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2 03:55:49

本内容來源于@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lancet

創作立場聲明:本文所涉及商品全部自購,無任何恰飯,放心觀看

高中的時候我有着三年騎單車通勤的經曆,三年的時光裡伴随着我每天四次和學校間的來回,有着和同學伴騎通行時大撒把的狂野,也有載着姑娘一路心悸的青澀,更是經曆過雪天摔進花壇去網吧上網丢車等等糗事,在花鼓的響聲中流淌着的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回憶。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

(你們有騎過這種老式鋼架公路車麼?就是在橫把和彎把都有一對刹車的,高中時代我通勤就靠它了)

所以當共享單車開始普及時,時隔多年以後我再次扶起自行車把手的時候,那種青春洋溢的感覺又回來了,我越來越想買一輛自己的單車重溫這種穿行于城市的感覺。最開始我購入的是一輛折疊車,也是一個經典款——大行P8,作為折疊車代表性的款式,騎起來自然也是感覺不差的,20寸的車輪基本與共享單車相當,但是更為優秀的幾何和絕對領先的傳動系統讓它的騎行感受完全吊打任何一款共享單車。在這台車上我也逐步明确了我對于現階段單車的定位,那就是——抛棄一切通勤的需求,純粹以享受騎行的快樂為目的,同時兼顧城市探索和鍛煉身體的功效。并且,由于白天時間限制,我又不喜歡曬太陽,所以騎行多以夜騎為主。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

(我的P8也是這樣的騷橙色,目前已被我老爸帶走遛彎用了)

接下來,就是我反複心癢想要換車的階段了,大行P8固然是一輛優秀的單車,但是首先于折疊車的結構與8速單變的傳動,我騎得平均速度也就是在20km/h左右,基本很難提高。騎行路上偶爾看到的全身裝備齊全的公路車大佬輕松拉爆我也是讓我心生羨慕,公路車貼吧裡的各個大佬的攢車曬車的帖子更是讓我心生悸動。終于,我用高德記錄的P8的行程已經積滿1000km,是時候買一輛公路車開啟我新的旅程啦。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3

車輛選購

其實這并不是我的第一輛公路賽車,我高中後期騎得也就是一輛老式的鋼架公路賽車,這輛雜牌車基本上除了外觀一無是處,不過倒是讓我對公路車的幾何多少有點熟悉。而現如今的公路賽車對我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變速器已經集合到手變刹車一體,并且取消了橫把上的手刹,多少讓我有一點适應的過程。之所以選擇公路而非山地車,是因為我更喜歡公路車這種純粹的對速度的追求,再加上我99%的騎行路段都是較好的鋪裝路面,所以山地車等以後再說,現在我的心隻愛公路車。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4

而在車型的挑選上,從預算上我希望嚴格把總花銷控制在一萬元以内,畢竟作為我廣大的愛好之一,上來就投入過多直接上高端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慢慢的升級零部件才是對于器材黨的最享受的地方。确定總預算之後,就是選擇整車還是選擇零部件自組的問題了,考慮到我并沒有太多的組裝維護相關經驗,對二手零部件的相關知識就更欠缺了,所以還是選擇整車為妙。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5

(少逛公路車吧,因為有些大佬的車真的把你口水饞出來)

參考了衆多的購車相關策略以後,我還是先做排除法先Pass了所有國産整車,并不是有什麼偏見,完全就是因為不懂,所以放棄性價比求穩,畢竟自行車運動在國内還處在早期階段,市場的成熟度還較低,優先選擇本市内有實體店的進口品牌。然後對于我來說,車架,輪組,套件這三大件裡我唯一能一眼看明白的也就是套件了——因為普遍采用禧瑪諾的産品,因此定位高低非常簡單就能判斷(從高到低的名稱依次是: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2200),在我的預算空間中,使用R7000套件(也就是105套件)的鋁架碳叉鋁輪組車型基本就是我的首選了,這個定位的車輛也算基本擺脫休閑娛樂和通勤使用的準入門賽車了。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6

那麼在本市擁有實體店的各個車型品牌中,高端的TREK閃電使用R7000套件的鋁車價格都要往一萬以上去了,雖然真的很心水閃電的漆水,但還是以後再說吧。寶島兩兄弟捷安特美利達的tcr adv3和斯特拉1000也都是非常好的車,但是還是感覺有點貴。那麼接下來能選擇的既是大牌又便宜的自然是我們的迪卡侬了,作為來自自行車強國法國的運動超市,旗下的公路車型一直非常的便宜又大碗,Van Rysel Road Racing 900 AF CN這一車型更是在海外廣受好評,5999的售價可謂良心(不過由于疫情套件緊張,這款車漲了點價,也時長缺貨),大家不妨自行淘寶看一下R7000大套全新的價格也要5000元左右了,真心是買套件送車般的實惠。并且無論車架和輪組的質量也并不含糊,車架甚至還通過了UCI的認證,除了顔色略微低調無法彰顯我的狂野以外,對我來說是入門的最佳之選了。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7

(這是素車的圖片,我的車騎了半年也改了一些小地方,所以外觀不完全相同了)

所以在迪卡侬的網站上找了找擁有我想要庫存的門店就去提車了,裝車的技師不在,是門店的一個女店長給我裝的,折騰了小兩個小時。這個門店距離我家10km左右,本來我是想騎回家的,但是在店裡試了一下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太久沒騎這麼高坐高的車,對刹車方式又不熟悉的情況下,騎回家并不是一個好選擇,好在我的3系gt後備箱夠大,能把公路車塞進去開回家。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8

(來一張保姆車後備箱圖,幾次爆胎都靠媳婦開着它來回收我和車)

此後我就開始了與900AF的騎行,通過行者的記錄,我從9月份到現在總共騎了不到800km,雖然還比不上公吧大佬們的單趟距離,但是我也是玩的很開心,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我騎行中發現的一些經驗,以及對相關配件購買的一些心得。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9

配件選購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0

我的理念是,可以水平不夠高,但是一定要裝備齊全,就好比RPG遊戲一樣,打BOSS那就圖個樂,真開心還是配裝備。所以應對騎車這件事,不給自己武裝到牙齒怎麼對得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簡單把我購入的騎行先關的道具按照安全,養護,以及增強這三個類别進行介紹和點評,希望能對同樣想要購入的觀衆老爺有所幫助。

安全類裝備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1

我作為一個骨科大夫,在每一次急診班的時候都等于給自己上一堂24小時的交通安全課程。所以面對報名的措施我是不太會含糊的,而提到騎行的安全性,首當其沖的必然是頭盔了,頭盔作為必要時能保你一命的複活币一般的存在,即使帶着再不舒服,也期待每一個騎友都能正确佩戴。而頭盔的要求除了安全性這一最低限的要求以外,足夠輕巧舒适,并且通風散熱也很關鍵。所以并不能随便帶一個摩托車或者電瓶車的頭盔就去充數。我選擇的頭盔是閃電的,紅色的足夠騷氣醒目,也非常的輕巧,車子買不起閃電,買個頭盔也是可以的嘛。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2

接下來是手套,手套并不是必需品,但是剛轉公路車的時候,沒有手套确實需要一個挺難的适應過程,因為公路車的握把方式确實對虎口處有比較大的壓力。另外考慮到可能的摔車,有一副手套也能保護馬失前蹄的時候的手部。手套我買過半指和全指的,特點是半指手套通風良好,手掌側的氣墊很厚有一定緩沖。不足就是虎口處的緩沖不夠,握持的久了手還是很酸。全指手套以上缺點都沒有,冬天騎行還是必備,除了手機觸摸屏不好操作無他缺點。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3

另外,車燈對于偏愛夜騎的我來說也是必備的配件,相對于我此前騎得折疊車來說,公路車在安裝車前燈有個更加适合的下挂式安裝的位置,如果在配合線控放在車把手上我認為是最方便使用的模式了。我的車前燈選擇的是,搭配同品牌線控,以及行者的下沉式挂架,基本可以滿足我的要求了。車燈擁有多個亮度模式可供選擇,我一般選擇低檔亮度常亮以可以應付城市路面偶爾的照明不到位,這種模式下一般可以連續使用三個小時左右,如果遇到沒有照明的路面也可以很方便的通過線控切換到最高亮度照亮整條街(笑)。車尾燈也很有必要,但是由于并非是照明作用而是警示作用所以挑選喜歡的款式就好,我選的是在行者店裡的,中規中矩不過不失,号稱可以檢測刹車自動開啟沒能有機會驗證,還是希望它能常亮就好。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4

(反光條我平時放在坐管和把手下方,增加點車的顔色,也增加一點安全性,輪胎輻條上的反光闆我也沒去掉)

最後要提一下反光條的作用,如果你有夜間開車的經曆一定知道車燈照在代駕師傅帶反光條的工作服時反射的亮度有多醒目。迪卡侬買車的時候店員也一定會把車輪上的反光條給裝好,所以有條件的話多安裝幾個反光裝置也能有效的提高你夜騎的生存率。這種常見的反光束帶最初設計的目的是方便你穿長褲騎車的時候紮進褲腿,同時具有反光功效,雖然我騎行穿的都是緊身的騎行褲,但我還是買了兩條纏在前叉和尾管上增加反光率。

養護類裝備

除了有專職養護職人的專業選手,入坑騎行的過程必然是成長成一個修車工乃至裝車工的過程,所以相關的裝備也少不了,我簡單說說我工具箱裡幾件有特色的工具。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5

首先要說說打氣裝備,沒有電動打氣裝置前我覺得打氣筒也挺方便的,但是用過電動的才知道有多爽,最關鍵一點是普通的打氣筒不帶氣壓監控,而公路車的胎壓要保持在高氣壓(8個大氣壓)才不容易爆胎,我就有過車胎虧氣的情況下過一個馬路坎就爆胎然後打電話搖人開車來回收我的經曆。小米的這款電動打氣筒就挺好的,附帶的氣嘴也可以直接給法嘴公路車充氣,甚至還能給我胎壓報警的汽車輪胎給補氣,真的非常牛逼。同時液晶屏幕屏幕精确監控氣壓方便維持車胎氣壓确保安全。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6

鍊條油同樣也是消耗品,好的鍊條油同樣能夠提高傳動效率,幫助你更加省力的騎行。但是鍊條油我覺得并沒有太玄乎的功效,挑選一款合适自己用的一直用就行,記得定時添加就好。至于防水性能,我的建議是倘若騎行隻是愛好的話雨天就别騎車了,沒必要以身犯險,公路車這麼窄的車胎在雨天的抓地能力幾乎為零。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7

還有就是這種工具套了,維護車輛的話一套順手的内六角扳手是必不可少的,雖然這種瑞士軍刀形式的必然用起來不是最跟手的,但是無論從便攜性還是更換取用的方便程度上還是要高過單件的。如果長途騎行随身攜帶的話,可以選擇車座包和橫梁包,不過我還是更喜歡水壺包,也就是一個水壺樣式的硬殼包,攜帶一條内胎一把便攜工具是綽綽有餘了,騎短途時候可以不帶,同時水壺架有兩個也并不會影響你喝水。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8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19

車身零部件我主要更換了坐墊和輪胎,原車的坐墊太長了很難調整到舒服的坐姿,我買的這個就正好,最重要的是白色比較好看。輪胎是一定要換的,原廠的輪胎我前後各爆過一次,僅僅是被路面的大縫隙磕了一下,但是自從我換了這個世文的防刺外胎搭配馬牌的内胎以後,目前就還都沒爆過胎,最重要的是黃邊胎它好看啊。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0

平時在家公路車如何放置也是個麻煩的問題,不同于折疊車折起來扔桌下就好,公路車在家裡還是相當的占地方的,再加上公路車一般也不會安裝腳撐,就是立起來都很困難,所以選擇一個在家安置公路車的方式甚至能改變家人對你玩這項運動的支持程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一個停車樁,把前輪或者後輪卡進去就停穩妥但是比較占地;如果家裡有一面空牆壁的話可以選擇挂牆,但要計劃好與牆面的距離以及牆面會不會被車胎上的污漬弄髒;我選擇的是一個進階版的停車樁,可以把車立起來以節省占地空間,目前我車常年放在餐廳靠近家門的位置,基本不會礙事,也方便每次的騎停。

增強型裝備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1

增強型裝備我主要值得是方便檢測身體情況和記錄運動狀态的一系列裝置,往往與傳感器和電子設備相關,對于我這個電子geek來說尤為喜愛。說道技術含量最高也是最貴價格的碼表,我并沒有選擇專業的設備,而是更喜歡選擇用手機來擔任這個生态位,因為手機屏幕更大,使用更順手,内置的水平儀陀螺儀GPS等模塊的精确性要好過大部分專業的碼表。手機在這個位置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續航,在開啟GPS,同時保持蜂窩在線,屏幕常亮的情況下,總續航時間也就在4個小時左右,對于超長途騎行的大大來說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對我這樣每次一小時的菜腿來說,續航足夠,甚至在今天沒充電的情況下,插上快充15分鐘就能補充一次騎行所需的電量。此外手機端豐富的app,可以在騎行的同時兼顧娛樂需求,不管是網易雲放音樂還是喜馬拉雅聽段子都比起單純的碼表要方便的多。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2

關于騎行記錄的app,我在騎折疊車階段一直用的是高德地圖裡的騎行記錄模式,雖然比起專業的騎行記錄app來說功能上有些簡陋,但是勝在沒有額外的學習成本,而且高德畢竟是做地圖出身,定位相當的準确,尤其是城市騎行等紅綠燈的時候自動啟停的判斷非常的準确。換了公路車以後我換了行者app來記錄行程,優點在于花裡胡哨的行程分析很多,還有一堆沒啥用的社交功能(沒錯,我就是自閉騎手)。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行者app至少在我的iphone上對于自動啟停的判斷是相當的不準确,這就使得我一等紅綠燈計算的勻速就開始往下掉,我對比了一下我用高德公路車勻速在27-28km/h,而用行者記錄就很難超過25,這不得不說還是挺打擊我訓練的積極性的。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3

關于騎行記錄的模塊我加裝了一個踏頻記錄儀還有心率帶,都是來自行者的品牌,優點是便宜且方便與app聯動,缺點是真的不耐用,我心率帶就突然壞掉過一個。功能上來說踏頻儀裝在曲柄上連接藍牙就能在行者app端行程數據上看到你目前的踏頻,很方便你調整目前的變速齒輪比;而心率帶對于有氧運動來說就更加的關鍵,騎行是一項很好調節心率的運動,蹬快一點或者調節大齒輪就能很快的把心率升上來,溜一會車心率又會很快的下來,因此時刻監控心率保證心率在健康的心率區間既能保證鍛煉效率,也不會爆心髒。我這個年紀心率在180就老實降頻了,貼吧上的後生全程200心率參加業餘比賽是真的拼命。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4

自行車比賽是少有的可以在賽程中有吃有喝的運動,水壺架和水壺也算是長途騎行途中不可缺少的裝備。幾乎所有公路車架都會預留兩個水壺的安裝孔位,推薦新車到手直接把水壺架都買來裝上,以備不時之需。水壺架的選擇其實隻要挑喜歡的造型就行,預算高直接碳纖維否則就塑料的也能用。而水壺對我也并沒有什麼太多的講究,我買了兩個白黃兩色同款,一般一瓶600ml的容量也足夠我常規騎行喝了,除非周末騎長途才選擇帶兩瓶。長途騎行如果喝白水的話還是有點惡心的,我是選擇寶礦力的粉劑沖水,夏天的時候甚至可以用冰鎮蘇打水來沖提升口感,等紅燈的時候來一口,非常的解乏。

最後說說騎行用服裝吧,我上半身夏天就是普通短袖T恤,天冷了加一件皮膚衣防風,專業的緊身服對于我這個入門騎手有些太麻煩和刻意了。而騎行褲還是有必要搞一條的,又窄又尖的坐墊坐久了屁股可是不好受,而專業的騎行褲臀部區域都有足夠厚實的内襯。我買了一長一短兩條騎行褲應對不同季節,這種裝備入門的話無腦選擇迪卡侬一般也不會吃虧,目前體驗還算不錯,等以後再升級背帶款吧。對了,AF900的原裝坐墊我還是覺得有點不舒服,在網上推薦下閑魚掏了個裝上,坐上以後确實屁股舒服多了。

沒買的東西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5

碼表前面說過了,不僅價格太高,目前也沒有手機無法取代的地方所以Pass。而鎖鞋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沒有上,因為幾乎每個用戶都反應過平地摔的經曆,我的騎行線路又是紅綠燈較多的城市路線經常要用腳點地駐停,所以就沒必要為了那可能的些許速度提升換大概率的風險性了。還有就是功率計我也沒買,曲柄型的功率計不僅要對車輛進行改裝,而且我這不到200瓦的功率也着實沒有必要。畢竟公路車作為成年男性的玩物深坑之一能燒錢的地方還有許多,很多時候雖然明知道可能一步到位才是最省錢的,但是最享受的還是這個不斷花錢不斷升級不斷提升的過程啊。

尾巴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6

我一度以為我所在的城市開始入冬後就沒法進行騎行,但是以這個冬天的經驗,隻要氣溫在10°以上,手套騎行長褲再加一件衛衣騎車毫無問題。人到30後工作繁忙,貼膘的活計卻沒落下,越發感覺每天身體都在懷念騎行時候的那種輕盈感,我也隻有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夜間遊弋騎行的時候才能感覺到那種真正的放松,如果你也是這樣,懷念新陳代謝高漲的少年時代的話,那麼就一起來騎車吧,在你的城市的風與月之間穿行。

初學者公路自行車怎麼選(一起來玩公路自行車吧)27

好的,我是lancet,希望本人對想要入坑公路車的你有所啟發,本文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吧,掰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