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除脹,降氣化痰——萊菔子
工作應酬多、周末不上班宅在家中的日子,吃吃喝喝,我們在飲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早飽,嗳氣,脘腹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行氣消食藥必不可少啊!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味能行氣消食,降氣化痰的消食藥—萊菔子。
正品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蘿蔔的幹燥成熟種子,又名蘿蔔子、蘿白子、蘆菔子、菜頭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幹,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幹。産于全國各地。
萊菔子其味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之功效。用于飲食停滞,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滞瀉痢,痰壅喘咳等症。除了萊菔子,蘿蔔的根、葉亦可供藥用。幹枯瘦癟的蘿蔔老根,稱為“地骷髅”,具有利尿、消腫等作用;葉子稱為“萊菔葉”,有消食和中、生津利氣和化濕的功能。
鑒别
原植物:
蘿蔔古稱萊菔,又名蘿白。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直根粗壯,肉質,其形狀、大小和顔色随品種而異。基生葉和下部葉羽狀淺裂或深裂,長8-45cm;頂端裂片較大,卵形;側生裂片4-12對,向基部漸小,長圓形,邊緣有鈍齒,疏生硬毛;上部葉長圓形,有鋸齒或近全緣。春末夏初開花;總狀花序頂生,花淡紫紅色或白色,直徑1-1.5cm,萼片4枚,直立;花瓣4片,倒卵形;雄蕊6枚,分離。果為長角果,肉質,圓柱形,長可達6cm,在種子處稍向内缢縮,并形成海綿狀橫隔,頂端漸尖成喙狀。種子卵圓形,略扁,直徑約3mm,紅褐色。
中藥飲片:
本品呈類卵圓形或橢圓形,稍扁,長2.5~4mm,寬2~3mm。表面黃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圓形種臍,一側有數條縱溝。種皮薄而脆,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氣微,味淡、微苦辛。質量要求:以顆粒大、飽滿、表面紅棕色、種仁黃白色、不泛油者為佳。
用法與用量
煎服,5~12g。或酒炒袋裝外熨腹部。
溫馨提示
由于蘿蔔(包括鮮根、萊菔子等)具有下氣作用,所以大凡服補氣藥(如人參等),蘿蔔則在忌口之列。反過來,如服人參過量,出現胸滿、腹脹、胃口不好、悶氣等症時,卻又可用鮮根或萊菔子來解其藥性。
另外,中藥用藥禁忌,有地黃、何首烏忌蘿蔔的記載,如《本草衍義》說:“萊菔根,服地黃、何首烏人食之,則令人髭發白。”究其原因,是因為蘿蔔下氣耗血,從而削弱了何首烏、地黃的滋陰養血作用。
【來源: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作者:楊爵雁 藥學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