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墨遠庭軒
古代文學研究生畢業,專注古詩文20年
美食,延續生命的重要物質。柴米油鹽,看似通俗,實則大雅。正是對美食的探索與追求,增添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今天,我們就用古詩詞裡的美食,打開春天的味蕾。
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
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不要說鲈魚肉度絲鮮美,秋風呼呼刮滿天,我怎會像西晉的張翰,為貪吃家鄉美味而棄官?
據《晉書·張翰傳》記載,晉朝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做官時,見秋風起,想到自己的家鄉蘇州,那裡有味美的鲈魚,于是便棄官回鄉,回家吃鲈魚了。可見,鲈魚确實是一道美食。
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宋·範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行人來來往往,隻是喜愛味道鮮美的鲈魚。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隐時現在滔滔風浪裡。
古代人特别愛吃鲈魚,所以鲈魚很有市場,價格也可觀,為此,很多漁民不辭辛苦,出沒在風波裡捕魚。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江浦風。
一尺鲈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唐·鄭谷《淮上漁者》
無邊淮河白浪滾滾,白發漁翁以船為家。水邊輕風陣陣,漁船随處漂泊。老漁夫剛剛釣得的尺把長的鲈魚,兒孫們在荻花叢中忙着炊火飲食。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翺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鳜魚歡快地遊來遊去。漁翁頭戴青色鬥笠,身披綠色蓑衣,冒着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唐·李白《南陵别兒童入京》
白酒剛剛釀好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着谷粒秋天長得正肥。呼喚童仆為我炖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着牽扯我的布衣。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宋·蘇轼《初到黃州》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都為謀生糊口到處奔忙,等老了發現這一生的事業很荒唐。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隻覺陣陣筍香。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觞。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冒着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端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嘗。你說難得有這個機會見面,開懷暢飲一連喝幹了十幾杯。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宋·蘇轼《浣溪沙》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鮮荠登盤乍吐花。嫩苗争長傲春奢。
已知草色迎年綠,略有新黃發柳芽。
清·顧太清《鹧鸪天·元日詠荠菜》
新鮮的荠菜裝滿春盤,迎接一年的到來。這嫩綠的菜苗在田野裡争相生長,在初春裡相當奢侈。
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宋·蘇轼《豬肉頌》
洗幹淨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
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蘇轼《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宋·陸遊《遊山西村》
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宋·梅堯臣《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春天,水邊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楊柳吐絮,滿天飛花。河豚魚在這時候上市,價格昂貴,超過了所有的魚蝦。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紗窗避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唐·李濤《春晝回文》
咀嚼茶餅時,香味溢滿口齒,用水壺燒着水,青綠色的水霧袅袅升起。雨後初晴,似乎還有場雨在醞釀,我躺在紗窗下避暑,懶得起床。
馨香餅餌,新鮮瓜果,乞巧千門萬戶。到頭人。
宋·吳潛《鵲橋仙》
七夕乞巧節這天,家家戶戶擺滿了新鮮的瓜果,盤子裡盛滿了各種餅餌。
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
次供豬脔數四,頃即供飯,旁置菜羹而已。
宋·曾敏行《王安石待客》
喝了幾杯酒,上了兩塊胡餅,又上了幾塊切成塊的肉。一會兒就上飯了,旁邊安置了菜羹。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
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
元·馬緻遠《夜行船·秋思》
帶着露水采摘菊花,帶着白霜烹煮紫蟹,用紅色的楓葉煮酒。人的一生隻有那有限的幾杯酒。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薦。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斂。
宋·周邦彥《齊天樂》
用漉酒竹器把就過濾好,把蟹端上筵席來下酒。忽見夕陽西沉,縱然酩酊大醉,但仍無計逃愁。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
唐·李白《将進酒》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岑勳,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逡巡陳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雞庖兔下籌美,盤實饤饾栗與梨。
宋·梅堯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不一會兒陸先生果然也來到此地,聚坐在小屋談話聊以排遣愁意。烹制的雞兔味道鮮美,果盤中滿滿地堆放着栗和梨。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唐·韓愈《送湖南李正字歸》
随着南去的路遠去,風土、方言方音、飯食也越來越不同了,吃的魚蝦越來越多。
堂西長筍别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拟對阮生論。
唐·杜甫《絕句》
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一行卻隔開了鄰村。
看到園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宋·楊萬裡《閑居初夏午睡起》
吃過梅子後,餘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
小女手持銀魚至,兼有筍芽如犢角。
明·杭淮《恽民部寄惠鮮筍銀魚》
春天是美食的季節,你看,我的小女兒手裡拿着銀魚跑了過來,還有像犢角一樣的筍芽。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将心挂。
五代·李珣《漁歌子》
綠水就是我的家園,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難勝過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魚蝦。面對盈杯的水酒,望着詩書滿架,我已心滿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牽挂。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唐·李白《梁園吟》
侍女為你端上盛滿楊梅的玉盤,再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吳鹽。沾白鹽飲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盡歡,别學周朝的夷齊品行高潔,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買酒喝。
北方春蔬嚼冰雪,妍暖思采南山蕨。
韭苗水餅姑置之,苦菜黃雞羹糁滑。
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春菜》
北方的春蔬在冰雪還沒有化盡時就長了出來,這樣溫暖的天氣,我還想着去南山采摘蕨菜。韭菜餅子可以先放一邊,用苦菜炖一鍋黃雞,再喝上一碗羹糁,實在美味。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遊,
因個甚,煙霧底。獨愛莼羹美。
宋·周邦彥《蓦山溪·湖平春水》
與吹箫弄笛的美人共遊,也比上這番,為什麼呢?在這雲煙霧氣當中,獨獨偏愛故鄉莼羹的美味。
本文作者:墨遠庭軒
這裡有最美古詩詞,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