆。

沒有綠水青山,就沒有金山銀山。近年來,太原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局,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核心,推動生态質量持續改善。不久前,太原市入圍“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城市名單。

目前,太原生态保護工作怎麼樣?記者跟随跟随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采訪團,通過汾河治理工程、土壤修複治理、廢舊礦山綠化改造項目等,實地感受太原城的“錦繡”之變。

1937太原城(三探太原城的錦繡)1

山西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風光。新華網 金佳緒攝

看水——感受“母親河”之變

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第一大河,縱貫6市45縣,綿延716公裡彙入黃河,哺育着山西四分之一的人口,被譽為山西的“母親河”。

“汾河流水嘩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唱的正是汾河兩岸的秀麗風光。

9月21日,在位于太原市的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可以看到,河面廣闊波光粼粼,河岸青草叢生綠意盎然,河道中央正在訓練的賽艇人和天空的結隊飛過的水鳥相映成趣,滿是一幅生動和諧的動人畫面。若不是從工作人員處看到治理前的汾河照片,很難與當時枯水斷流、亂石密布的景象相連。

張同良是環衛公司的一名員工,采訪團到達時正在汾河岸邊清理擦拭欄杆。“我就是這個地方的人。”他說,“現在河水治理好了,環境好了,來這裡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在這裡工作時看着人們來來往往心情也好了。”

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平國介紹,在汾河一、二期治理的基礎上開展的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總投資31.9億元,于2019年6月建成,主要任務是城市防洪、蓄水美化、遊船通行、為城市搭建景觀平台等。

今年6月,随着汾東污水廠改造工程完工投運,太原市實現了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使得汾河太原段水質顯著改善,三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标。

據了解,為了更好落實“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等重要要求,汾河生态修複治理四期工程已經啟動,将恢複汾河太原城區段濕地生态系統,推動實現汾河太原城區段全流域生态治理的目标,不斷增強太原的吸引力、影響力,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1937太原城(三探太原城的錦繡)2

太原市原煤氣化工廠區污染土壤異位修複項目現場。新華網 金佳緒攝

看土——污染土壤這樣“解毒”

相較于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後性、累積性、地域性、長期性等特點,被稱作“看不見的污染”。污染一旦發生,治理修複的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如何為受污染土壤“解毒”,是太原市非常重視的問題。

太原市原煤氣化工廠區污染土壤異位修複項目屬于太原煤氣化有限責任公司停産搬遷後場地污染治理項目,工程量約為35萬m³污染土和8.7萬m³建築垃圾。

在項目場地内,最顯眼的就是占地8100㎡用來存放污染土壤的充氣膜大棚和巨大的熱脫附設備。

項目技術負責人牛敏麗介紹,根據污染物濃度不同,分别采用常溫解吸、異位熱脫附、填埋場覆土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渣塊沖洗等修複技術。

“目前,熱脫附設備正在處于調試期。調試完成後能夠預計可以每小時處理20到30噸的中度污染土壤,設備可以24小時不間斷運行。”牛敏麗說,“整個處理工藝無污染氣體、廢水排放,可以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處理好土壤污染,需要的不隻是設備,還要靠政策、立法等多方面協同發力。

據了解,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頒布實施以來,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太原市也出台了相關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簽訂了目标責任書,完成了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的排查工作等。

1937太原城(三探太原城的錦繡)3

太原西山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一景。新華網 金佳緒攝

看樹——從廢礦山到“大花園”

水的命脈在山,山的靈魂在樹。在支離破碎的黃土高原上種樹已不是易事,讓早已千瘡百孔的廢舊礦山恢複生态、重新披上綠裝,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

面對如此“史詩級”難度的任務,山西人民鉚足幹勁兒發起挑戰。位于太原市萬柏區圪僚溝村的玉泉山公園就是一個生動範例。

玉泉山一帶處于太原西山地區,原有石膏礦、采石場等礦産企業百餘家,形成了200多處、近100萬平方米的破壞面,生态環境十分惡劣,成為向城市輸出粉塵、污水的一大污染源。

2009年,在太原市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态建設相關政策支持下,複轉軍人張俊平“認養”了玉泉山,帶領以退役軍人為骨幹的同事将自主創業盈利所得收入投入到改造廢舊礦山、綠化美化荒山的艱巨任務中,開展了長達十餘年的修複治理。

削坡、安裝木棧道、打坑、鋪設管道、背糞換土、背樹種植、水網建設、路網建設……據森林公園負責人介紹,在修複治理過程中,有超過1000人的隊伍吃住在山上。截至目前,山體破壞面、荒山荒坡治理已完成70%,7個大型垃圾場治理已完成5個,共栽植各種樹木550餘萬株,修建園區各類道路105公裡,部分時段和景點已向社會開放。

“我們的祖輩都是靠挖礦開山取石為生,把這裡挖成了‘白癜風’,挖成了垃圾場,挖成了窮山惡水,沒有人願意來。”常春生是圪僚溝村原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親曆了玉泉山之變。

常春生說,“開始建公園後,我們的村民告别了又髒又不安全的礦山。修通了四縱四橫的公路,引進了四趟公交線路,我們圪溝村還被太原市政府列為城邊村改造的重點工程項目,交通方便了,環境優美了,發展機遇也來了,帶來了人氣、财氣和運氣,我們的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做小買賣、開農家樂。”

從廢礦山到綠意盎然的“大花園”,這個變化給了常春生極大的信心。他說,“我們相信未來的玉泉山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良好生态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從太原到山西、從山西到全國,越來越多的“綠色故事”正在發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注入生态底色。

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責任擔當,有“一茬接着一茬幹”的持久努力,“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的盛景可期可盼。(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