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語:意境、意識、意蘊——畫之逸格,最難其俦
昨天三語聊到了品畫的能、妙、神三品,宋朝黃休複在《益州名畫錄》中,把逸品列于三品之上,為逸品或者逸格。他說逸格就是:“畫之逸格,最難其俦。拙規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耳。”有朋友問道能否詳細的結合現實生活聊聊這句話的意思。然我隻能就我理解和感悟來抛磚引玉了,接下來幾天就這個話題聊聊!我覺得黃休複他的“最難其俦”,首先是為逸格定位,是給繪畫藝術提出最難達到的意境,隻有獨出心裁、造詣精深的傑出文人才可能達到。因為一般畫家循規蹈矩,缺乏創新意識,終日在規矩方圓内曲盡形容,纖毫不失,一味追求形具、顔色等外在美,而逸格更側重于傳神寫意,自然天成,妙手偶得,以簡潔的筆墨傳達出最豐富的意蘊,給人們總是耳目一新之感。因此,我認為這裡“逸格”有這幾層意思:—是一種至高境界,難于匹敵;二是脫略規矩方圓,超越一般的藝術表現程式,進入一種審美創造的自由天地;三是鄙視彩繪精研,主張用筆簡率;四是得之自然,無可仿效。這就從各種角度全面地揭示了“逸格”的規定性。從“逸格”的這幾種特征看,恰恰是文人畫的突出特征。如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家晚年作品,寥寥幾筆,筆墨酣暢淋漓,出神入化,出手皆為逸品。這不是任何一個拿毛筆能寫能畫的人所能夠達到的。這涉及到作者自身讀書、閱曆及筆墨境界與修養。大家知道齊白石的作品價格近年來一直攀高,就因其作品的筆墨意形是不可複制性的,高得讓人無不心服口服。此乃為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
範雲峰辛醜八月初九鄭州早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