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

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17 09:20:05

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胃下垂胃下垂是消化系統常見病之一,人取站立位時 ,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骼峭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治療胃下垂的經驗分享)1

自己如何治療胃下垂

胃下垂

胃下垂是消化系統常見病之一,人取站立位時 ,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骼峭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

本病臨床表現,輕者可無明顯症狀,下垂明顯可有上腹不适,易飽脹,厭食惡心、嗳氣及便秘等。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和隔肌懸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韌帶松馳,腹内壓下降及腹肌松馳等因素有關。

本病診斷依靠X線證實。胃腸鋇餐檢查表現為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骼嵴連線以下;無張力型的胃,即胃體呈垂直方向,體部較低底部寬大,窦部低于幽門水平以下,胃蠕動無力可見有不規則的微弱蠕動收縮波,餐後6小時仍有1/4---1 /3胃殘留物存在;十二指腸第二部常位于幽門管後面,球部向左側偏移。

祖國醫學無胃下垂這個病名,從臨床表現看,可屬“胃痛”、“腹脹”範疇。多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清陽不升所緻,治宜健脾益氣,升清舉陷。

病例1:李xx,女,58歲,家務。1991年3月16日初診。

病史:患者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伴發熱思寒半年餘。服安泰樂、丙咪嗪、安定、胃得樂及中藥等,均無明顯改善,近日加劇,來我處診治。

檢查:胃腸鋇餐檢查示:無力型胃,離下極于髂脊下約10cm,診斷:胃下垂。

症狀:形體消瘦,精神疲備,時覺惡寒發熱,憂愁郁悶,上腹部灼熱不适,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小便清,大便幹,舌紅苔黃薄,少津,脈細。

辨證:營衛不和,胃陰虧損。

治法:調和營衛,養陰和胃。

方藥:黃芪,升麻,白芍,沙參,蒲公英,焦三仙,雞内金,百合,生牡蛎(先煎),麥冬,佛手,桂枝,大棗,生姜。6劑,水煎服。

二診:3月25日。發燒惡寒減輕,上腹部有輕微灼熱感,胃納欠佳,小便清,大便幹,舌紅少津,脈細。前方去桂枝、白芍、生姜加柏子仁,石斛,石膏,麻仁,以養陰潤燥潤腸,健胃清胃火。6劑。

三診:4月4日。胃納增,大小便正常。繼續服藥鞏固月餘,無任何自覺症狀,告愈。

按:患者惡寒發熱,胃脘不适,食欲不振,屬脾胃虛弱,營衛不和,氣血虧虛,營虛不榮于内,衛弱不實其外,不能維持平衡陰陽,治當補中益氣,健脾升陽,選用沙參,麥冬,白芍、三仙,雞内金滋胃養陰;大棗、百合、牡蛎滋營血,養心神,佛手解郁,蒲公英甘涼養胃清熱,桂枝、生姜合白芍、甘草、大棗以調和營衛,取得佳效。

病例2:劉xx ,男,60歲。退休工人。1991 年10月8日初診。

病史:胃脘脹痛10餘年,時輕時重,多方調治效果不佳,來我處求治中醫。

檢查:X線鋇透診為胃下垂(約8cm)。

症狀:胃院脹痛,嗳氣、納呆消瘦、倦怠乏力,面色晄白,舌質淡暗,苔薄白,脈細弱。

辨證:肝郁氣滞,脾胃虛弱。

治法:疏肝理氣,健牌和胃。

方藥:黨參,茯苓,山藥,柴胡,砂仁,黃芪,白術,升麻;沙參,當歸1,丹參,甘草。10劑,水煎服。

二診:10月23日。胃痛減輕,腹脹,嗳氣有緩,舌淡苔薄白,脈細。去升麻,丹參、山藥。加吳茱萸,肉苁蓉,制附片,溫中升陽。服10劑後 x線機透視複查胃恢複正常。

按:本例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緻,故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輔補腎納氣,升舉胃陽,佐以疏肝理氣。終獲痊愈。

結語:胃下垂醫者多以升陽舉陷法治之,但陰虛血瘀者并非少見,故治應加養陰補腎,活血化瘀之品:肝主疏洩,其性升發,升則氣機調暢,氣血通,脾胃得助,生機向上,故脾胃升降之機與肝木疏洩功能正常與否關系切,對肝乘脾虛者,應抑肝木扶脾土,使肝氣得平,脾健胃和,升清降濁之機複,所以治療胃下垂疏肝理氣藥物不可少;腎為先天之本,諸陽之根,若腎不足常可累及脾陽,故治療中不可忽視溫補腎陽。所以,治療本病應在重益氣升陽舉陷的同時,必須加健脾和胃,疏肝理氣,補腎納氣之品。随症加減,陰虛者滋陰,陽虛者補陽,有瘀者适加活血化瘀藥物。

總之,胃下的病變不僅局限于胃,可累及于肝、腎。病機演變較為複雜,必須詳細辨證,不可簡單地理解為僅是中氣不足而拘于補中益氣,應在補氣中善理氣,升降并投,寓通于補。或肝胃同治,疏肝理氣,或兼溫補腎陽,壯其命火,化其痰飲,或與行瘀之品配用。藥宜濃煎,藥液不宜過多,溫服。注意飲食,調其情志,勞逸适當,綜合治療,方能提高療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