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成語故事概括?三顧茅廬【出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顧茅廬成語故事概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顧茅廬
【出處】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釋義】
顧:拜訪。茅廬:茅屋。原指劉備到茅屋去訪諸葛亮,比喻誠心實意地一再邀請。
東漢末年,天下紛争。各路諸侯趁亂起兵,都想一統天下,名留青史。
丞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獨斷專權。劉備在徐庶的輔佐下,幾次與曹操交兵,都使曹操大敗而歸。
為了除掉劉備的這個謀士,曹操派人将徐庶的母親扣為人質,以此來逼迫徐庶歸順他。
母親被扣,徐庶萬分焦急,隻好辭别劉備,奔赴曹營救母。臨行前,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問徐庶:“諸葛先生的才能與先生您相比如何?”
徐庶忙說:“不能相比,我不過是螢火蟲的微光,而諸葛先生則如日月的光明。”
劉備又問:“據人說,卧龍、鳳雛,能得到其中一位的幫助,就能一統天下,不知諸葛先生與這兩位相比怎樣?”
徐庶說:“您說的卧龍正是諸葛先生,如果您能得到他的輔佐,就不必為天下不安定而發愁了。”
劉備聽了徐庶的推薦,立即帶領關羽、張飛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
他們連夜趕到南陽,卻撲了個空,諸葛亮不在家,看門的書童也不知道自己的主人到哪裡去了、什麼時候回來。無奈,三人隻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不久,有人報告說諸葛亮回到南陽了。劉備非常欣喜,帶上兩位兄弟,頂着漫天的大雪,馬不停蹄地二請諸葛亮。結果,趕到那裡時,諸葛亮在他們來的前一天,又出門周遊去了。
兩次沒有請到諸葛亮,關羽和張飛都有些惱火,但劉備卻不灰心。
這一天,他們又第三次來到諸葛亮住的茅廬,正趕上諸葛亮在睡覺。劉備出于對諸葛亮的尊重,不去驚動他,靜靜地等候在門外。
張飛是個急性子,哪裡耐得住,不一會兒便發起火來,想闖進去,揪出那諸葛亮,劉備上前勸阻了他。
諸葛亮一覺醒來,有書童報,說劉皇叔在門外恭候多時。諸葛亮馬上整頓衣冠,将劉備三人請進茅廬,落座詳談。
劉備見到諸葛亮後,十分誠懇地表明自己安定天下、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的決心和意願。
諸葛亮點頭稱贊,說道:“曹操手下兵多将廣,謀士衆多,他本人又頗會用兵,而且他還能以皇帝的名義号令天下,目前,您無力與他一争雌雄。東吳的孫權,統治江南,從他父親孫堅到他這一代已曆經三代,根基牢固,也不能與他正面沖突。将軍您先攻荊州,再占領四川,然後以四川為根據地進取陝西,從荊州出兵進攻洛陽,這樣,百姓一定會歡迎您。做到這些,天下也就平定了。”
諸葛亮一番對天下形勢的總體分析,使劉備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而諸葛亮更感激劉備對他的信任與一片誠意,同意出山輔佐劉備。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相助,為蜀國政權做出了重大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